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探索

时间:2022-09-19 06:01:36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探索

【摘 要】本文从领导老师重视、学风班风建设、日常行为规范、就业和第二课堂等列举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在学生主观方面、社会不良现象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存在不足等方面分析其成因;提出了转变工作观念、因材施教、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改进教育方法等建议和探索,旨在引起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强化。

【关 键 词】高职院校 教育管理 探索

一、前言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各学校的教学部门围绕国家骨干校建设、省级示范校建设;各位老师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办法,上课提倡调动课堂气氛,实施项目化、实务教学,老师教学任务很重。学生部门的党建工作、教育管理、社团活动等到,引导学生思想和学习追求上进,辅导员组织学生干部一起,每天深入学生宿舍、教学楼督导,勤抓宿舍教室公共场所等行为规范教育,乃至晚上就寝秩序和晚归督导等,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此仅为抛砖引玉之用。

二、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一)领导和教师重视到位,但有待进一步加强。各学校院系主要领导对学生管理很多是亲身参与、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上有形成一定的工作规范;基层系部的老师也大都能既管教书、又管育人,这在我们一些老师身上体现比较充分,但是在专业导师、班导师的工作运行中,还未形成好的选拔、考核、激励机制;学生口和教学口沟通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在教学问卷调查、座谈会中,反应有的老师还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未能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课堂秩序未能抓实,教书育人未能很好结合;多数学校辅导员队伍战斗力强,但理论水平和工作主观能动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育人工作无小事、任何小事均可育人,育人需要人人、人人均可育人。

(二)学风和班风建设初显成效,但仍有一定差距。在高职院校的个别院系中一些学生的学习和考试诚信意识有所提高,有的院系期末考试没有发现作弊行为;学生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够强,自身学习主动性差、动力不足、消极情绪,甚至有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差,不能正确认识是非,把老师的严格要求当做是“故意找茬”、认为课程学习能否及格和好成绩是“看老师给不给!”同事,班级内学习好与差的同学距离明显扩大,有的班级学生上交给科任老师的作业“同一个模板”,班级之间的学风建设也不乏对比明显的例子。有的高职院校由于一年级的大类招生,到二年级按专业重新分班组合,三年级就即将面临毕业,对班集体建设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基本养成,但一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仍然比较差。大部分公办学校建校以来学生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度、条例、管理的方式理念、管理者等,具有很强的延续性、趋同性、认同感;文明教室、文明宿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一定意义上营造了较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部分“后进生”、“问题学生”的情况令人担忧,有所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一学期内,就联系近十个家长交流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两人签了留校察看协议;随着整体生源素质的降低,学生干部也是矮中拔高个,责任感、工作热情、素质与能力急待培养和提高。同时,、活动的猖獗、问题、台湾地区问题、各类贫富不均、医疗、腐败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因素、社会问题也对学生思想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活跃,就业率较高,但是问题也比较突出。高校学生课余活动方面志愿者活动制度化、常规化,在城市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社会影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体育运动、科技竞赛普遍开展,但是院系两级活动的相关部门、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缺少规划性,有的活动冲突、导致质量下降!在就业方面,高职学生的就业率高,企业需求量大,但是由于有的学生自身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定位不准、眼高手低、浮躁、定位不准、眼高手低、浮躁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一就业就再马上又另找职业。社会上,有的部门、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高消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浮躁现象,以及曾经的“高职无用论”影响很大。有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滞后,专业师资少。

三、原因分析

(一)学生主观方面问题。首先,学习主动性差。就学前没有人生和职业规划(国外很多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根据孩子的性格、特长就有所侧重),不懂何为高职、对所学专业零认识,听父母亲戚朋友之命盲目入学,很迷茫,到校以后随大流或者混日子。其次、学习基础差。较多学生本来在高中阶段就不爱读书,才会导致高考失败者,分数低入校,很多基础课特别是英语、数学高考失败,到校以后难以继续学下去,继续体验失败;再次、诱惑太多、享受生活。网络发达没有正确使用电脑,课后大部分时间在玩电脑聊天、游戏、影视,甚至玩到半夜,引发了精神问题、身体上的腰椎间盘突出和长痔疮,用在专业上的有一小部分时间。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太高,不刻苦;但是对大学生活的质量要求很高,如:周末外出休闲、食堂吃饭问题、宿舍条件问题。

(二)社会不良现象影响。有的媒体方面报道,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工资不高等等的“读书无用论”;一些退学的学生认为:“毕业干的活儿,现在出去就能干,而且工资差不多”(如,笔者所在学校退学的2011级学生,本省人);也有的家长和学生认为:“目前很多企业现在都是招工难,赶快去打工赚钱,在学校浪费时间!”另一名在一年级就选择退学的学生认为:“读理论没有用没用处,还不如赶快回家帮父母养猪”。学习功利化严重,读书不要紧,反正期末考试能过就好;能学多少知识、专业,毕业上哪儿工作、做什么都是另一回事,关键是要能拿学分、顺利毕业。

(三)学校教育管理存在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的待遇薪资与物价上涨不成比例,影响教育者工作积极性;有的学校教学设备老旧或者不够,没有及时添置,据笔者了解,甚至有的学校学生在校只有一年,第二年就到校企合作单位培训专业技能,第三年就正式定岗实习上班,导致想学习的学生没得学;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的高校环境和后勤服务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和心态;在一些老师教学改革思路上,研究学生实际和基础素质问题为出发点的不多,未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工作探索建议

(一)从实际出发,转变工作观念。根据全国的高校招生情况,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和素质只会走下波路,这个下滑的现实和趋势不会改变。因此,面对生源素质现实,要改变的是学校的管理者、是我们老师自身。按照一些高职院校一些课程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一年级就流失的生源会更多。因此,各级高校领导,要建立辅导员、专业导师、班导师工作队伍的考核、晋升的机制,在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严管与爱护并举、管理与服务结合;要共同努力,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积极引导学生勤学知识、苦练本领、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四种能力:上岗做事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适应和生存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做到因材施教。在不同类型高职学校中的学生,其实就是高考的“后进生”,对于一个高考的失败者,如果到我们学校来还是体验考试失败,那很也是折磨人。首先,针对个别班级的学风、班风、作风落后明显的情况,通过多方努力、多管齐下,加大教育和帮助力度;关注加强个别后进学生的过程教育,促进后进生提高认识,努力进取,获得进步。其次,应该更多的让他们体验成功。比如能够把一条原理名词描述出来,或者做一个模型;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排练舞蹈,老师一招一式教,学生现场一招一式学习,地上摸爬滚打,眼神动作就如专业演员,有时让人很感动,这里也不是说鼓励学生不读书专门搞活动,毕竟会参加活动的学生也是少数人。有的老师允许刚开始读不太懂专业课的学生带课外书来教室上课,都需要一份容忍、耐心,甚至爱心,从而慢慢引导他们走上“正道”。

(三)认识自我,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教育的体系”,从一年级至三年级,通过性格测试,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节,开展就业课、各类讲座,贯穿始终;其次,举办“大学生发展论坛”,拓展大学生家长会的内涵和外延,邀请家长、企业、校友、老师、学生等代表参会,形成“五位一体”的学生发展模式;同事,及早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身专业定位和企业岗位群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毕业后能够出得去、坐得住、学得来、上得去。

(四)强化服务,改进教育方法。首先,要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大部分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否出于“弱势”值得商榷,但是,我们管理者如果能俯下身子,服务和引导他们,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互动、管导结合的重要途径。其次,要改进自身教学和管理。自己求变、适应学生,适当降低理论学习难度,或者改变成绩考核办法,给学生多一些角度的发展,让大部分学生觉得在学校读书有希望学到一些技能,并顺利毕业。因此,在所有的英语、数学基础课教学中,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编印校本教材,或者在高职高专教材中选取部分与专业有关章节授课,以够用为主而不是系统性教学,或者在考试时适当降低要求;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性教学,以及难度也应适度改进。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大发展的时期,也处在改革发展的紧要关头。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求,勤于学习、努力工作,定会迎来高职教育的美好明天。

上一篇:谈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生本作文”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