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视角下民办高校新生角色转变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0 04:39:45

社会化视角下民办高校新生角色转变问题研究

摘 要: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办院校的学生所面临的培养方式、人文环境等方面,与公办院校相比存在着差异。利用长春市J学院由500名大学新生所组成的样本的调查资料,从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定位、学习环境的变化等方面,对民办高校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问题进行研究,对其现状概括为角色混淆、角色冲突与角色不清。并从中发现民办高校中的大学新生在角色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即自我认知能力欠缺、承受能力较差、社会化价值选择不良。同时,对大学新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途径进行积极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化 大学新生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62-02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而所谓预期社会化,就是个体在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化过程之前,不断明确的有关角色内容、角色规范、角色期望等内容的阶段,并且这种期望受到社会化结果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在实现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是为将来在社会上的角色扮演做准备的,这种学习的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由此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民办高校的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的现状怎样?他们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促进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的可行途径又有哪些?本文通过利用对长春市J学院大学新生的调查资料,来探讨民办高校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的现状与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增强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1 样本与资料

为了解民办高校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的基本情况,我们抽样调查了长春市J学院的大学新生。设计了《关于大一新生在校学习、生活等基本状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学习、人生发展规划、生活与消费、社会公德、情感五个方面。调查样本的选取,从J院每个专业中随机选取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涵盖了J院23个专业。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为了提高回收率和有效率,采取了一人负责一班级的方法,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并且进行了调查前的动员工作,最后问卷回收5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为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角色混淆

调查中我们发现:(1)大部分大学新生的依赖性很强,自主能力较差,缺乏自立意识,遇事推卸责任。究其原因在于大学新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给予太多的关照与帮助,从而导致部分大学新生自私、不顾他人感受的性格。(2)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发现,1%的同学与宿舍同学互不讲话,0.4%的同学与宿舍同学势同水火,2.8%的同学与宿舍同学关系时好时坏。在大学这个舞台中,将自己埋葬在自己的生活里,不善于交往,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期会导致自闭等心理疾病,不利于学习、生活。

从这些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不同于高中,当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之后,原本拥有的亲人照顾、朋辈群体的帮助等缺失,而刚入大学,新的关系网络尚未建立,原本的依赖性并无脱离,旧的生活观念、思维方式等并没有改变。

大学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地方,与高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活、时间等需要自己支配。在父母和亲朋等的关怀、帮助下,学习是第一要务,生活等方面不需要自己太多的考虑,主要承担着学生这一角色。大学生活需要学生的独立能力,需要承担着更多的角色,在承担的众多角色之中,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承担,从而导致了角色混淆。

2.2 自我定位不准确导致角色冲突

社会学视野下的角色冲突指的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的现象。

大学新生面临着由高中向大学转变的环境变化,周围的环境、个人所担负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一个长期适应的环境中,已经渐渐地融入区域的文化中,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会产生一种芥蒂,或产生文化震惊,部分大学新生处于一种迷茫或无所谓的状态。调查显示:51.2%的同学不清楚自己的状态;21.2%的同学感到目前的状态时颓废、消极。

对于大学新生出现角色冲突的情况,我们尝试做出如下解释: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许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学习、生活的态度也不一样。许多同学在以前的学校,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成绩。进入大学之后,缺乏理性思考和正确的价值观,依据原有的成绩,对自己进行定位,从而导致在过去的角色扮演与当前环境中的角色扮演之间,按照旧的角色规范,承担新的角色,不能改变原有的生活、学习、交往的模式,对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导致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不能建立相适应的角色规范,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发生冲突,导致角色期望出现偏差。

2.3 学习环境的变化导致角色不清

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新生需要培养独立意识。在大学这个舞台中,规划并支配自己的行动,告别依靠父母的生活方式。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一个理论人才,更重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具有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高达87.8%的同学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这87.8%的同学中部分同学仍然处在高中阶段,除了学习之外,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此外,有23.4%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抱有无所谓的态度;15%的同学认为不清楚现学专业与将来从事的工作是否有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J学院500名大学新生的小范围调查资料的分析,本文主要从社会化的视角对民办高校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的现状进行了粗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的确存在以往同类研究所指出的大学新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的角色混淆、角色冲突、角色不清的现象。且从中发现角色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自我认知能力欠缺、承受能力较差、社会化价值选择不良。我们以非结构访谈的方法对此问题随机访问了几名同学,可以认为:(1)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生理上趋于成熟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往往不成熟。由于大学生都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胜利者,所以他们通常自我感觉良好,常常以理想化的思维来对待社会、认识人生,在认识和评价自己上,常盲目自信、自我意识膨胀,这样对其以后与人交往、择业求职就埋下了危机。(2)由于当前大学生多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多数是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环境中成长,这就造成他们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自我期望值较高,同时,自律意识、自理能力较差;耐受力较低,关心他人意识欠缺,与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淡薄,这样当发生一些诸如个人与集体,个人和个人之间矛盾的时候,也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3)受社会世俗风气影响,有的大学生社会化价值选择不良,表现为成熟老练、圆滑世故,盲目追求金钱、过分热衷关系,其综合心理表现超越了大学生年龄阶段的行为标准。这样过度社会化会严重影响到其人际交往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真挚友爱及同学情意的获取,进而影响其对人生、人间真情的认识与感受。

研究结果在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的同时,对于实现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的途径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可以尝试开展互惠模式的小组工作。互惠模式小组的目标是一个互助的系统。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决议要由整个小组做出。小组也是个人和社会功能得到培育和协调的地方。个人必须通过一个健全并合适的群体生活,才能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为促进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采取互惠模式小组工作的介入是有必要的,针对不同的问题学生群体,组建针对性的小组,是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实现角色转变的可行途径之一。

(2)可以运用行为修正模式帮助大学新生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以此促进他们的角色转变。比如定期组织大学新生参加或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包括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观摩及参观访问等。同时,可以请一些社会名人或是杰出的校友做一些讲座,以帮助新生尽快培养角色转变意识。通过预期社会化的规范与调整,对他们的成长以及日后的适应社会、自我实现都是十分重要的。

(3)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研究样本规模已达中型调查类的要求(中型调查类样本规模一般在300―1000之间,本调查样本规模为500)。但是调查地点与院校比较单一,更缺少与公立院校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现状的对比研究。所以,在看待和分析不同院校类型大学新生角色转变情况的相关结果时,应注意到这一因素的可能影响。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许蕾.如何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29(29).

[3] 彭卓.如何引导大学新生适应高校环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6),4(2).

上一篇:武汉市停车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CG插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