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时代背景下重视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1 06:40:59

新媒介时代背景下重视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在新媒介时代,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语言文化的多元融合使得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识读能力不再适应多种语言、多元文化、多模态的社会。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反思在新媒介时代背景下重视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最后分别从学校机构、教师和学生等不同角度提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关键词: 新媒介时代 多元识读能力 能力培养

1.引言

21世纪是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变化的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体现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相对于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及各类印刷媒体)而言,新媒体(the new media)涵盖的范围极为宽泛,它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以互联网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它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信息获取与途径高度集成化与私人化;传播手段多样化,跨媒介的信息交流成为常态;信息传播、接受工具与互联网高度结合(沙青青,2009);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表现在文化多元化趋势增强和语言变种增多。这些变化显示人类已经从读写时代进入超文本时代,“多元识读”这种新的识读形式在科技变化和社会文化下应运而生,新伦敦团体(New London Group 1996)认为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读写认知能力已不再适合当今社会,而应该向更多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视觉图像、音效、绘画创作等)组成的媒介转换(Tran mediation)多元识读方向发展,即从传统的读写能力(literacy)转向现代的多元识读能力(multi-literacies);Kress(2000)认为一场革命已经在交际与传播领域里悄然发生,其结果就是语言的中心地位被动摇,一种全新的多模态(multimodal)表达形式,如视觉符号及被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音乐、颜色等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它们不再仅仅是一种交流形式,正与文字符号一起成为一种更为广泛的符号资源(semiotic resource),共同参与意义的构建(meaning making)。因此,在新媒介时代非但以读写为主的传统识读能力不可或缺,多元识读能力更应得到发展。

2.多元识读能力

2.1多元识读能力的提出

多元识读能力这一概念是由新伦敦小组于1994年在一次对当今教学使命和识读教学的未来进行学术探讨的会议上首次提出。新伦敦小组提出新媒介的超文本时代,意义的构建模态包含语言、视觉、听觉、姿态、空间五个方面。后来,Gentle, Knight&Corrigan(2006)将新伦敦小组的多模态信息交流方式具体化为五种构成成分:(1)语言成分,如词汇、隐喻、结构、情态等;(2)视觉成分,如颜色、视角、矢量、前景、背景等;(3)听觉成分,如嗓音、音乐、音响效果等;(4)姿态成分,如行为、感受、身体控制、情感、动作等;(5)空间成分,如生态空间、几何空间、建筑空间等,并指出与之相对应的解读能力便是社会群体的多元识读能力。在国内,著名语言学教授胡壮麟(2007)认为多元识读能力包含文化识读和技术识读两方面:技术识读就是多模态识读,指的是学习者能在信息环境中构建意义的能力;文化识读用来描写语言、文化多样性及对其变异尊重的能力。本文用“多元识读能力”一词解释既识读文化又识读技术的一种能力。简而言之,多元识读能力是指学习者基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历,创造性地运用信息通讯技术,通过语言、视觉、听觉等多模态形式批判性地识读和理解多媒介提供的信息的能力。

2.2多元识读能力出现的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识读形式正在经历巨大变化。例如网络阅读正在代替传统的书本阅读;图像和动画表意形式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常见的表达意义的方式,因此,信息如何人表达、传递、接受、储存、复制和重组,新的交流方式如何形成及如何掌握适当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等问题都需要人们重新思考。于是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多名西方学者1994年组成了“新伦敦小组”,对识读教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总结“新伦敦小组”对多元识读的探讨,可以看出,多元识读的产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文字的表意方式与视觉、听觉、嗅觉等其他表意方式相结合,多模态的交流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单一的语言交流方式。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增加了全球范围内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人们开始认识和接触到种类繁多的文化和语言变体。因此,Darren和David(2009)认为“多元识读”是建立在数字通信媒体的多模态跨文化本质的基础之上的。

3.新媒介背景下对多元识读能力的反思

在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联合影响下,人类交际不再是语言独尊的局面,而是由多种模态共同完成的,所有的交际都是多模态的。例如,一则广告,不仅有语言文字,而且与图像、音乐、颜色及其他符号等一起产生作用,通过多模态的信息传播模式感染消费者。我们已经从文字的世界,进入视觉信息的世界。交流与传播领域的这一变革,使接受知识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读写认知行为向由更多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视觉图像、音频、绘画创作等)组成的媒介转换,即从传统的读写能力转向现代的多元识读能力。

多元识读能力是一种适应未来发展环境的新型的读写素质的理念和方法,包括书本在内的识读视觉媒体、数字媒体和电子媒体的能力,了解和掌握社会和文化惯例的能力。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多元识读能力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多元识读研究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多元识读能力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指出教师急需认识多元识读的重要性,把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提到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作为教授语言的外语教师,应该敏锐地意识环境的变化,不能再一味教导学生只专注语言读写能力,而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尽管现在学生对电脑、网络等多模态技术并不陌生,很多学生还经过微软方面的专门培训,但他们对多元识读作为一种新语类如何克服传统识读的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处理当今社会跨文化、跨语际差异缺乏思考。虽然有的学生使用多种媒体符号是因为一种符号不能表达或者不能充分表达交际目的而利用另一种进行强化、补充、调节、协同,但不能排除有的学生这么做是为了有趣,是随意的行为,并不清楚运用不同模态的话语实际上是为了体现讲话者的整体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4.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各个学校机构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

4.1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作用

学校机构应该建立科学的英语学习评价体系,为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中,将对教师的评价与对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是否注重对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及能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纳入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改变以往的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考核标准的评估模式,将学生在课堂上多元识读能力水平和语言的读写能力综合起来作为衡量学生的语言水平标准。

同时,高校还应为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比如可以将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大纲,编写出能培养出多元识读能力的语言课程系列教材(朱永生,2008)。也可以将改造和升级后的语言实验室和实训室作为学生语言锻炼及与教师沟通的平台,将语言实验室和实训室的使用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锻炼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检索等技术解决语言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接触多元文化、认识和操作多种媒体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

4.2提高教师的素养和教学水平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开始思考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现在和未来应该怎样教授语言。教师不能满足于对学生进行传统的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因为人们已经从口述、读写时代进入超文本时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要求人们的识读能力向多元识读能力方向发展。教育者必须对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队伍也应该提高多元识读意识,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与语言相关的多种媒体符号的综合运用,将多媒体教学中被认为是副语言的音频、视频、图像、音乐、颜色等与语言相关的多种符号表现形式引入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意义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多元识读能力水平,以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葛俊丽,罗晓燕,2010)。

同时,外语教师也要创造多模态的课外活动,多模态的课外活动是提高多元识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外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多模态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还要把多模态方法运用到外语课外活动中,为学生的外语课外学习创造一个立体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多模态实践环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外活动,就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的教育界很早就认识到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正业”就是指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即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说:“课内所设置的情景不管如何逼真,都是假的,只有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才能真正掌握语言。”陈琳教授强调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强调课内课外相结合,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外语课外活动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外语教育教学活动,是整个外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增加语言实践的广度与密度的有效途径。

4.3培养和增强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自觉性

首先,外语学习者应该有学习理念的改变,充分认识到培养多元识读能力重要性和紧迫性。具体在外语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模态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感官模态进行全面的冲击和震撼,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现有的读写能力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是远远不够用的,以便学生对自身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产生强烈的欲望,致使外语学习者在采用多元媒介识读知识与文化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主动构建掌握的信息,培养和发展分析、解释、归纳、阐述的思辨学习能力,培养多元文化交流意识(陈映苹,2008)。在多元化信息社会中,语言文化的学习不再是单纯吸收目的语文化的过程,而是了解、比较和吸收多元文化及通过交流和提升思想达到知识创新的过程。

其次,学习手段的改变。对于学生而言,习得语言不仅仅通过书本,更通过多元媒介,如多媒体网络的音频、视频、电影片断等真实材料。网络时代的学习内容不应只局限于印刷课本,而是应该在课堂外寻找多模态学习文本,以书本为主,辅以数字化材料,如电影、电视剧、BBC、VOA新闻等。这些材料不仅涉及大量的图像、图片、表格、音频流、视频流等多元符号,还蕴含西方国家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种多媒介条件下呈现的文本内容,能够使学习者摆脱母语的束缚,在真实的语境中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地道的、规范的语言。

同时,学生也应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如借助内容的情境和图片辅助揣摩文本涵义,进行新的意义建构。学生应在课外不断提高技术识读能力,积极学习多媒体设备及软件操作技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及校外对各种数字信息的接触、获取、识读和解析工作。学生应加强对符号语法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充分掌握视觉语法和听觉语法的理论基础上,更有效地提高多元识读能力(韦琴红,2009)。

5.结语

胡壮麟(2006)强调:“在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多模态化的新世纪,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朱永生(2008)提出将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提到“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高度。

多元识读世界知识与文化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多元文化交流意识。多元化信息社会中,语言文化的学习不再是单边的吸收目的语文化的过程,语言文化的学习是了解、比较和吸收多元文化,通过交流和提升思想而达到创新知识的过程;在新媒介时代,人们阅读已不再单单通过传统的印刷文字,而是通过听觉、视觉、手势、空间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意义的表达也趋于多重性;在全球趋于一体化、多元化、技术化的今天,人类的交际手段变得丰富多彩,意义的表达和传递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学生识读写能力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接受知识的方式由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识读转变为由更多符号系统组成的多元识读。因此,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作为培养人才,包括多元识读能力的主战场的中国教育理应承担起这一责任,这就不仅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还需要专家学者、教师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落实到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6(1):60-93.

[2]Kress G. Multimodality [A]. In Cope B & Kalantzis M (eds.). Multiliteracies: Literacy L earning and the Design of Social Futures [C]. London: Rout ledge,2000.

[3]New London Group. S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 [J].

[4]陈映苹.从一次国际会议解读多远识读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5]葛俊丽,罗晓燕.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2010,(5).

[6]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7]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6(6):3-12.

[8]韦琴红.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2):28-32.

[9]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上一篇:县域城乡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化存在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试论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