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从探究文本的形式开始

时间:2022-09-12 07:15:01

阅读,从探究文本的形式开始

古人云,山水比德,万物有灵。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习惯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思考人生,歌咏生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生命的壮歌》就是由两则故事组成的一曲生命的赞歌,其中的《“蚁国英雄”》一文虽篇幅短小,但文本形式精美,意蕴精深,堪当精品。

一、 编选精到,裁剪精心——抓住精髓涅槃重生

本文编选自金马的散文《蝼蚁壮歌》。原文有14段,近2000字,篇幅较长,不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编者仅选取了原文中最精彩的一段。原作者金马写到:“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无以复加地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由此可知,文本虽只节选了一段,但原文的精髓风神尽在。编者将其和“生命桥”编在一起,以《生命的壮歌》为题,形成了全新的文本。正是由于编者的匠心独具,在阅读训练层面使学生在不增加阅读负担的情况下扩大了阅读容量;在内容层面使学生了解了不同的动物在种群遭受危险时的表现;在主题层面,学生通过不同动物在种群遭受危险时对自己生死的选择、在生死关头对生命的态度,丰富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在形式层面,与下面的“生命桥”的多段式形成对比,呈现出文本的形式美。

二、 结构精巧,布局精妙——三条线索相辅相成

文本机局精致。文本虽只有一段,但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俱备,起承转合俱全。文章围绕着蚂蚁扭团突出大火包围的故事,安排了三条线索。明写蚂蚁:“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蚁团冲进了河流里”;暗写火势:“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火神肆虐的热浪……”“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写人衬托:“由于游客的不慎”,“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导忽然叫道……”“我心里惋惜地想着”。文本三条线索明暗交织,相辅相成,金针密线,浑然天成。

三、 遣词精准,用语精当——意蕴主题不言自明

文本用词恰当精准。围绕着“英雄”的主题,“突围”的事件,文本铺排陈叙,娓娓道来。主题意蕴不是直白的表露,而是通过恰当的语言文字间接地表现出来。

写蚂蚁,“一片,一团,一层”值得流连。遇到危险,蚂蚁不是各自逃命,而是聚成“一片”;面对危险,不是分崩离析,而是“扭成一团”;危险之中,不是离心离德,想着自己能否活命,而是“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将这小生灵突然面对灾难时的镇定、机智、团结、勇敢一步步展现出来,让人读后在感叹、震惊之余,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写火势,一个“肆虐”值得涵泳。文本三处写到火势:“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根红色的项链”,“火神肆虐的热浪中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显然,作者对火的描写由远及近,从视觉感受到嗅觉气味到触觉感觉,步步深入,写出了火的逼近、身处火场的危险,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写游客,一个“不慎”值得玩味。由于游客的不慎才酿成大火,给蚁国带来灭顶之灾,促使蚂蚁扭团突围,导致外层蚂蚁为了种群的安全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也才触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和动物和谐相处,不能因为我们的疏忽给自然带来灾难,影响到生态环境。一个“不慎”间接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写出了作者对人类行为不检点导致环境被破坏的批评。

写作者,一个“惋惜”值得感叹。关于蚂蚁被围困,作者写到“我心里惋惜地想着”,一个“惋惜”让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跃然纸上,尊重生命、善良仁慈的形象就隐含在这一声“惋惜”中。当看到蚁团在烈火中滚动时,作者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惜笔墨地热烈赞颂道:“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肝胆俱裂”是人的体验,是对生命的礼赞,是作者感情的迸发,是对这小生灵无限敬仰的体现。

升华主题,“升腾”一词值得驻足。文章末尾写到“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文本这里用了“升腾”一词,值得我们驻足停留。按照词典中的解释,“升腾”是“向上升起”,细读文本我们发现,这里升腾的不仅仅是外层蚂蚁被灼焦遇水冷却的烟雾,恐怕更多的是作者看到的蚁国英雄们不屈的灵魂,是对她们高尚精神的崇敬之情,是美好的祝愿,是生命的礼赞,是感动,是冲击,是对人生的思考,是对生命的感悟……

十九世纪著名的文学大师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蚁国英雄”》一文,看似简单,实则丰厚,教学中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表达,关注文本形式,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文本之妙。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挖掘学科内容?渗透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