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在黄疸型肝炎中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10-04 03:42:58

大黄在黄疸型肝炎中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 大黄;黄疸;肝炎

黄疸型肝炎在中医学属“黄疸”范畴,中医认为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病理机制核心是湿邪为患,蕴结于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上泛于目,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黄疸。或从热化,发为阳黄,身目黄色鲜明;湿热蕴结化毒,疫毒炽盛,甚至发为急黄,其黄色如金;或从寒化,发为阴黄,黄色晦暗。患者表现黄疸居高不下,伴见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纳差、乏力、腹胀、大便干结甚至便秘,或见便溏,粘滞不爽,小便发黄,目睛、皮肤黄染,舌质(暗)红,苔黄(滑)腻,脉弦滑(细)。黄疸治疗大法在于化湿利胆退黄,或清利通腑,或淡渗利湿,使湿邪从大小便排出体外,达到退黄目的。大黄具有泻下通腑,消炎利胆,活血化瘀等功效,在黄疸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西医学中黄疸型肝炎多属于肝细胞性黄疸为主,或兼见阻塞性黄疸,常由肝炎病毒、药物等因素所致病,发病过程中发生肝细胞充血、水肿、坏死和增生,肝内毛细胆管淤积,甚至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导致肝脏缺血、缺氧、微循环障碍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吸收、结合、排泌,同时出现有毛细胆管收缩及形成胆栓,最终导致肝细胞性黄疸及肝内梗阻性黄疸。大黄具有泻下通腑,消导积滞,消除水肿,消炎利胆,活血化瘀等功效,能协助排出毒素及尿胆素,有助于退黄。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中含有的大黄蒽甙在大肠内转化为蒽酮,能够抑制钠转运而提高肠内容物,促进大肠蠕动,具有降低内毒素作用,并有抑制病菌,利胆、保肝、利尿等作用,在黄疸型肝炎治疗中能够减弱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肠内毒素吸收;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炎症消退、再生。对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复有明显的疗效。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个人亦有肤浅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上我把黄疸治疗分为几个阶段,或者是几个证型。起始阶段多为肝炎病变进展时期,症状较重,表现皮肤、巩膜黄染,黄色鲜明,伴见口干口苦,纳差乏力,肢体困重,大便干结,甚至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是为阳黄阶段。或见有患者热势炽盛,表现发热,衄血,甚至神昏不知人,是为急黄重症。辨证为湿热蕴结,以邪盛为主,或湿邪偏盛,或热邪偏盛,急黄者则为热毒炽盛,治疗上均以清热通腑,利胆化湿为法,急黄者加强解毒凉血,取茵陈蒿汤为基础方,以生大黄配合清热解毒、利胆化湿及凉血止血类中药组方,此类病员多口苦明显,而以苦味为合口,自己不觉苦,但苦寒太过易伤阳气,故应注意患者服药感觉变化,或在大剂苦寒药中稍加温热药如桂枝、生姜等以作反佐,避免过寒伤阳,苦寒败胃,同时大黄的用量根据患者反应进行调整,保持患者大便稀软或溏,每日2-3次,便后轻松舒适为宜,避免便后乏力,甚至下坠,需密切观察并及时调整处方。

随着病情进展,湿热之邪势渐缓,黄疸逐渐减轻,出现下降趋势,而正气亦已经受损,此时病机仍以湿热为主,伴气虚,治疗时寒热并用,以寒为主,组方用药仍以茵陈蒿汤为基础,加用益气健脾药物如党参,黄芪,炙甘草,生姜之类,或佐以丹参,当归活血抗肝纤维化。生大黄可根据病情换为制大黄,以减苦寒泻热而增强凉血行瘀,抗纤维化功效。

黄疸型肝炎迁延不愈或慢肝急发,往往黄色渐发晦暗,呈慢性肝病面容,口淡无味,纳呆,无发热但畏寒,或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弦或沉细。热邪渐衰或而湿邪未减,且脾阳虚损,或前期苦寒伤阳,阳虚阴寒,表现为阴黄,寒湿为患,治疗转从温脾化湿,活血抗纤,或兼清余热,中药以茵陈术附汤加制大黄为基础配合桃仁、红花之辈,或可选用大黄炭。此法在肝硬化,肝癌等病变中出现阴黄时亦可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 (新世纪第二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64-271

[2]王筠墨. 中药药理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43-44

[3]徐立昌. 大黄治疗病毒性肝炎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6:725

[4]张嗣芳. 大黄茵陈饮主治重症肝炎168例. 右江医学, 2001,29(6):523-525

[5]陈立新. 大黄在肝病中的应用体会,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5):444-445

上一篇:浅谈药店的营销策略及意义 下一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