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体会

时间:2022-09-11 05:08:1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妊高征患者麻醉评分,优:17例,良:3例。麻醉5~10 min血压波动最大,通过调整输液情况,适当用药可以纠正。手术时间为23~68 min;全部孕妇术后均顺利康复。新生儿Apgar评分>7分15例,6~7分4例,<6分1例。结论:硬膜外麻醉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有利于母婴安全,应注意麻醉处理中应加强监护,适当维持循环稳定和呼吸通气。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硬膜外麻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临床比较常见,发病率10%~15%[1],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病情危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需要尽快结束妊娠才能使病情得到缓解。有些孕妇来院就诊比较晚,往往导致手术前没有经过系统的治疗就需要紧急剖宫产,给麻醉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总结我院10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麻醉方法、特点,为临床提供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PIH患者20例,年龄23~31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2例。妊娠时间33周者1例,34~35周者2例,36~37周者5例,38~40周者11例,大于40周者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3例,心力衰竭1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胎盘早剥1例,先兆子痫4例,产前子痫1例。

1.2 判定标准 按照我国现行的命名和分类标准。轻度妊高征:血压>140/90 mm Hg(1 mmHg=0.133 kPa),160/110 mm Hg,蛋白尿(+~++)(>5 g/24 h)和(或)水肿,有头痛、眼花、胸闷等自觉症状。②子痫:在妊高征基础上有抽搐或昏迷。

1.3 方法 所有产妇均于手术前接受对症治疗,如镇静、解痉、利尿、降压、强心等。先兆子痫及产前子痫的产妇常规吸氧以纠正酸中毒。麻醉方法:本组所有产妇均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L2~3间隙穿刺,一次成功。使用2%利多卡因局麻药,剂量为(18.91±4.13) ml,阻滞范围大部分为T7~8~L4,个别病例达T4,20例未加肾上腺素,5例加入1∶40万U肾上腺素。7例硬膜外腔注药后血压在20 min内下降,其中6例降至正常水平。19例胎儿娩出后5~10 min血压下降。当血压降至原来的70%以下时,给予升压药,常用麻黄素10~15 mg入壶静滴,快速输液。在胎儿取出后,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静注哌替啶、氟哌啶或异丙嗪镇静。术中适当静脉输入平衡盐、血浆代用品,对心功能不全者则适当控制入量。手术过程中给予吸氧,并行ECG、SpO2及BP监测。全部病例术毕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 mg镇痛,同时结合硫酸镁等治疗,防止了术后子痫的发作。术中2例胎儿取出前发生抽搐,除保持呼吸道通畅外,经静注安定10 mg后1例得以控制,另1例静注2.5%硫喷妥钠4~5 ml后抽搐得到控制。

2 结果

本组20例PIH患者麻醉评分,优:17例,良:3例。手术时间为23~68 min;麻醉5~10 min血压波动最大,通过调整输液情况,适当用药可以纠正。本组全部产妇术后均顺利康复。新生儿Apgar评分>7分15例,6~7分4例,<6分1例。对于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均用吸引清理气道措施,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抢救。

3 讨论

PIH即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2周。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是孕产妇常见死因之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①全身小动脉痉挛和水钠潴留。全身小动脉痉挛可能由于升压系统和降压系统平衡失调,血管壁对某些升压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增强,从而使全身小动脉,特别是直径200 μm以下的小动脉发生痉挛,导致各器官供血不足,外周阻力增高,产生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体征。②水、钠潴留,可能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钠离子潴留细胞外而引起水肿。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也可能是水潴留的另一个原因。由于水、钠潴留,组织水肿,体重异常增加。PIH给手术麻醉增加了难度。麻醉前检查呼吸频率及膝反射,血镁,如呼吸5 mmol/L应给予5%氯化钙缓慢静注,也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注拮抗镁中毒。据Leoh MD[3]报道,PIH病可因心脏器质性损害及用利尿药后引起的低镁、低钾血症,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本组25例产妇术中注意未发生心律失常。根据患者术前的凝血功能选择剖宫产麻醉方式,产妇的血小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106.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6-1317.

[3]Leoh MD.Paroxysmal ventficular fibrillation in two patients with hypomagnesemia[J].Circulation,1968,37:210.

上一篇: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的选择 下一篇:内分泌临床中“亚临床疾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