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以这样迁移

时间:2022-09-14 04:39:31

阅读可以这样迁移

手捧2011年第12期小学高年级版《新作文》,偶发灵感,想尝试一下阅读迁移作文指导课。以前听过这类指导课,课型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改写式。2010年暑假在山西平遥听过贾志敏老师的一堂《微型小说三篇》,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故事改写成第一人称,就属于改写式。

第二种:仿写式。很多老师上过这种课,一篇典型例文分析后,学习其构段、写法、语言范式等来仿写。如学习了《山中访友》,写《××访友》,学习其拟人写法,把大自然中的事物当成自己的朋友来探访。

第三种:读后感。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认识,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等。另外还有多种创新的尝试,如给书中的人物写信、补写书中的某个情节、续写故事、人物分析、好书推介……

而这次我想尝试的是一种全新的方式——“赏析+灵感”式。阅读中强化赏析,寻找亮点。边读边思,哪个点触发了你的写作灵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可以写篇什么作文,列出题目。

那个“触点”,来自阅读,可以是一幅图,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标题,也可以是一种体例,没有任何要求和局限,只要能调取读者的自我体验和积累即可。

这个“写点”,来自读者的自身储备,或是一种生活经历的再现,或是一个写作角度的尝试,或是一个全新素材的选择……总之是有备而取,有话可写。

归纳一下,就是一句话:在阅读中赏析别人的精彩,寻找并触发自己的写作灵感。

把《新作文》2011年第12期作为阅读对象,全班人手一本,我设计了一张学习卡,作为阅读的“拐杖”。

“赏析+灵感”学习卡

目标要求 赏析+灵感 我还想说

1.我喜欢的题目 标出题目,说说为什么?

(三个)

2.我欣赏的细节标出第几页哪篇作文第几自

(三个) 然段;在文中划出细节描写部分

读熟。说说为什么?

3.我积累的新鲜

词、句(三个)

4.我挑出的“刺儿”

(三个)

5.我获得的灵感

(三个)

一周的时间,我和学生都在认认真真地阅读这本薄薄的杂志,以前一个小时可以看完的杂志,这次我细读了三遍,做了批注勾画,用了五天时间。

课上得很简单,就“学习卡”上的几项内容逐一交流,重点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了“三个灵感”部分,每人确定一个最能写成一篇好作文的好灵感,课后完成作文水到渠成。

课上让我感动的火花频频闪现,这是最大的收获:

之一:学生的杂志上满满的勾画批注,他们之前从没有如此细致地阅读过一本杂志。

之二:交流中学生能侃侃而谈,喜欢的题目、细节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而且真的是慧眼识珠,仁者见仁,无一遗漏。

之三:“挑出的刺儿”就如沙里淘金般,一本杂志面对全国读者,应该是经过了多道把关校对,学生们还能揪出“小辫子”来,这得多么仔细才能做到啊。

之四:学生们列出的“三个灵感”的写作题目五花八门、异彩纷呈,每个题目之后都有一个故事,都可以成就一篇作文。

我将“赏析+灵感”指导课学习卡的内容整理如下:

目标要求 赏析+灵感 我还想说

1.我喜欢的题目

(三个)

学生的灵感还有:

由《我是“小医生”》我联想到可以写一篇《我是“柯南”转世》;

由《“钉子户”大战“拆迁队”》我联想到可以写《语文VS数学》;

由P34插图我联想到可以写《小猪探险》;

由《青岛之美》我联想到可以写《红叶山撷英》;

由《老爸有道拿手菜》我联想到可以写《麻婆豆腐》; ……

正如学生在“我还想说”一栏写的那样:“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读一期杂志。”“原来我们还可以从读杂志中找到这么多灵感。”“读得越认真发现得越多。”

我说,我们订一期杂志花了五块钱,但我们要从中读出五十块钱的“价值”,这就是“阅读价值最大化”。如果你草草一看,顶多看了几个别人的故事而已,得到的还不到三块钱的价值,那不就亏大了吗?学生哈哈大笑。

上一篇:运用活动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下一篇:假日小队到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