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的阶段性探析

时间:2022-09-08 05:39:30

素描教学的阶段性探析

作者:尚会平单位:河南省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线描无法代替素描

1.线描的程式化特点的局限性线描又指白描,线描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方式,是中国画的根本。我们从中国古代岩画或帛画上就看到中国画线的艺术美感,线条在中国画中地位无可动摇,伴随中国画的产生与发展。可是,“线描艺术的发展,在未独立成为一个画科之前,一直是作为工笔画的组成部分出现的”,这从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看出线描在工笔画中的运用。后经唐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的发展,有许多不设色的“白描”即线描作品出现,直到宋“李公麟之前,白描只是作为起稿使用的”。李公麟创立了白描画法,成为一代宗师。从李公麟的《五马图》及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等体会线描艺术的永恒魅力。伴随明清时期人物画的衰退,清代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十八描”的程式,这种程式是对线描的总结与归纳,但过于程式化的技法也造成明清很多绘画作品的概念化,使中国画脱离了现实生活。线描是传统经典,优秀的线描作品永远是后人学习的典范。然而线描是与传统的写生方式和造型观念分不开的,传统主要靠记忆的写生逐渐造成了线描艺术的程式化。今天的写生方式,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如服装材料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线描的程式化对于表现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已显出自身的局限性。

2.素描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我们今天推广的是西方素描造型训练,中国画专业的素描和其他绘画专业一样,还是要面对如何解决对象的空间、体积、结构等,我们通常所说“大素描”主要是说明素描不分什么光影素描、结构素描或其他类型的。“其实,素描本身是一套完善的工程,它有自己的规律。当我们把它作为绘画的基础来学习、来把握的时候,它就是一个丰富的市场,它有着巨大的资源。”素描的包容性很强,甚至包括线描,因为中国传统的线描绘画就是素描,这从李公麟等人的绘画作品可以体会到。素描的工具简单易行,但包含的因素却很多,因此素描的训练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使他们各取所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并挖掘各自的审美取向,进而启发专业创作。

素描教学的阶段性

从目前美术的总体教育情况看,素描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阶段性特点。高校中国画的素描教学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向,以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1.西方素描的影响目前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普遍接受的是较为统一的西方素描训练,大都与光影的关系密切,头脑中的素描理论也大都是“三大面,五大调子”等相关理论,专业指向性不够强。对学生影响最大就是光影素描,很多人从开始学画就是研究如何区分受光面或背光面等,将现实中的形象在二维空间转化为柔和三维效果,不断研究光线与对象的关系,这种影响很深。即使有许多学生后来开始转向结构素描,也会受光影因素的影响,有些人甚至把对象的结构机械化,把什么都用概念的直线描绘,不会灵活转变,与对象距离较大,塑造形象不够生动。西方素描大大提高了中国画专业学生的造型能力,但一些不利于中国画的因素也存在潜在的影响。

2.对中西画绘画传统的不断深入学习在中西绘画大融合的时代,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和学习,研究中国画的优秀经典,并冷静的思考它所处的时代与社会,体会当代的艺术发展,把握中国画的灵魂,既不能丢弃传统,也要从传统中走来。在进行西方素描训练中,中国画专业的学生会接触到许多西方优秀的造型艺术,在学习西方有理利因素时还要学会分析中西绘画的异同,敢于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遗产,毕竟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一种艺术,经常会从其他艺术中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中国画的学生要学会从西方优秀作品中发现让自己感动的因素,并根据中国画专业的特点学会改造、转化、借鉴到中国画中来,更好的促进中国画的继承和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中国画艺术的精髓和生命,守住中国画的命脉。

3.学会转变西式素描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要逐渐学会利用西方素描造型中的因素为中国画创作服务。要使素描训练有专业倾向性,利于将来的中国画创作。在素描训练中无论从观察方法到表现方法,都要学会压缩光影的影响,学会用线探索对象本质,把握形体与结构。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在素描训练中要学会发现线条,注重以线造型,充分表现结构关系。“线”是中国画的核心。“客观世界中并没有线。线是人的主观创造,是从客观对象中抽取出来的。”因此线是抽象的,是不存在的。中国画中的线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与中国传统的写生方式有较大关系,而我们今天的写生采用的是西方造型方式,西方造型方式注重写实和逼真。古今写生方式的不同以及材料的变化,表明素描中的线不同与国画中的线。在素描训练中强调以线造型,却不是线描,而是探索如何用线来表现对象的本质因素,线的形式在写生中也会多样化。

总之,素描写生对于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应强调与专业接轨,但却不能以线描来取代素描。近百年的历史也表明了西方写实素描的训练对中国画发展的作用,后人万不可因一时的困难就放弃素描或者回归古代。在中国画素描的教学中要逐步将不利于中国画创作的因素转变成可用的因素,这样才能更利于中国画的发展。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走写生的路线,在写生中不断的发现和探索,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中国画创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上一篇:素描教育的革新探讨 下一篇:非常规训练在教学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