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歌:曾经的民间歌谣

时间:2022-10-20 12:42:47

喜歌:曾经的民间歌谣

喜歌指中国人遇有婚嫁、生子、建房、开业等喜庆事项时,即兴表演的祝颂、祈福(包括去煞、感恩与惜别)性质的仪式歌谣,又称喜词、喜话、彩词;多为四言八句、大四句等句式,据说源于唐末五代。念喜歌者名为“司公”,他最开始的身份已无法明确,但社会地位不会太低,因为门第高贵的人家办喜事,绝不会请乞丐来念喜歌,只是不知从何时演变成乞丐了。传说认为,或许因为朱元璋早年生活境遇的缘故,一些乞丐的社会地位提升了。现实中,念喜歌者的身份变换也是有迹可循的。过去,大户人家办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时,要向丐头借用“杆儿”,挂在自家的大门口,这样,就不会再有乞丐来干扰了。不过 ,这“杆儿”是有酬金的。而一般小户人家办喜事,既要热闹还要省钱,逐渐的“司公”这差事就自然落在乞丐身上了。

有势力的乞丐自发结成组织,在社会上被称之为“丐帮”。丐帮在宋代已经出现,在辖地上自成体系,南宋临安(今杭州)就有“团头”,管理众乞丐。“丐帮”一词出现在明初。明太祖把宋以来的堕民编入丐籍。“籍”不可以改变,丐户也不能改业,世代传承,子承父业。

对喜歌的关注与探讨始于清末。近代喜歌的整理与研究,最早由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发起。在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歌谣研究会编的《歌谣》周刊曾刊载徐芳的《北平的喜歌》(第二卷第十七期)及李家瑞相关的文章 《谈嫁娶喜歌》(第二卷第二十期)。这大概是近现代报刊上第一次谈及北平喜歌的文章。

贺亲之歌 乔迁之曲

据徐芳的《北平的喜歌》记载,她所了解的“北平喜歌”有一百多种。如“登贵府,喜气先,斗大的金字黏两边。八抬轿大换班,旗锣伞扇列两边,金瓜钺斧朝天镫,黑红帽子老虎拳。一个火锅摆中间,亲朋好友吃了去,夸夸东家好席面,要是外跑吃了去,五湖四海把名传。虽说东家席面好,还得厨师好手段”,唱喜歌者把主家恭维了一番不说,末了还特别夸一夸厨子,那个意思就是要厨师给他点吃喝。他把厨师封作厨官,应该也是为了这个。

在李家瑞的《谈嫁娶喜歌》中则有如下记述:现在只讲男女两家关门的时候,外面叫门的人都要念诵喜歌。这种喜歌,叫做“拦门喜歌”。

《雨枕欹枕集》里的《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中记载:众人妆裹得锦上添花,请莲女上轿,抬到李宅门前歇了。司公茶酒传会,排列香案,时辰到了,司公念拦门诗赋,口中道:“脚下慢行,脚下慢行!请新人下轿。喜气盈门,欢声透户。衣子腰金加官转职,门户光辉。从今喜气后,成双尽老,福禄永齐眉。”此后因新人不见下轿,司公又念了一首。喜歌的内容多为作小说中人的描述,不过新人抬到门外,要念拦门喜歌,是不能杜撰的。《儿女英雄传》第27回,新郎到新娘家门外,赞礼的傧相高声念道:“满路祥云彩雾开,紫袍玉带步金阶;这回好个风流婿,马前唱道状元来。”这叫“拦门第一请”,此后请新娘上轿,再念第二首:“天街夹道奏笙歌,两地欢声笑语和;吩咐云端灵鹊鸟,今宵织女渡银河。”此为“拦门第二请”,第三请则又请新娘降舆矣:“彩舆安稳护流苏,云淡风和月上初;宝烛双辉前引道,一枝花影倩人扶。”

此虽名为“拦门”,然已失唐末叫门之意义,只以富贵荣华、夫容妻贵为辞也。北平打磨厂宝文堂刻本喜歌,名为“ 门帘歌”,恐怕也是“拦门的”遗意,开头都是“一放门帘五彩新”、“一放门帘五尺长”、“打开门帘往里望”。现在北方很多地区拦门的风俗还存在,但拦门喜歌多是不念了。

除贺亲喜歌外,还有贺建屋喜歌。上梁是建房最主要的一环,正式开工以前,要举行一种诵唱“上梁文”的仪式,以祈求根基牢固,诵祝房舍平安长久。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对此有相关解说:“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世俗营构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面(今呼馒头)杂他物称庆,而因以犒匠人,于是匠人之长,以面抛梁而诵此文以祝之。其文首尾皆用俪语,而中陈六诗。诗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盖俗体也。”即民间建房上梁时为图合家平安,先要在门外面朝南念 “侃”词:“头顶千祥云集,脚踏生财福地。右有万道祥光,左有一团紫气。前是鹏程万里,后是堆金积”。

市井和曲艺中的念喜

清末,京师 “念喜的”或称之为“唱喜歌的”颇为盛行且尤具特色。它以韵诵为主,即兴编词。多为乞丐或看街的“大闲等儿”行乞时演唱。他们遇有人家娶媳妇、聘姑娘、办生日、做满月、挂匾、开市、竖柱上梁(盖新房),便适时临门演唱一番,为的是求得赏钱。凡是念喜的大都有“杆”上的师父口传心授,有固定的一套词,再根据实情随机应变,加几句吉祥话。

春节期间,他们要到各铺面儿去“念喜”,此时正逢官府“封印”;即使地面上出点儿乱子,也没有人管,乞丐此时可以由着性来。碰到比较吝啬的铺户,他们先来软的,唱什么“一进门来拜善人,积善之家有福神、有喜神、有财神。两边栽着摇钱树,中间拜着聚宝盆,稀哩哗金银……”如果掌柜给的钱少,他们就会念唱犯忌讳的歌词(一名“丧歌”),比如:“鞭炮一响劈哩啪啦,四个掌柜死了仨,四掌柜的去抓药,伙计全得子午煞!火神爷当中把令发,一把天火败了家……”

传统相声《醋点灯》中对这种翻云覆雨的恶行就有鲜活的描述,其中尤其以李伯祥、杜国芝表演的那一版形象、生动,喜歌、丧歌都活生生地被运用其中。《醋点灯》以旧京穷人为了生计向面铺掌柜的讨要面粉包饺子为素材,把花儿乞丐的生活艺术化地表现出来。

另外,《(学唱)数来宝》、《同仁堂》、《棺材铺》等节目都无一例外地通过相声形式仿学了乞丐花儿郎的种种唱喜行为。像《同仁堂》就是通过甲乙互相诘问,学唱了乞丐给八种买卖念唱的喜歌,包括:铁匠铺、鞋铺、首饰楼、棺材铺、剃头棚、理发馆、豆腐房,最后落在了北京的大买卖同仁堂上。而由老舍名著改编的电影 《茶馆》中“大傻杨”的那段数来宝也与乞丐唱喜歌非常接近。

喜歌也有喜婆唱的,多在元宵节晚上“送灯”的时候唱。一般是嫂子或婶子趁新娘不在家时,将用毛巾扎成娃娃样儿送到她炕头上,并用新被围成圈,边围边唱:“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送花灯。灯儿亮灯儿明,照得媳妇要早生。生个小子叫莲灯儿,生个闺女叫莲姐儿。莲灯儿爹,莲灯儿娘,我是莲灯儿他大娘。”这里的莲灯,谐音取义“连着生丁”。

北京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四喜歌,虽只有短短的四句乐谱,却多有变化,使听众颇具新鲜感,没有听觉疲劳,不觉枯燥。具体而言,除中间两句没有变化外,前后句音符都有不小的变动,充分表现了喜歌音乐的丰富性。

发端于民间,曾经在市井广为流传的喜歌,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罕见,往往只能从曲艺说唱,尤其是在相声表演中看到端倪。但喜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曾经广泛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今天研究它既可以保留我们曾经的记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系“北京地区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老北京话的保护与传承”,课题研究组成员)

上一篇:越华路116号 下一篇:梁一元:打响候鸟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