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三问

时间:2022-09-11 07:45:08

【前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三问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节语文课是否有时效性,首先应该重视教学准备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的正确性与明确性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它解决的是一堂课“教什么”的核心问题。许多教师就是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思考、研究得不够,才导致教学时间的分配失调,教学重难点无法凸显,教...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三问

陈克,广州科学城中学教师。

“他的教学成绩好,不就是学生的课余时间霸占得多吗?把成就感建立在牺牲学生其他科目的课外学习时间上,我不愿意成为这样的老师,要比就比谁的课上得好、效率高!”大多数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价值判断。

“行云流水,环环相扣,节奏明快,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在聆听名师教学时、在观摩优秀课例时,我们对执教教师的教学功力往往有同样的仰慕与感慨。

这样的感受常常在我们课堂教学体验中出现,却常常难以引起更深层的思考,尤其难以转化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实际行动。而“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完成教学任务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恰恰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素养提升的着力点。要解决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在教学的准备、实施与反思时重视和加强对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科学管理。

一、教学起点里,需审问“时间该去哪儿”

一节语文课是否有时效性,首先应该重视教学准备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的正确性与明确性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它解决的是一堂课“教什么”的核心问题。许多教师就是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思考、研究得不够,才导致教学时间的分配失调,教学重难点无法凸显,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教学效率自然不高。而深入研读文本、明晰文本的核心价值,才能避免教学目标过于繁琐、过于笼统、过于拔高。譬如,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如果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贴近文本,必定导致教学中“文”与“言”两张皮,学生、教师、文本、编者的多重对话难以展开。以《游褒禅山记》为例,通过解读教材,我们应该抓住以下两个文本特点:一是文章的语言虽浅显,但诵读和文意理解上有难点,如“华”字的读音,如“其”的多种意义与用法;二是文章虽是游记,但作者写作目的不在写景,而重在借游山阐发人生感悟,即人生想获得成功,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志”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设立教学目标:第一,指导学生流畅地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落实相关文段的背默,掌握文言文重点虚词“其”字的用法。第二,引导学生能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理解本文作者对“志、力、物”和“深思慎取”的人生思考。第三,帮助学生学会从文章选材的角度评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手法。以上三个简洁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既把准了文言文教学应重视“诵读”和指导“品读”的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识得、习得、悟得”的学习心理,从而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产生统领作用。

二、教学行进中,需探问“时间怎样优化”

马赫穆托夫认为“课的结构不应当是无定型的、模糊的、偶然的”。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及安排的顺序与时间分配等。课型不同,教学结构就必然不同,教学时间的分配就有差异。语文教师应重视依据不同的课型来为教学内容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学流程,从而使课堂结构连贯、完整、流畅。以古诗词教学为例:作为新授课,我们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语言、体验诗人的情思”。依此可以这样设计《声声慢》的教学流程:“深情导入,入境”;“反复吟咏,感知”;“赏析品味,深悟”;“总结回顾,内化”;“作业巩固,升华”。作为高三一轮复习课,我们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与运用,如《高考咏物诗赏析题微格复习》的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设计:“透视考情,引入新课”(近三年高考咏物诗考查情况一览表);“赏析古诗,梳理知识”(标题格式、分类特点、表现手法);“阅读比较,深悟‘物’‘志’”;分析真},明确题型(五种设题方式,把握命题规律);解答真题,掌握方法;归纳小结,规范答题。把准各类课型的特点,教学流程就能清晰、明朗,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就能紧密结合,课堂结构就能进一步优化,而教学任务就能按时推进完成。

三、教后回顾时,需追问“时间都去哪了”

若能对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当的问题进行持续性的反思,就能找出科学管理课堂教学时间的方法。

方法一:找出与文本结合松散的教学环节,删减。譬如我们在小说、散文等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安排“正音释词”的教学环节,假如教师不清楚这些字音、词义与文本理解之间的关系、与文本审美的关系,这一环节就往往成为孤立的、机械的、灌输式的知识传授环节,难以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桥梁作用,这类环节应该删减。又如课堂结尾时的“拓展”环节,有播视频的、有讲故事的、有写小练笔的,形式看似新颖,氛围看似热闹,但若与文本的文脉、意脉、情脉和教学主题等偏离,这类环节就应该舍弃。

方法二:找出制约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替换。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效率自然不高。譬如试卷评讲课,是选择“教师题题细讲、平均用力”的灌输式教法,还是选择“培养学生小老师讲题”“教师只讲学生讲不透的、学生难懂的”“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的教法?教法不同,学生思维的培养力度就不一样,课堂的时效也完全不同。再如作文讲评课,许多老师力求全方位地从“审题与立意、谋篇与布局、选材与剪裁、语言表达与文采”等方面讲评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往往教师一人“滔滔不绝”,而学生多数昏昏欲睡。因为大多数学生整节课只有听、没有交流与表达的机会,这种只注重教师讲授而忽视教学互动的教法是难以吸引学生的。李镇西老师是这样上作文讲评课的,他在“《温馨的回忆》作文讲评课”中设计了“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出谋划策、恕我直言、老师试笔、同学评改”等多个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了思考、发现、探讨、交流、表达的机会,这种教法就是提高学生写作思维水平和修改作文水平的有效教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移植。

方法三:找出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问题设计,研磨。有效的教学时间往往体现在三种对话的组织中: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二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三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三种对话都需要“问题”导航。潘砺超老师在综合分析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教案的基础上,将高中优秀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上的特色总结为五个“度”:统领教学重难点,设问抓“高度”;激发思维活力,设问挖“深度”;尊重认知规律,设问搭“梯度”;关注学习兴趣,设问变“角度”;整合多种资源,设问拓“宽度”。可见,“问什么,怎么问”是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关键所在,好的设问既有利于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而现实中,我们许多老师缺乏教学问题设计意识。教师问得随意、问得过急、问得过于笼统或者问法过于单一,都可能导致教学冷场。所以教师在教学反思时应该筛选出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问题,作进一步地研磨,力求下一次的提问激起千层浪!

课堂教学时间的科学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对课堂教学时间的设计,重视优化教学过程,才能保证每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上一篇:刍议知青歌曲的创作内容与知青文化心理的关系 下一篇:ofo共享单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