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擒敌爆发力击打效果的要素分析

时间:2022-09-17 05:49:24

提高擒敌爆发力击打效果的要素分析

【摘要】擒敌术的本质是用于实战攻防技击,其中击打瞬间爆发力大小直接决定着该动作的杀伤力。这个爆发力击打效果是由多个因素决定,也是擒敌术训练面向战场必须加强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擒敌术;爆发力;击打

单纯肌肉的爆发力,指短时间内产生一次性较大或最大的肌肉功率。爆发力不仅是擒敌动作外在体现上刚劲有力、快速迅猛的要求,更是在擒敌实战对抗中各种击打技法能否具备杀伤威力,产生实际制敌效果的重要保证,擒敌术中的各种步法、拳法、腿法以及摔擒动作等都需要这种动态形式的瞬间肌肉功率。但是,爆发力和爆发力击打效果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前者通常指某个动作在空击状态下发力情况,后者通常指某个动作在击打人体或物体瞬间,人体或物体的受力表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擒敌术训练中,要努力追求击打瞬间产生更明显的爆发力效果,这主要由以下多个因素共同决定。

一、动作的技术规范因素

不同擒敌动作都有相对固定的技术规范,仅从外型上,就包括人体各部位关节和肌肉的运动环节组成、先后顺序、运动路线、方向、角度等指标,这些技术指标的确定主要来自于长期实践中的分析和总结,是正确发挥动作威力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很多受训者对动作规范不够重视,出现明显的错误动作或环节,例如侧踹腿,包含着横踢的环节,导致产生大量横向分力,严重缺乏纵向穿透力。即便动作看着好像很有爆发力的样子,但真正击打到人体或沙袋上,杀伤效果大打折扣,也就不可能产生明显的爆发力击打效果。

二、动作的连贯顺畅因素

擒敌技术动作是在运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由众多肌肉与关节共同完成,产生的整体合力效果。因此,在掌握正确技术规范基础上,要将某个动作各环节有效的进行组合,表现为动作整体的连贯与协调,不会因个别环节的不必要停滞而产生能量损耗。只有在此基础上,发展力量和速度以及击打技巧才能对爆发力的最终效果有明显提高。否则,技术动作动作本身不规范,各环节衔接不够流畅,就不能形成全身协调一致、连贯顺畅的整体合力,单纯靠提高局部力量和速度不会取得良好击打效果。

三、力量因素

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擒敌技术动作的相关肌群所能提供的基础力量越大,肢体运动的加速度就越大,从静止状态到即将接触受击打部位时,可以获得越高的运动速度和更多的动能,才会为最后击打瞬间的爆发力实现更大的能量储备。而这个力量是指完成具体动作各环节的力量之和而非局部力量。

四、速度因素

实战中的爆发力产生需要速度效应为支持,不仅指单独或原地的一拳、一腿,还必须包括运动中步法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单纯的动作速度只可以为击打爆发力提供一部分动能,还有一部分动能要来自于步法中身体的移动速度,只有二者在击打瞬间产生最大的合速度,整体爆发力的效果才最明显。

五、作用力时间因素

当拳面等受力部位接触到人体的受击打部位时,如果能够产生瞬间制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自身的动能急剧减少,更多的就会转移到对方身上,从而获得“爆炸般”的击打效果。如果作用在受击打部位的时间过长,则产生的是推力,而不是击打所需的爆发力。所以,在击中后要随即放松,并利用对方反作用力快速收回。

六、自身缓冲因素

当人体受到外力时,自身关节与肌肉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缓冲卸力作用,但对于擒敌击打技术而言需要减弱这种缓冲,减少能量在自身的损耗,才能更多作用于对方身上,这由击打瞬间发力者人体关节构架的坚固程度和肌肉的紧张程度决定。此外,按照动作发力顺序,拳头和脚部属于最末端肌肉(关节),在击打瞬间如果能配合呼气,屏气蓄劲,达到极度紧张的坚硬度,使浑身成为一个冲击的整体,就可以降低内部缓冲和能量损耗。

综上所述,如果要提高擒敌实战技术动作威力,产生爆发力击打效果,首先要在原地练习的基础上,提高移动中身法、步法与四肢的紧密配合。其次,要着眼完成某一技术动作环节的相关肌肉与关节,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不同的力量与速度素质训练。再次,要加强肢体末端环节,如拳、腿关节与肌肉的硬度训练,减少自身损耗。最后,还需要反复练习身体与四肢的高速制动、反弹收回等击打技巧,从而可以在实战攻击时形成动能的最大化累积,产生爆发力击打效果。当然,在训练形式上,通常是从空击动作入门,掌握规范打牢基础,而后再逐步过渡到击打拳(脚)靶,沙袋、墙面等辅助训练,找到产生爆发力击打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再次结合空击动作进行巩固强化。

作者简介:

彭涛(1976-),男,重庆人,硕士,武警警官学院军事教育训练系共同科目第二教研室讲师。

上一篇:我国农村第三方物流优化研究 下一篇: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与解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