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抢夺趋势

时间:2022-09-13 03:01:36

资源抢夺趋势

资源枯竭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这一问题已显得越来越严重。在国家将一些国有资源如旅游、地产、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权逐步下放的情况下,各部门及企业对资源的抢夺已不可避免,谁拥有更多的资源,谁就有最终的话语权。

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企业还不至于为资源发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永远高枕无忧。全国人大代表、中铝集团公司山西铝厂厂长孙兆学曾这样总结当前企业的层次:“―流企业卖专利,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卖产品,五流企业卖资源。”他认为,所有的资源型企业都是在吃祖宗饭。如果从长远计,这些企业在没有资源危机的时候,就应该有强烈的资源危机感,否则到了资源枯竭之时,就可能会束手无策。

所以,资源抢夺还必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这是我们在抢夺资源时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原料控制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原料日益紧张的今天,对位于上游资源的抢夺将是一场大战。企业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封锁最优资源来源,尤其是一些难以获得的稀有资源,其中包括资金、土地、罕有实物、进入门槛极高的项目、具有特殊能力的人才等等,使其他同行企业资源枯竭,从而丧失竞争力。

古语讲,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只有控制了行业必需的上游资源,企业才有做大做强的可能,才能在行业内占据一览众山小的地位,才有产成品定价的话语权,才能在保证自己高利润的同时,强有力地打击对手。这几乎是一种垄断式的霸主行为,也在无形中给其他外来企业设置了一道准入门槛。

专利技术

其实,商业上的资源抢夺还不仅仅局限于原材料的争夺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技术也是争夺的资源之一。专利技术包括具有非同一般的生产工艺、配方、原料等,有了这些专利技术,企业就可以生产出有长期市场需求的产品。专利技术都具有独占性,并非人人都可以参与竞争,然而掌握它的企业将获得相当高的利润。

企业一旦获得所有权,就会通过专利保密的方法保持独享性的产品专用知识或设计特性,进而就可以预防同行及新进入者对产品和工艺的模仿。然后再实行技术封锁,从而对新进入者形成进入壁垒,提升自己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人们从最近几年所发生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纠纷案不难看出,外国企业正在加紧实施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战略,专利正在成为外国企业遏制中国企业发展、国内外市场拓展的利器。

知识产权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之一,一直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而专利技术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占领市场和保护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和实施其专利战略,以巩固和扩大它们在全球经济、技术中的垄断地位。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尤其不善于运用专利战略,忽视了技术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为此,实施和制定有效的专利战略就成了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当务之急。

对于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通常采取进攻型专利战略,其方法主要是采取专利技术垄断,通过专利技术许可、专利申请等方式,以获取最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巩固和扩大自己在竞争中的垄断地位。

而经济实力较弱,技术上不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通常采取防御型专利战略,利用对现有专利技术的二次开发、技术引进、专利对抗、专利诉讼等方式抵御竞争者的专利攻势,开拓自己的市场,打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

一般的企业只是制造产业,而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却是制造独有的产品,它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行业标准

何谓标准?通俗地说,它就是一种游戏规则,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标准影响的是一个产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专利,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因为符合企业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这种说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同。20世纪经济发展的经验也表明,谁制定的标准一旦为世界所认可,谁就会从而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

因此,标准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竞争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保护民族产业、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尚未成熟的行业里,如果能使自己的企业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可参照性,就尽可能使它成为行业标准,哪怕是参与制定行业标准都行。这会使企业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位置。

最有价值的企业设计类型,恰恰是那种在事实上成为某类行业标准的企业设计。它能带来比其他企业高得多的利润、高度的利润保护能力以及递增的规模收益,并使企业总是处于整个行业的核心地位。

地理优势

天时不如地利,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做全国甚至全球性的企业。自家门前有沃土不要,去耕种别人家门前的荒地。任何企业都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在时间上领先一步,从容地选择符合自己企业的最佳地理位置,占据优势,也将成为未来企业争夺的焦点。

广东珠江啤酒就是一例。广东气候炎热,啤酒有火爆的销售旺季,啤酒产销量达148万吨,位居全国之冠。珠江啤酒借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并不急于开拓省外市场,而是在省内兴建6家珠啤分装厂,织密省内销售网络,采用高技术生产的纯生啤酒,以其独特的口感,成为广东高档啤酒市场的宠儿。珠江啤酒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终于成了当之无愧的“广东王”。

多数企业可能因条件有限,一下子要做到全国甚至全球性的大企业难度太大,但至少可以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在一个区域市场内先做大做强。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一方面可以抵御强敌,力保根据地城池不失;一方面又能实现比恐龙型企业更高的利润率。因为全国性企业的运输及销售成本要比地区性企业大得多。

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丢掉进取心,而是说应该在根据地固若金汤之后,再脚踏实地地去培育下一个市场。

政府补贴

在鼓励发展的行业中,政府会用特惠补贴、优惠政策、鼓励等方式来支持现有企业,使之逐步培育自己的优势。于是,政府资源也是未来企业眼馋的肥肉。

同时,政府的政策还具有强大的进入壁垒作用。政府能够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限制甚至封锁对某行业的进入。这些手段集中表现为政府的控制:如各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的控制;政府制定污染排放标准实际上使企业对设备、设施技术的要求相应提高等。这些都可以使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从中获得好处。政府强大的壁垒,不仅可以使较弱的企业投入资金大大增加,同时也延长了生产导入期。这就会引起现有企业对其他同行业者的注意,从而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对此采取防御措施。另外,这还会加大新进入者的进入难度。

当然,对于资源型企业而言,我们绝不应该永远停留在卖资源的层面上。我们不仅要对企业负责,而且也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企业最重要的抢夺资源的手段就是技术创新,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企业,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加大,从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上一篇:做对国家民族有益的事情 下一篇:户外运动产业“钱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