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美国家交往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时间:2022-09-16 07:09:18

中国与拉美国家交往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摘要】我国在与拉美国家交往中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势必会为日后双方关系带来积极影响,而良好形象的建构还需把握好舆论传播导向的针对性和正确性。中国在对拉形象塑造中还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如何将和谐世界理念为拉美民众所了解,已成为我们需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国家形象;中拉交往;文化传播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联系不断加强,高层互访频繁,合作领域由单纯的经济领域开始向更深、更广的政治、高科技和文化领域扩展。可以说,在拉美欲将中华文化转化成实际的影响力是任重而道远的。如何把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推广出去,并在广大拉美人民心中形成一个有利于中拉关系发展的国家形象,这可能是一个比增强中拉经贸互动更为艰难的挑战。

一.近年来中拉文化交流的概况

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彼此交往中,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通常相互配合、同时进行。我国在发展与拉美国家关系的过程中,经济交往无疑是一个突破口,这是由双方的现实条件决定的。但随着中拉之间经贸合作有较大幅度增加,加强政治互信,增进文化交流的诉求逐渐成为日益突出的议题。为增信释疑,近年来双方举办了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遍及拉美多数国家,并成为塑造我国文化形象的有效途径。今年,中国传统艺术馆在古巴哈瓦那分别于5月和7月接连协办了第十一届“古巴海外华人艺术节”、第八届“中国文化节”两次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7月13日,中国河南文化代表团在墨西哥城宪法广场举行“武林风,中国少林功夫走进墨西哥城”专场演出。这些活动涉及的领域广泛,囊括了茶文化、饮食文化、戏曲和武术等多个方面,展示了绚烂丰富的中华文化形象。

事实上,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已开展多年,但成规模、有计划的对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仍处在起步阶段,还需不断探索并完善。在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的协调下,为宣传中国文化、推广汉语,在全世界己创办了200多所孔子学院,但在拉美地区并不多。当地华人都喜爱用中文,不少拉美国家的华人聚居区还创办了华人学校、中文报刊、为华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化、文学艺术以及武术、医术等技艺和了解中国信息提供了便利。[1]2006年,中国国家汉办和墨西哥签约,成立5所孔子学院,其中第一所便是与当地的语言学校联办的;2007年12月,汉办又与秘鲁利马天主教大学、阿雷基帕大学和皮乌拉大学分别签署设立孔子学院的协议,并且有其他少数国家还在商议之中。为打消所在国对中国文化扩张的顾虑,采用了国家汉办协调,民间机构合作开办的方式,使其有别于德国的歌德学院等官方性质的文化机构。

二.对拉形象塑造中面临挑战

当前中拉双方在经贸关系上持续升温,但诸多摩擦也接踵而至,集中表现在:一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与拉美形成竞争,中国的贸易大量地取代了拉美国家的市场分额,在中拉贸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贸易结构和流向不平衡,导致了部分当地人的不满。二是在拉美区域内中拉贸易争端不断,反倾销已成为中拉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式。拉美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采取反倾销、保障或特殊保障措施、最低限价,以及出口认证等多种贸易手段,我国已成为拉美对外反倾销指控的首控对象。自1993年墨西哥对我国产品采取大规模反倾销措施以来,阿根廷、巴西、智利等许多拉美国家也相继对我国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反倾销调查。征收反倾销附加税使我国部分产品不得不退出拉美市场。[2]

近几年,拉美国家还出现了一股“向左”的变革思潮,随着中拉关系进一步发展,“左派”当政这一拉美政坛的大变革与中拉关系愈加息息相关。美国至始至终认为拉美是其后院,近期虽对该地区有所忽略,但不意味着会允许外部势力的进入。并且美国与以委内瑞拉为代表的拉美激进左派不断恶化的关系很可能使中拉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进而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大局。在今日的拉美,中左翼政府可谓赢得大半江山,且和亲西方的政府相比以略占优势,这无疑为拉美国家的一体化发展罩上了一层迷雾。同时左翼拉美国家内部又分为“温和” 与“激进”两派。因此我国也就无法制定如同对非洲或阿拉伯一般的面向拉美整体的长效对话机制,不得不逐一分析,分别应对,无形中给我国对拉美的文化宣传增加了难度。

中国对拉的文化宣传中还有一个无法绕过的障碍――台湾因素。最近几年,中拉关系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外交领域,我国已与33个拉美国家中的22个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同时拉美亦是台湾“外交领域”的重镇。台湾当局为了维护和扩大在拉美的外交空间,加紧了在拉美的活动,加大了对拉美金元外交的力度。2006年2月17日,台湾向圣基茨和尼维斯捐款100万美元,另外提供了200万美元的贷款; 7月7日,多米尼加外长宣布,台湾将向多米尼加提供5000万美元的援助,帮助该国建立一个科技园。2007年6月1日,中美洲重要国家哥斯达黎加与中国建交后,台湾当局为了阻挠哥斯达黎加与中国建交后在拉美产生多米诺效应,不仅派代表团访问,台湾当局还打算把过去计划给哥斯达黎加的“援助”分摊给其他中美洲国家,过去台湾当局平均每年“援助”尼加拉瓜500万美元的数额今后将增加。今年台湾“大选”,结束了八年执政。中国大陆释出善意,能否与过去的‘外交模式’做出切割,我们应持续观察台湾当局的动向,并依据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对拉美的文化宣传策略。

三.努力在拉美地区提升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可以通过经济交流、外事活动、人际交往、传媒等途径在全世界进行传播。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做出总体规划.塑造政治、经济、文明、环境等形象。面对拉美流行“中国出口恐惧”、中左翼当政以及台湾因素等问题,我国应重视对拉美的国际宣传,用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诚实不欺,恪守自身社会责任,加强政治互信并不断增强未雨绸缪作出合理的预期的能力。

在同拉美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不时会传出一些消极的声音,虽未影响双方经贸往来高速发展的主旋律,但已提醒我们应重视在对拉美国家的经贸往来中适时进行文化传播。进出口企业是经贸往来的主体,正确地传递企业文化也是对拉文化宣传的重要方面。中拉间贸易不断走强,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成为宣扬中国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载体。产品质量的优劣,在今天已并非仅是影响经济利益的因素,同时已成为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一件优质的出口商品承载着企业的诚信、国家的诚信;一个积极参与当地公益事业的企业,展现的是企业的责任感,更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形象。可以说,在国家层面上加大力度,做好对出口产品质量的监督监管工作,提升出口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我们已知的中拉之间的摩擦大部分都是由于彼此间疏于了解造成的,而绝非由地缘因素、历史积怨、领土等引起的结构性矛盾。因此为增进了解减小摩擦,一个很直接的方式,即通过公共传媒和文化艺术领域合作并接收留学生,不失为增进中拉持久友谊、构筑友好伙伴形象的有效途径。这是一种层次分明的文化宣传方式,公共传媒和文化艺术领域合作面向拉美普通民众,对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众传播,借此避免出现对中国文化的排斥,且进一步吸引拉美的民众;接收留学生则是面向那些在未来可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精英们所进行的窄众传播,传达中国“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和处事原则,有利于未来中拉关系的构建。此举可在拉美民众心中塑造一个既饱含悠久历史文明、又不失现代与活力的中国形象;且在拉美的决策层心中构建一个有和谐世界理念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对外塑造和宣传国家形象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民间力量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走出国门的人往往在国与国、人与人的交往中起到“桥梁”的作用,他们言传身授,构筑了人际传播的主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我们是否处事文明,礼貌待人,以怎样的姿态同拉美人民交往,无不影响中国在拉美人民心中的形象,国家也应适时鼓励中国民众参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并加以规范。韩国外交通商部于2006年4月出台了《“丑陋的韩国人”综合对策》,旨在限制那些海外旅行期间行为不端者出境,以防损害韩国形象。可以说国际上的这类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以此让每个中国人都要肩负起“形象大使”责任,展现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

大多数华人较多的拉美国家都有汉语媒体,但当地的汉语媒体形式上仍以传统的平面媒体为主,且尚没有汉语电视台,难以满足中国文化及国家形象在拉美多样化的宣传。目前,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已形成系列平台架构,2008年1月1日,16个中国电视频道组成中国电视长城(拉美)平台以卫星直播的方式在拉美地区落地播出,影响不断增强,有利于拉美人民对中国真实状况的了解。另外,还应针对青少年运用多种形式扩大中国文化对拉美年轻一代的影响力。赞助当地有影响力的青少年媒体举办中国文化知识竞赛,并提供来华学习及访问的机会,参加汉语夏令营等活动。在拉美逐步了解中国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引导者,积极主动的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而非被动的承担恶意报道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张小冲等,《走进拉丁美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91页

[2]黄汉民,《中国对外贸易》,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290页

[3]刘继南,《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页

上一篇:医药卫生改革需要考虑的医院――从业人员的几...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的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