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停车问题研究

时间:2022-02-08 05:10:33

武汉市停车问题研究

摘 要:从武汉市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停车难现象说起,利用已有数据和调查结果,提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停车设施不足和管理不善。然后提出了若干改善停车问题的方法,停车发展策略意见,以及提高现有停车设施的利用率和控制现有设施需求量的几点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停车 武汉 设施 改善 措施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88-02

1 停车难日益突出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地处长江中游,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电信于一体,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近年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引下,武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为着力点,区域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量随之增长。

特别是,当前武汉市处于城市化发展和机动车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交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1)建设两型社会及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与竞争战略把提升交通功能的要求摆在重要位置,经济快速增长为交通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历年建设积累了比较坚实的运输条件基础;(2)城市化和人口规模的扩展、交通需求的高速增长,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新的要求,机动化发展进一步加速,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出行方式结构优化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心区交通矛盾、内外交通衔接矛盾将更加突出。

在这种形式下,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使得原本供应不足的停车设施更加缺乏,停车问题日趋严重,泊车数量不足在市中心区内尤为突出,“停车难”已引起政府和市民的关注。目前,武汉市已进入小汽车高速增长期,家庭购车能力和购车欲望不断提高,未来武汉市机动车拥有量还将以更高的速度增长。若不采取措施,停车矛盾将日益严重,不仅不能适应城市机动化发展的要求,也会加剧城市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不平衡。

2 设施不足和管理不善

根据《2010年武汉市交通发展年报》:2009年武汉城区约有停车位28万个,停车面积840万平方米,其中以配建及院内停车为主,约占总停车位的83%。从分布上来看,停车位主要分布在汉口和武昌,占总量的88%。从武汉市车辆保有量来看,2009年机动车拥有量比去年增长了16.1%,但私家车增长了19.5%,为机动车平均增长率的1.2倍。根据《2010年武汉市交通发展年报》提供的分析,现阶段的停车问题主要是由于地铁、高架重点工程施工及房屋建设,减少了路边停车位的数量,此外,老城区早期建设的大部分社区都没有设置停车场,造成了停车资源的分布和使用不均。

武汉市停车问题主要缘于停车设施不足,而停车管理不完善更使得这一问题雪上加霜。武汉市多个产生大量需求的大型交通集散点,如机场、车站、旅游景点、主题广场、长途客运站等地点停车设施严重缺乏,大量机动车、运输车辆、出租车在路边违章停放、等候或来回寻找轮候停车位,干扰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引发交通秩序混乱问题,时常造成交通堵塞。大量道路成为人、货集散点,秩序混乱,排队拥挤现象严重。部分停车场(库)布局不合理以及车辆违章停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静态交通的秩序,进而影响了动态交通的环境,导致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增大。

从停车设施的使用特征看,全市站路停放点的日周转率比非占路社会停车场(库)日均周转率要高;市中心区停车场(库)周转率比非市中心区要高。

平衡泊车位的供与求是非常复杂的,因为过分提供车位,可能导致在非高峰时期停车场大量空置,造成资源的浪费。根据2008年的一项武汉市停车规划研究,其中的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的泊车位攻还是大于求,但是车主停车依然越来越困难。在城市中心地区提供充足的停车泊位会鼓励更多的市民使用私家车,而加重交通拥挤。但过度抑制停车位的供应,也可能导致交通拥挤,因为车辆在路上来回行驶以寻找停车泊位,还可能产生大量违例停车现象。因此应制订一个合理的停车场(库)发展策略,保持动静态交通的平衡。

另外,城市经济发展对市民的直接影响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出行的舒适度要求提高了很多,私家车的急速增长是这一观念的集中体现。加上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没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使得市民大多数通过购买私家车来改善自身的出行条件。但市民在购车时往往忽略掉了拥有私家车后可能面临的停车难题。市民的意识问题也使得停车管理更是难上加难。

3 停车问题的改善方法

解决停车难问题关键在政府,出路在产业化、市场化。要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政府应建立和完善三大体系:规划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技术体系。

规划体系:根据国外城市的成功经验,规划是基础,规划先行在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规划体系应包括:城市停车特点、供求关系、停车结构、配件标准、规划布局、建设计划及发展策略等方面。

政策法规体系:停车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规划成果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要实现规划的美好蓝图,关键要有系统政策法规的支持。停车政策法规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停车经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环境美化的战略高度综合考虑。至少应包括启动和培育市场的政策法规(如停车位权属政策、停车用地政策、停车场建设投资鼓励政策、停车价格政策、停车违章处罚政策等)和交通流量控制政策(路内停车政策、鼓励停车换乘政策、中心区停车政策等系列政策)。另外,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如何制定系统、全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如何建立与政策法规相适应的统一、协调、高效的综合管理协调机构,也应该进行专门的研究。

技术体系:停车技术体系至少应包括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涉及规范和产品体系。技术体系是政策得以实现的手段。由于城市土地开发程度都很高,因此研究发展节地、节能、环保的停车技术和其标准规范十分必要。另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方便驾驶者及时找到停车位置的停车信息系统,对于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停车资源也十分重要。

4 武汉停车发展详细战略

停车供应管理对策必须以武汉市城市发展目标和整体交通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贯彻交通需求管理的理念,以动静态交通协调和区域差别化为根本原则,保证城市停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的停车发展战略可总结成以下几点:

(1)从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角度分析,静态交通作为城市综合交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应该和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站了保持一致,即远期实现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系统。中心区停车泊位的低供给政策是有效调节私人小汽车使用的重要手段,以达到“以静制动”的目的,最终在城市中心区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客运系统,缓解中心区交通拥堵的难题。

(2)对居住区而言,停车位以满足车辆夜间停放为主,停车需求刚性较大,因此需积极扩大停车位供应;对商业区而言,要在满通需求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合理限制停车位供应。

(3)鼓励共享各种公共停车位,并且实施停车信息系统、灵活收费等等措施,以保证有效使用公共停车位。

(4)协调各区的街上和路边公共停车,通过管理和强制执行手段控制街上的无序停车,使路边停车有序化。

(5)大力倡导多方式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发展停车换乘,鼓励私家车利用轨道接驳和其他大量客运的公共交通出入模式,以扩展和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这将有助于解决中心区道路拥堵和停车位紧张等问题,促进多种交通方式的和谐共处。

(6)实施系统性的停车需求管理措施,以引导符合路网容量的小汽车使用水平,在空间基础上考虑公共交通政策的优先权。

(7)修改停车标准,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应用不同的标准,实现车辆需求与道路容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8)充分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来解决长期的停车问题,以管理停车资源和引导通往停车场的交通。

(9)调控停车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避免低效率使用设施。

(10)改善停车的强制执行,提高支持的体制措施力度。

(11)成立一个城市停车管理机构,并且发展长期的控制、监督、跟踪和规划。

5 具体措施建议

5.1 占路停车位的发展政策

目前武汉市合法的占路停车位约1.4万个,侵占有限的道路资源,削弱了道路建设投资的收益效率。因此,占路停车点的设置必须限制并逐步压缩到一个合理的数量,并制订相应的占路停车点设置的方案和违章车辆的处罚规定。

(1)根据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在市中心内有公交线路通行的道路,白天禁止路内停车。

(2)市中心以内所有主、次干道,以及市中心外机动车道数不超过4条的主、次干道,禁止涉及路内停车点。

(3)在设有社会公共停车场(库)服务半径300米的范围内,禁止设立路内停车点。

(4)根据交通流量的时间差,在晚间(20:00-7:00)住宅区、文体娱乐场所周边设置临时停车点。

(5)对路内违章停车实施强制拖车和高额罚款。

5.2 提高现有停车设施的利用率

(1)停车行业的收费政策:建议调节占路及非占路机动车的停车收费,是鼓励善用停车资源并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管理措施。一是停车收费要分时段,大幅提高占路停车点白天(8:00-20:00)的停车收费基价,高峰时段也应该比平峰时段高,并通过每一泊位设置一计时计价器,实行累进收费制,以提高泊位周转率。二是占路停车位收费可令停车需求转移到非占路停车设施。按照优地优价原则,临时停车费必须要有差价,即占路比非占路停车收费要高,繁华区比非繁华区收费要高,拉开内环线以内、市中心地区和内环线以外的停车收费差距。三是对公交枢纽点设置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库)与建筑物配件停车场(库)可按照其不同功能制定差别收费标准。

(2)政府建筑物及商业建筑物配件停车位的发展政策:政府建筑物及商业建筑物配件停车设施在办公时间以外的时间内一般是空置的。建议可在非办公时间开放作公共停车场(库),以相宜的价格吸引及容纳摩托车、私家车、小型客货车及轻型货车,以充分利用现有停车资源。

5.3 控制现有设施的需求量,鼓励“停车换乘”

为缓解武汉市中心的交通拥挤及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机动车进入中心城区的数量,宜在中心区内的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站等发展“停车换乘”系统,在内环线及三环线之间的公交枢纽设置一定规模的公共停车场(库),并采取相应的收费政策,鼓励停车转乘公交或轨道交通进入中心区,以使中心城区的交通流量得到控制,有效缓解内环线一杯的道路交通压力。停车系统的建设规划需配合公共交通发展政策,如开辟公交专用道,落实公交优先措施,缩短公交出行线路,提高转乘系数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交通的优势。轨道交通客运站及公交枢纽均是提供停车转乘的理想位置,因此应继续鼓励在这些位置增设停车转乘的设施。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2010年武汉市交通发展年报[R].2010,10.

[2] 武汉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报告[R].2009,5.

[3] 茂盛(亚洲)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武汉市停车规划研究报告[R].2009,6.

[4] 武汉交通工程学会.枢纽城市与和谐交通-第三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6.

上一篇:浅谈“能源文化” 下一篇:社会化视角下民办高校新生角色转变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