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 7期

时间:2022-09-15 08:49:58

民间信仰 7期

摘 要:“走百病”是我国旧时流行于妇女中的一种节俗。其俗为每年正月十六夜晚,妇女们身穿葱白米色绫衫,相约出游。走百病多见于东北、山东、河南、江苏以及北京周边,其庆祝形式略有差别,较常见的有走三桥、爬城头、郊游等活动,也有些地区在进行上述活动的同时又延伸出摸钉、烤火、丢东西等习俗。

关键词:走百病;民间信仰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之夜,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除了张灯结彩庆祝之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就是“走百病”。又称为“烤百病”、“游百病”等。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事先相约,选择节日之夜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我国节俗中以妇女为主要活动对象的并不多见,而像走百病这样有固定庆祝方式的大规模活动就更加罕见。除了日期、时辰等方面的要求,妇女们甚至在着装上都有着统一的格式。清代高士奇的《灯市竹枝词》中提到:“鸦髻盘云插翠翘,葱绫浅斗月华娇。夜深结伴前门过,消病春风去走桥。”这种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旧时妇女对“走百病”节俗的重视。

一、古时形态各异的“走百病”习俗

山东德州妇女都会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并且有俗语称:“爬爬城,不腰疼。”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山东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驻,永不衰老。山东鄄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骑上牛、马、驴、骡在大路上奔跑,谓之“跑百令”,谚日:“跑一跑,不见老”。高密等地树禾秸为九曲黄河形,儿童在迷宫般的通道中奔跑嬉逐,称“跑黄河”。

明谢肇在《五杂俎・天部》中载:“齐鲁人多以正月十六日夜,游寺观,谓之走百病。”济宁地区多以正月十六日进行,时间不只限于夜晚,参加人员也不只限于妇女。济宁出游路线为城墙,登城后绕城一周。邹城一带则与十六日在孟庙四周起庙会,开放孟庙供人们瞻礼。届时左近一二十里内的妇女集群结队赶会走百病,行动路线一般为先到孟庙内摸康熙碑亭下的大,再去“天震井”投铜币,去南门外孟母断机堂瞻礼,然后登南城墙门楼观看金代铁钟,再沿城墙东去游览奎星阁,折北观看北城门楼玄帝庙。

江苏南京、四川成都一带,过节时妇女们爬上城墙,游嬉于上,俗称“爬墙头”。清代人的《锦城竹枝词》云:“为游百病走百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避人,曰走百病。”讲的是旧时北京妇女在正月十六日晚,穿上葱白米色月光衣,结伙游玩在街市上,遇到桥便争先抢过,俗称“度厄”。苏南地区正月十五夜“走百病”,必须经三座桥梁才算结束,俗称之为“走三桥”。而在东北吉林农村,妇女则纷纷结群成伙出外步平沙或和衣就地打滚,俗称“脱晦气”。

二、近现代“走百病”习俗形态的演变

河北迁安一带的妇女多赶在端午节的中午前,游于河滨,叫做“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游瘟”,南方诸省也多有流行。在云南镇雄,男女老幼穿着春装,游山玩水,叫做游百病。不过各地走百病的时间不甚相同。在四川西昌,午游古庙,晚游近郊。在灌县,人们晚间游百病,认为可以驱除不祥。在贵州平坝,也是晚饭后,小孩子穿上新衣服,由大人领着遍游田野。在云南新平,则是早餐后,用彩绳系于小儿臂膀,并用雄黄涂于小儿口鼻,率领出游,叫做游瘟。在大理,人们午后出游诸名胜,是为走百病。

“走百病”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也有白日游走的,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被搀扶着的病人,也有拄拐杖的老人等,乡间的道路上、树林间、山岗上、河水旁到处是游走的人群,他们边走边看,有时还边走边唱,通过野外游览,呼吸新鲜空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益处。如今“走百病”这一习俗渐渐转化为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都市的夜晚在各类公园广场都能见到人们“快走健身”的步伐,这一习俗活动也不只限于妇女们了,也用不着等到元宵节的某一夜了。当下人们丰富多彩的春游活动,广泛开展的冬季长跑、形形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也正是“走百病”这一传统风俗的延续和发展。

三、“走百病”习俗之我见

自小在农村长大,对生活中的民俗事象的认知都只是从老人们的讲述中得知并在生活中实践的。对各种习俗活动,并没有去追寻它的缘由,只是按照经验一代传一代的延续下来,并被告知不遵守这些经验规则便会有不祥之事。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古时“走百病”这一民间信仰活动的起源及各异形态后,与自己记忆中的儿时“走百病”这一民间信仰活动相比较,自己的所知只是冰山一角。把儿时经历的事象对号入座到民俗学科框架中,我很庆幸农村的生活经历让我对民俗学也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在重新认识了“走百病”这一民间信仰活动后,更觉得儿时的生活就是一部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也更加坚信我有责任把这一赋有美好寓意的民间信仰活动重新在我的家中、亲戚朋友之间传播开来。无论它的形态如何变化,在今天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形式及寓意。它可以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增进亲友之间的感情。

参考文献:

[1]《二十四节气大观》-张娜,许海杰编著,2011.

[2]《中华民俗万年历》-高慧芳编著,2011.

[3]《中国文化史丛书 民俗卷 传统节日 图文版》-李慕南主编,2001.

[4]《中国人必备的文化常识 修身、立诚、明心、养性全攻略》-翟丽苹编,2010.

上一篇:BT项目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特点研究 下一篇:构建情景体验式心理辅导活动课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