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时间:2022-09-16 01:11:12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它能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突出显示等手段,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变化过程、空间想象结构等方面内容,还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思维能力,不仅优化了课程教学,丰富了地理教学资源,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地理教学;辅助作用

一、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所谓的创新思维,通俗地讲,就是勇于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它表现为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受、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创新思维是具有生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等特征,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达到启迪新思维的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能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地理教学中主要是借助地图、板画、课本插图和模型教具等来表现,这对学生的直观认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运用,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遥远变咫尺,大大增强了表现力,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如,在《大气的降水》一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对流雨的形成时,采用带闪动的“红色”箭头缓缓上升移动来表示上升气流的运动;用带闪动的“白色”箭头下降移动来表示降雨过程,同时还伴有“雷鸣”的声音衬托。演示完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教师要用“红色”箭头表示上升气流?对流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什么地方常出现对流雨?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红色”箭头表示气流受热上升,强调“热力”上升运动;对流雨必须在近地面湿润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热力对流运动才可能发生;赤道地区和我国夏季午后常出现对流雨。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既有声、光、色感官的刺激,又有思考、说话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多种感官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学生“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穿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突出显示地图上主要的地理事物,淡化次要事物,使学生对主体地理事物印象深刻。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兼顾全面,因材施教

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地理教学模式课堂信息传递单一,信息容量小,为完成教学进度,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时间不多,练习的机会较少,教师往往无法顾及个别学生,缺乏因材施教的灵活性。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突破地理教学原有的信息传递结构,扩展了信息功能,增强了个别化教育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设置,设计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和进度,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介绍黄河和珠江的水文特点时,有的班采用先放一些录像资料,学生看了以后再总结填表(附表),有的班则是先让学生看书,先填表,后看录像,再加深印象。

在介绍长江丰富的水能时,有些班让学生先根据学过中国三级地势的知识分析原因,老师再显示出长江干流的剖面图进一步总结归纳;而有些班则先把长江干流的剖面图显示出来,再让学生分析归纳。不同的显示时间和顺序,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有着特殊的效果。这样,不但能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也有助于尖子学生的培养,它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共同进步。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对现代教育必定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08.

[2]曾惠频.运用CAI手段,实现优化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3).

[3]周军.地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Z2).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 下一篇:智能交通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