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走得更近

时间:2022-09-19 07:36:09

中国与欧盟走得更近

10月31日,第六届中欧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

不久前,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发表的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发表的首份对外政策文件,这一史无前例的举措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中国发表首份对外政策文件,是中国对外特别是对欧洲关系中的一件大事。

首先,它反映了中国对欧盟总体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早在1975年中国就与欧盟前身欧共体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是最早与欧共体建交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但长期以来,中国在发展与欧盟整体关系和与欧盟成员国如法国、德国及英国等国双边关系方面相比,中国更加重视和强调与后者的双边关系,而对欧盟整体在国际上的作用只停留在一般表述上,并未十分重视。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政府对欧盟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文件明确指出,欧盟是世界上一支重要力量,它的诞生和发展是二战之后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文件认为,欧盟的发展尽管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其一体化进程已不可逆转,未来欧盟将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政府首次制订对欧盟政策文件,旨在昭示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规划今后五年的合作领域和相关措施,加强同欧盟的全面合作,推动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在10月31日举行的第六届中欧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对欧方代表表示,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赞同欧方提出的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议。

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其对欧政策正在发生三个重要的转变。

其一是由过去比较重视欧盟成员国到更加认识到欧盟层面的重要性;其二是由以往主要重视经济,到现在经济与政治同时看重;其三是由过去发展对欧盟及成员国关系时受外在因素较大到对欧盟自身因素的重视程度的增加,而对欧盟的重视也不仅只重视其硬实力(人口、GDP等),同时也日益看到其软实力的作用和影响(政治影响、制定游戏规则的影响力等)。

《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的发表,是中国对欧盟对华政策的一个积极回应。

1995年以来,欧盟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从这一年开始欧盟通过了一系列对华政策文件,其中1995年通过的《中欧关系长期政策》和1998年通过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两份文件尤为重要。可以说,这是两份为欧盟对华政策定调的文件。1995年12月欧盟部长理事会在讨论《中欧关系长期政策》后发表的“审议结论”中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的前所未有的发展表明,它不久将成为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世界强国。因此,同中国建立一种同其在世界和地区的现实和潜在影响力相称的关系,是欧洲的优先考虑”。“1998年报告”确立了欧盟对华政策的五大目标,即通过提升并扩大与中国的政治对话,“将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社会”;通过帮助中国更加充分进入世界贸易体系和支持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与社会改革进程,促使其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支持中国转变成为一个“建立在法治和尊重人权基础上的开放社会”;有效利用欧盟对华援助资金;提高欧盟在中国的知名度。欧盟在1998年报告中同时提出应将欧盟与中国关系提升到欧盟与美、俄、日“同等重要的水平上”,并提议从1998年开始中欧建立了每年一度的首脑会晤机制。

从2000年开始,欧盟委员会先后三次对1998年政策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对未来进行新的部署,并将评估结果和新的政策建议提交欧盟部长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审批。

文件是在中国新的积极外交的大背景下发表的。

中国将经济建设定位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以后,中国政府表现出明显的“内向”特征。在国际舞台上刻意保持低调,习惯于“反应式”外交,而较少“主动出击”。但近年来中国领导人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努力扭转这一局面。今年初以为首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以来,中国对于地区和全球事务的态度愈益积极,在和平解决朝鲜核危机问题、国际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上海合作组织的建设以及与东盟关系等方面,中国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的发表同样反映了中国外交的这一主动性。

中国对欧盟认识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欧盟自身发展变化的。

一,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盟正式诞生。随着1993年统一大市场和1999年货币联盟的建立,欧盟在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事务中的作用增大。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欧元则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货币。欧盟塑造全球经济秩序的能力相应增大。2004年欧盟扩大到25个国家后,面积将达到40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4.5亿,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美元。

二,随着实力的增加,欧盟对国际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兴趣明显增大。1999年创立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职位,并决定在2003年建成独立的快速反应部队。目前欧盟正在讨论在新的宪法中取消欧盟主席轮值制,代之以常设主席职位,同时计划将现有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欧盟委员会外交委员两个职位“合二为一”,设立一位欧盟外交部长职位。以上改革设想均是为了增强欧盟在国际上的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

三,欧美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欧洲安全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欧盟独立防务力量的建设使得欧洲对于美国的依赖日益减少,独立性增大了。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与美国围绕伊拉克危机发生的矛盾,反映了双方对于未来如何管理世界、建立何种世界新秩序等问题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在本质上,这种分歧反映了欧洲与美国围绕全球权力分配进行的斗争。虽然对美关系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将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阅读背景

《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

第一部分阐述了欧盟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第二部分确立了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具体而言有三大目标,即在政治方面,达到“互尊互信,求同存异,促进政治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在经济领域,“互利互惠,平等协商,深化经贸合作,推动共同发展”。在文化领域,“互鉴互荣,取长补短,扩大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和谐与进步”。

文件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希望与欧盟开展合作的五个领域,具有很大的务实性。包括:在政治领域,加强高层交往与政治对话;恪守一个中国原则;鼓励港澳与欧盟合作;推动欧盟了解;继续开展人权对话;加强国际合作等。在经济领域,加强经贸、金融、农业、环保、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在科教等方面,加强科技合作、文化交流以及人员往来等。在社会领域,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合作、司法交流、警务合作、行政合作。在军事方面,中国希望保持中欧高层军事交往,逐步完善和发展战略安全磋商机制,同时,要求欧盟早日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文件不回避双方关系中现存的或潜在的问题。文件希望欧方始终尊重中方在上的重大关切,警惕台湾当局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在问题上,中国鼓励欧方各界人士到访问;欢迎欧盟及其成员国为经济、文教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开展合作;要求欧方不为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提供便利。在人权问题上,中方赞赏欧盟坚持对话、不搞对抗的立场,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欧盟继续开展人权对话、交流与合作,互通信息,增进了解。

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同时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还是中国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和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据中国商务部提供的资料,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和欧盟的贸易额达到了890.6亿美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去年双方贸易额为867.6亿欧元)。在不久的将来,欧盟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上一篇:中国政治改革:进入国际社会视野 下一篇:普京的胜券和“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