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林碳汇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17 01:08:15

中国人工林碳汇研究进展

摘 要:人工林是中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工林能吸收大气中CO2成为碳汇。总结了人工林生态生物量测定方法及模型和土壤

>> 中国人工林建设的成就初探 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 桉树人工林培育研究进展 广西加勒比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人工林生物量及养分研究进展 山地人工林择伐技术研究进展 桉树人工林生态效益进展研究 大气污染与中国人群肺癌关联的研究进展 人工林抚育管理研究 秸秆还田固碳增汇效果研究进展 喀斯特地区植被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人也要玩碳交易 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研究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措施的若干研究 花榈木实生苗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杉木人工林栽培的试验研究 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桉树工业人工林经济投资评价研究 火力楠人工林不同密度效应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96-307.

[6] 黄从德,张健,杨万勤,等.四川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8,(8).

[7]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5):497-508.

[8] 方晰,田大伦,胥灿辉.马尾松人工林生产与碳素动态[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11-15.

[9] 张健,杨万勤.短轮伐期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75-290.

[10] 李轩然,刘琪璟,陈永瑞,等.千烟洲人工林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的估算[J].应用生态学报,2006,(8).

[11] Cooper C F.Carbon storage in managed forests.1983.

[12]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中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5).

[13] 侯振宏,张小全,徐德应,等.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5):97-103.

[14] 应金花,何宗明,范少辉,等.一代杉木人工林(29年生)林分生物量结构[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4):339-342.

[15] 冯宗炜.王效科,吴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6] 李建华,李春静,彭世揆.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估计方法与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7-40.

[17] 王震,张晓丽.浙江舟山地区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模型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6,(5):103-105.

[18] 沈宏,曹志洪,王志民.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3):206-211.

[19] 刘允芬.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5,(1):1-8.

[20] IPCC.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United Enviromental Progra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81.

[21] 雷加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28-129.

[22] 周玉荣,于振良,赵士洞.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18-552.

[23] 王绍强,刘纪远,于贵瑞.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误差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5).

[24] 金峰,杨浩,赵其国.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0,(1):11-18.

[25] 段文霞,朱波,刘锐,等.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55-59.

[26] 高红真,王超,毕君.油松人工林碳汇功能的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9,(5):32-35.

[27] 邢尚军,杜立民,翟建平,等.黄河三角洲人工林碳汇效应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9,(3):5-9.

[28] 杨玉盛,陈光水,林瑞余,等.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的能量生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6).

[29] 杨智杰.杉木、木荷人工林碳吸存与碳平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学位论文,2007.

[30] 尉海东,刘爱琴,马祥庆.连栽对杉木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3):36-39.

[31] 罗云建,张烛泉.多代连栽人工林碳贮量的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06,(6).

[32] 何宗明,李丽红,王义祥,等.33年生福建柏人工林碳库与碳吸存[J].山地学报,2003,(3):298-303.

[33] 唐罗忠,生原喜久雄,黄宝龙,等.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杨树人工林的碳储量及其动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6.

[34] Zou Chunjing.Bu Jun.Xu Wenduo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Pinus sylvestriformis plantation 1995.

[35] LIANG Wan-jun1,HU Hai-qing1,LIU Fu-jin etal.Research advance of biomass and carbon storage of poplar in China.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6,17(1): 75-79.

[36] 查同刚,张志强,朱金兆,等.森林生态系统碳蓄积与碳循环[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112-119.

[37] 罗云建,张小全,王效科,等.森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9,(8):129-134.

上一篇:浅析民爆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 下一篇: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