跨国巨头或将遭遇中国企业第二轮挑战

时间:2022-09-21 07:28:04

跨国巨头或将遭遇中国企业第二轮挑战

观察者认为,这轮挑战较第一轮更为隐蔽,目前尚处于潜行阶段。但一旦浪奔潮涌,其影响较第一轮更为深远。

任沁新神秘地从背后拿出一块东西,略带得意地说,“看,这将是我们公司的未来‘武器’!”

在场的人都面露惊讶。要知道,一直以来,这家公司都是以生产高大的重型装备著称(有时候,要见其产品之全貌,须得仰视才行)。然而,现今,其掌门人却拿出一个密封在塑料袋里、大约一尺见方的东西,宣称这将是公司赢取未来的“秘密武器”,怎能不令人好奇?!

“中信重工要开始生产这么小小、薄片样儿的东西了吗?”“这该不会是什么核心零部件吧?”……

任众人一再打探,任沁新只是笑而不语;显然,他还不愿意过早把谜底揭开。

不过,有心之人仍然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窥视一二。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正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在公司2013年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沁新对“中信重工的战略转型”进行了深刻阐释,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紧迫感,“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不仅是经营之战,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能力之战。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其实,回望过去,中信重工已经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遥想2004年,任沁新刚上任时,这曾是一家“13年没买过一台新设备,9年没进过一个新人”的传统老国企;数年之后,科技大楼、员工公寓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国际化雏形初现。在“云层理论”和“四高战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客户、高端市场)的指引下,中信重工逐渐可以与美卓、史密斯等国际矿业装备巨头同台竞技,身旁也围绕了一批声名显赫的客户及合作伙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西门子、中国黄金等。

然而,这并没有让任沁新感到心安。伴随着中信重工的国际化,任沁新频频游走于全球各地考察,与各领域人士交流、碰撞,他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当前世界正处于新能源、新产业、新生活方式“三大革命”的前夜,世界经济正在激烈的调整变动中。

那么,中信重工该如何积极应对这种变化,“谋求新的跨越,构建新的生命曲线”呢?

任沁新为此日日思虑,夜不能眠,他时常于凌晨醒来,在脑子里“下棋”,不断复盘、演算。2011年,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中信重工重构了“核心制造+成套服务”的商业模式;2012年,随着西班牙、巴西等子公司的诞生,国际化布局初步形成。且行且思索中,更为缜密的“中信重工的三大战略转型”应运而生――除了上述商业模式、国际化之外,位居首位的是“从制造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型。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始终使自己的技术处于领先水平,才能从技术创新带来的递增回报中获得高收益,才是保持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中信重工的战略转型》一文,浓缩了任沁新对国际趋势和企业发展的思考之精华,读来有种力透纸背的感觉,“一旦失去了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它的技术创新能力,保持不断的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从某种角度来看,中信重工的“云层理论”已经取得了成功――他已经站上云端,和有限的几位同行竞合,而他的客户及合作伙伴,也不乏其所在领域数一数二的巨头。然而,有一种隐痛,一直啃噬着这颗崭露头角的新星之心。

虽然纵向相比有很大进步,但在中国诸多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核心技术缺失,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比如,高端机床、纺织机械、集成芯片制造装备、光纤制造装备等,70%以上均需依赖进口;而核心零部件由外资掌控的领域,更是比比皆是。

“一个1亿多元的成套合同,外购的控制系统、电机等可能就得七八千万!规模和利润的大头都在那儿呢!”有时候,中信重工副总经理俞章法会在心里盘算这笔账,“比如,一台矿用提升机几百万元,而一套配套的控制系统数千万,几十台提升机的价格!”

细思之下,这种上“量”的发展,不过是“看上去很美”;而一旦粗放的需求开始放缓、停滞,即使要维持这种“表面的繁荣”,都已不再可能。

按照规划,2015年,中信重工集团要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这与2012年相比,几乎是个倍增目标。然而,俞章法却说,中信重工并不“图”规模,而是“图”良性循环,所以,与300亿元的销售收入相对应的,还有另外两个指标:利润30亿元,员工人均收入10万元。然而,要让“效益的增长超过规模的增长”,自非易事。因此,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之所以说《中信重工的战略转型》力透纸背,是因为他不只是泛泛地将“三大转型”摆在那里,而是对其背景及其中的每一项都进行了扩展延伸,还构建了能够使其运转起来的驱动体系―― 一个像螺旋桨似的“四力模式”,而“技术”作为第一片“叶子”是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与“人才驱动、资本驱动、文化驱动”等其余三个一起,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任沁新对技术的推崇绝非道听途说式的“拿来主义”,而是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及过往经验的结合。事实上,这些年来,在“四高战略”的引导下,中信重工已经尝到了科技创新突破带来的甜头。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0年,中信重工自动化产品的毛利率为33.77%,较2009年提高15.42个百分点,而其主要原因,就是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液压成套、高性能闸控系统等占比提升,而这些都是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尤其是智能闸控系统,长期以来一直垄断在ABB、西门子等跨国巨头手中。一经突破,自然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2年7月,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募集资金约32亿元,主要投向高端电液智能控制、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装备制造领域。这些所谓的“成熟产品”,其实都是近两三年来的创新成果。

这还只是个开始。

“我们正在对十几个优势产业进行详细分析,权衡利弊。”俞章法说,“我们对投资很谨慎,每一个项目都反复论证:市场到底在哪里?盈利空间有多大?”

任沁新希望中信重工能像早期的微软一样,不断推出具有领先技术的新产品;希望能借鉴“谷歌模式”,建立扁平化的小团队研发工作方式,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技术领军人物。2013新年伊始,已有数名国际知名专家相继加盟中信重工;2月22日,中信重工举行“科学技术大会”,重奖了49名优秀科技人员以及一系列促进公司转型发展的重大项目;4月16日,又聘请了13位工程院院士、专家,成立“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借力高端智力资源……

风,起于青萍之末。4月20日,中信重工了上市之后的首份年报,在这份长达148页的年报中,有这样一句话:组建变频技术研发中心,高起点开发高压变频技术装备,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跨业发展――短短数十字,若不留意,很容易淹没其中;但若细细品味,则显言简意赅,寓意深远。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也是一条更加幽暗崎岖的道路;相比较过去数十年的“大干快上”时期,你得持续投入,但成果并不能立竿见影。你得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颗坚强的心脏,接受挑战,忍受质疑。

所幸,中信重工并非这条路上的独行者。中国许多行业的领军企业,也都和他一样,“偏上虎山行”;这支队伍并不庞大,但蕴含着不容小觑的能量。或许,用不了多久,他们中的一些就会在某个转角处相逢,然后,互相扶持,共攀高峰。

上一篇:卡特彼勒被谁忽悠了? 下一篇:入选哈佛案例库之后 特锐德:创业板“NO.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