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2 05:39:58

素描教学

素描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描;素描艺术;素描教学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素描一直是我国艺术教学与艺术学习的基础课程,虽然我国未形成自己的强大的素描完整教学体系,但目前国内学院对素描的重视与研究仍然是深入而全面的。关于这一点在近些年的全国性及专业性美术学院的展览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与艺术的进步,各大院校都对基础教学与素描研究及教学做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尽管我们四川文理学院无法拥有像专业性美术学院那样强大的师资力量与教学团队,也不具备专业性院校的完整的教学设施,但我们有必要在目前的形势下对基础教学(素描教学)做基本的认识与判断,这样不光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很好的把握与驾驭这门课程,同时对我院整体的素描教学与研究,以及深入地实施也会贡献一份帮助。以下我就具体谈谈素描与素描教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很难给素描下一个准确而明白的概念。因为素描的概念是随着我们的认识而发展的,不是说我们对它讲不清楚,而是人们对素描的理解与认知是伴随着艺术自身的发展而进步的,这种由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就是素描的发展变化史。因此我们更愿意说素描的问题就是艺术的问题。艺术发展变化了,素描自然会改变,换句话说,素描的改变与进步会从侧面印证艺术的发展,由此可以说素描的风格与画家的艺术风格都是统一与紧密联系的。就拿我国最早的由徐悲鸿先生引进的法国素描体系到五、六十年代学习苏联“契斯恰柯夫”的全因素素描体系,再到“八・五”后逐渐发展与走向多元的现代素描,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素描的变化与艺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同时素描的变化是在素描自身的前提下的发展的。几百年来,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地位和最方便的造型手段是毋庸置疑的,而视觉艺术又都涉及到造型(造形),造型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关系到表现水平的高低。无论是以客观手法对现实物象进行客观写实描绘的传统素描,还是在研究与尊重客观物象后对其进行某种主观色彩的描绘和表现的现代素描,都改变不了素描是对存在对象做出的最简洁与直接表现的这一基本事实。哪怕是我们对想象中的或意念中的符号与图像用素描进行抽象的表达时,都脱离不了一个大致的形象与黑白色彩。而这个基本的视觉形象与黑白色彩是构成素描艺术的本质要素,不管它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写实的还是抽象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我们今天重新讨论素描是缘于我们受到目前形势下艺术理念的影响而对素描造型与造型基本要素(如线条、形象、色彩、结构、空间等)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来作为前提的。在这个大的前提下,从过去的明暗(光影)素描、结构素描、线形素描、全因素素描,到现在的研究性素描、观念性素描、专业性素描等,素描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均是由我们的造型意识和造型观念而引起的,反映在视觉图像上就是素描内部造型要素――诸如线条、形象、空间、色彩等发生改变而已。(像目前国内出现的一些极具个性风格的研究性素描、观念性素描及专业性素描等作品只是从新的视觉形象上寻找和重建了新的绘画语言和绘画样式而已,并未脱离素描表现最本质和最简洁的形、色要素。)所以,目前我们要想深入而全面的了解素描,一方面得从客观上对艺术发展史、艺术现象与艺术规律做必要的了解与认知;另一方面又得从素描自身与造型规律、造型要素,像形、色、图像等一系列原理作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只有从这两个维度上共同下功夫,我们才能深刻地把握当下的素描艺术。其次,素描艺术与素描教学是两个概念,在本质上它们相互联系,不冲突,但有区别。正如西安美术学院前院长杨晓阳谈到的:“素描教学法研究的是素描艺术表现的手段问题,而素描艺术则是运用素描的表现手段进行创作后达到的完整的形式内容的综合效果,作为学院教学首先研究的是素描科学(这里的素描科学指,如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点、线、面等构成要素与构成规律等,笔者添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手段,而创作问题是艺术问题,对学生来讲是终生问题,课堂只能解决方法。学到的只是手段,而不是全部。”就目前一些院校学生素描好而创作差,我们认为那是个体意识与素描教学出现偏差的原因,是由个人并未全面理解与认知到素描的表现与素描语言的不足或误读所造成的,或者是因素描教学过于主观与偏激造成的,而非是素描与创作自身之间存在着不统一。何况艺术史上还没有那个大师出现素描好创作差,或创作好而素描差的问题,这就是说只要我们尽可能解决了素描艺术与素描教学的联系与不同时,较全面、客观与系统地给学生讲授、训练、示范、引导、启发后,尽量让学生从认识和观念上不要走向误区。具体到教学中,我们是以写生为主,还是以创作为主;长期作业还是短期作业;采取素描形式还是速写形式。这些只能根据学院与学生的整体水平与具体情况来适当的量化而定,没有绝对的要求与标准。譬如,科学的、系统的、长期的画素描是一种方法,主观的、抽象的、短期的画素描也是一种方法,二者不冲突也不矛盾。只是前者较为直接、明确、方便,更适合于低年级学生;而后者较为间接、抽象、复杂,并且要以了解前者为前提,较适合高年级或具有一定素描基础的学生。至于教师要安排那一种方法只能根据学生已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认识程度来考虑。

再者素描教学必须得遵循普遍存在的原理,即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从而做到素描教学有序、理性、完整、由客观到主观的发展路径。关于这个基本原理,传统素描教学体系做的比较完善,在今天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借鉴,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素描教学体系中所出现的比较模式化的、呆板的教学环节与素描观念,我们得按照今天的新理念做出相应调整与改变,以此来完善素描教学体系。这其中的“从客观到主观”既是我们认识素描的规律也是素描练习的规律。因为“客观”会保证我们科学而系统地了解与学习素描的基本要素,发展历史,写实造型方法,而“主观”使我们尽可能的发挥自身才能,深入和扩展、提炼和归纳素描表现能力,把个人的、抽象的理解与表现能力运用其中。具体而言我们应先简单后复杂,先具象后抽象地让学生了解与掌握,而不能盲目地为短期成绩搞些创作不是创作,写生不是写生,表现不是表现的素描教学。毕竟素描教学不等于素描艺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距离,我们教师自己得清晰地把握教学走向与进度。

同样执行力也是保证素描教学与素描成果的关键原因之一,再好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如果没有系统而具体的实施过程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学校所能提供的教学条件和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操作都要合上节拍。为了教学目的,课时、作业量、教学内容等,都可以给授课教师一定的自由度和调控能力。其实任何教学,任何新的体系与教学理念,都是以共同的规律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我们持有各种不同认识、不同理念、不同方法的教师都必须坚持而不能违背的教学原则。在这个大的原则下,教师的个人喜好与独特教学理念才能得以展开与实施,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走捷径,而是我们必须尊重艺术规律和真理的原因。所以,因材施教是有条件与有前提的,在认识到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自由的支配和更大范围的探讨素描与素描教学才是我们教师发挥自身才能和教学经验及教学理念的钻研方向和前进道路。最后,让我们重申一下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大忌――功利和浮躁习气。因为一旦教育和被教育者功利与浮躁起来,人的理性将会彻底丧失,而主观和盲目的教学必然会导致人的机械和死板。再说没有什么教学理念是绝对的,同样也没有什么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我们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在规律的约束下怎样让素描艺术与素描教学结合得更好、更理性、更客观,而二者之间的协调与自由度是体现素描教师个人智慧与教学能力的关键地方。

参考文献:

[1] 素描学习――经典解读之四[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 罗晓航,文川.素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素描教学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素描不仅可以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用来训练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艺术构思和创造。

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至19世纪中期,其艺术形式不断翻新。尤其是出现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主义、抽象主义、后现代艺术之后,其多元的形式令我们目不暇接。艺术永远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观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素描不仅可以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用来训练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艺术构思和创造。

一、素描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素描的多样性是在现代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观念下形成的,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素描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面对现代绘画的发展,美术教学的改革逐步深化,要求艺术与科学并列。进入现代社会,素描的多样性是在人的认识不断发现、不断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我们的素描教学应该是尊重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

现代艺术的历史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它与更古老的写实艺术一样已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同样,形式意向素描和写实素描是当代素描艺术两种基本形态,它们在艺术出发点上具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各专业院校根据所开设的专业特点把素描的教学方向分为了油画素描、国画素描、版画素描、结构素描、抽象素描等多个方向。然而,这种徒具针对性的画种划分,因缺少对绘画本质的概括和提炼,已失去提升造型基础的意义。由此看来,素描教学的

内容应更宽泛些,素描不仅是技巧与方法的训练,也应是思想与观念的培养。

二、素描教学是一种造型观念和思维方式

安格尔说,“除了色彩,素描包括了造型艺术的一切”,“素描中包括着艺术的尽善尽美”。素描既然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那就要具有一切造型艺术的一般规律、特征。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由艺术形式决定的,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不同的素描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侧重于“观念造型”。歌德说,“对于大多数画家来说,困惑他们的不是题材和内容而是围绕题材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才是他们终生的难题”。而这种表达方式就是素描教学所倡导的一种有感而发的、独具个人特色语言符号的表达方式。

现代素描教学摆脱了传统素描教学中“再现式造型”观念,摆脱了以往以“形准”和“结构比例”作为评判依据,将学生引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中。它强调个人视觉体验参与的重要性,在物我相融互为映射状态中,不断通过视觉去发现对象的形态和内在结构,将“以技入道”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理入道”的教学思想。

三、当代素描艺术的教学实践

素描是视觉的艺术,它不仅是思想的表达,也是一门技术。技术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该先有相应的思想观念作指导。选择工具材料是观念的问题,而熟悉工具材料就是技术性问题。在素描训练对“造型”的把握中,技术问题就摆到了眼前。对技术的探求会带来观念的变化,之所以现当代素描艺术分为写实素描和形式意向素描就是艺术观念发展的结果。

写实素描的绘画过程是一个模仿自然的过程,是它所再现的自然形象。而形式的诸元素,如点、线、面都是为描述、塑造和表现自然形象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是手段,内容是目的。而形式意向素描是一种艺术样式训练而非造型基础训练,它旨在使人们了解绘画中的抽象内容和特指,是一个感觉和构想形式结构的过程。因此,形式意向素描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

四、素描教学的具体问题就是技术和观念

由于阶段性不同、专业性质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导致素描训练针对性不同。首先,根据教学阶段、学生生理年龄和专业年龄阶段的不同,进行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以科学的方式正确引导,为将来艺术实践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其次,制定不同的课题训练,将素描艺术形式因素分解剥离开来,有针对性的分别训练,以强化对视觉形式要素的感受力。让学生多了解不同的造型艺术特点,了解多种造型艺术语言的经典与素描的关系。根据这些因素,可以看出形式意向素描其实是写实素描的一种升华,是思想观念的一种产物,是高年级学生对素描由习作转化为作品的必然结果,所以学生在初级阶段只有熟练掌握素描的技术表达方式,才能做到“心存目想,神领意造”,使“丘壑成于胸中,既悟发之于笔墨”,才能使意向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技术性”是素描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它包括看的方法,工具材料和理论知识的运用。“看”即是用“心”去看,“整体的看”与“比较的看”。在素描教学中如何引导,这既是观念问题也是技术性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就能将素描教学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的循序渐进,所以当代素描教学是教技术还是教艺术在教学实践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许江.基础的突围[J].当代学院艺术.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井士剑.素描—视觉与图象的心迹旅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素描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描教学思维观察方法整体性表现能力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我们无论进行几何体、头像训练还是石膏训练,无非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方法、造型能力、表现技巧、空间想象力、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遵循从简 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多阅读、观摩中外古今的艺术作品,提高审美意识和修养,并以此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素描课教学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素描课中思维的训练

通过素描训练不仅是打好学生的造型基础,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绘画的思维能力,从艺术教学角度看,绘画素质的培养比单一的绘画技术训练更为重要,这主要表现在脑与手之间的配合,缺少理性分析认识,观察与思维的脱节,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这是被动式的表现物象。要艺术地塑造自然物体,概括与深入地表现对象,这就需要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将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创造能力及良好素质从学生的潜能中挖掘出来,使之激活并加以培养,引导学生去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思维方式达而到教学目的。在指导学生作画的思维方式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使他们能较快地运用辨证的思维方式去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活动,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指导他们的绘画行为。多年的实践表明,要使学生打好素描造型基础,必须使他们明白勤于思索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能不断开发悟性。培养形象思维与联想能力,使他们掌握了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

2 观察方法的培养

作为绘画的基础训练,培养对自然物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识方法要比单纯重视表现技巧更为重要,即没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就无从谈所谓的表现技法,只有在正确认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当两着之间的关系达到统一时, 才能准确、生动地去表现对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素描因素分析法、移位组合教学法,能激活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即“四看”,是整体地看、立体地看、理解地看、比较地看。传统素描教学要求学生尽量用块面的方法去观察理解对象,其结果学生的画面形式也就跟着观察而变化了,让学生在思维上明确建立诸因素的基本关系,使之具备思维上的概括能力,接着我们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与已知基本概念相互联系,他们原有的思维意识空间也就开拓了。从而达到对物象深刻而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学生在观察上的主观能动性。物体“移位”、“组合”教学法是打破传统素描教学方法的新的教学尝试,要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又要有对比、变化 。传统的方法是摆好实物写生,这就比较的被动。因此,我采用随意摆置一组石膏几何模型或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和组合,组合成新的形体的练习能进一步加深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情趣,学生根据思维中形成的结构的意象,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强烈的情感。学生在对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的研究探索中,进行具有艺术情趣的体验,也培养他们规律的认识客观事物的习惯,对事物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

3 整体性的培养

整体性是画面表现的灵魂,是一种对全局的把握,不同的表现思想,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作画手法,有着不同的整体要求和不同的整体标准。这种对整体的要求和标准是对艺术规律的一种认同和理解,他要求作画者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按照某种整体的要求去整体地观察,整体地认识,整体地表现。其目的在于协调总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把重点部分与次要部分作出合理的安排,对虚与实作出合理的处理,对各种造型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整体的意义在于作画的过程得以合理的控制,还在于作画过程中对感觉作出合理的调整。素描中的整体表现是达到强化整体观念符合艺术规律的训练方法。它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程序,按着一定的方法步骤,必须从整体的思想观念去观察、认识、理解,才能从比较中发现它们的差别。它意味着作画的每一步骤、阶段、画面上的关系都有着有机的联系,存在着相对完整性。表现方法实质是作画者的观察感受与思维方式的“外化”,整体表现是“整体观察”的结果。在素描训练中以“三看九比”等解释整体观察。视觉审美贯穿于素描表现的始终,绘画的视觉美感,要进一步提高到绘画语言的感悟与自觉运用于围绕画面整体结构来进行。

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素描教学范文第4篇

素描本质是素描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核心问题。我们要从艺术创造的角度定位课程目标,在素描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体现单纯与典型、灵活与开放相结合的特点。教师要建立明确的单元阶段性研究课题,以目标式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各环节。素描教学改革要凸显素描的本质,从课程设置系统化层面调整教学思路,这样,素描教学才能真正实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

素描本质;艺术创造;素描教学

一、对素描本质的理解

素描中的“素”应取“简洁”“朴实”“本质”“直截了当”之意,“描”即“画”,素描就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如铅笔、炭笔、钢笔、毛笔等,配合各种纸张),用最朴素的手法(线条、明暗、虚实等),进行绘画的方式,隶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广义上,以单色进行绘画的造型方式,都可以称之为素描。狭义上,是通过对形体的研究和描绘,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用几何归纳的方法来认识自然万物的造型法则,从而使我们摆脱自然形态的表面描摹,既科学又艺术地掌握造型的能力。广义的素描概念列举了素描的所指范围,而狭义的素描则描述了所指的形成过程,即把素描看作一种技术过程或手段。但是,对素描的理解停留于此,我们还不能明白素描中有关造型的本质是什么,以及素描传达了怎样的艺术思维。素描应该是作画者认识事物的方式,或者说它应该是透过现象发掘“本质”的最直接表达方式,是对物象“关系”的揭示和作画者艺术思维的表达,而不是单纯的、孤立的,再现客观表象的造型手段与方法。我们应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去理解素描的本质。客观上,素描应更接近其所反映对象的存在本质,而这种存在本质具体体现为单个物象本身或不同物象之间的造型要素上的关系。或者说,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物象的“关系”,而不是其他;主观上,素描应直接体现作画者艺术思维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素描不是对物象简单、被动地描摹,而应是主动的,调动个人情感体验的艺术表达。所以,任何造型艺术,不管是平面的,还是三维甚至四维的(如影视),作为其创作者都应该具备这种基本功,能够整体观察、整体构思,运用恰当的造型语言创造视觉形象,表达创意。从这一点上,素描和一切造型艺术的目标是一致的,也正因为如此,素描才能成为我们学习各种造型艺术门类(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影像等)的基础。

二、从艺术创造的角度定位素描课程目标

艺术创造是个人独特的原发性创意过程以及创意思维的物化过程,它是一个从无到有,或从有到变,再到新的过程。一件艺术作品的成败标准就是看在多大程度上对客观物象做了符合审美目的的改变。设计领域的核心就是创意,设计的意图就是把美和实用完美结合。而在美术学领域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则会存在一些困扰,因为他们往往受自然物像牵制太多;因此我们的素描课程目标,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对学生内心意识的发掘,从艺术创造的角度,在知识性艺术规律的教授过程中不断强化和鼓励创意性思考,也只有这样,艺术的规律性知识和技巧才能真正转化为创造力。具体到课程中,教师需要强化对素描诸元素的精神感受分析,在素描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情感注入,用综合的精神感受指导学生对素描的学习。艺术创造是建立在素描课程内容的典型性和开放性基础之上的,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明白素描和艺术创造的关系,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来对待每一天的素描基础学习。素描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学效果、评判学习成绩的重要标准,具有统领教学各阶段的导向作用。从艺术创造的角度定位课程目标,实质上就是要求从素描基础教学阶段必须保持艺术思维的鲜活状态,从素描中自然生发出艺术创造的倾向。素描基础是要打下有生命的“活”基础,而并非僵化呆板的“死”基础。当然,艺术创造也并非强调完全脱离客观、纯粹乱编的自由;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深入观察客观对象,充分把握客观的基础上,对主观能动性的最大调动。

三、课程内容应具备的特征

素描要想达到理想的作用,除了要重点研究“怎么画”的问题外,对“画什么”问题的推敲也极为必要,它会直接影响素描训练的深度和广度。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体现单纯与典型的统一、灵活与开放的结合。

(一)单纯与典型的统一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最朴素、最单纯的元素,同时也应最典型,通过该物象能够窥见其他物象应有的造型规律。它针对的不是对客观对象孤立表面形态的描摹,而是把对象联系为一个整体,还原为最简单的元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要既简洁,而且鲜明。如几何形体训练中的方体、球体和椎体等,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这些经典形体和自然界的物体之间的联系,让其明白物体是如何由基本形变化而来的。对于几何形体的训练,课程内容对象并非越复杂越好,而应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最基本的形体来加以深入研究。只有那些最具代表性、能充分体现基本形体特征,又相对概括单纯,且与训练课题相符合的物象和经典摹本才更适合教学。因此面对素描研究对象,我们必须根据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加以筛选。

(二)灵活与开放的结合

多元的造型观念和审美理想必然要求素描课程内容要始终与造型艺术创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基础训练的评价指标要指向艺术创造思维拓展,用更开放的眼光去强化基础,更加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和直觉能力的培养。所以,素描基础课程内容应该是具有包容性和发散性的,它应该涵盖形体结构的认知、空间构成的思考和创意表现的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在获得基本的、必要的造型技能后,留出让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环节。在教学命题、材料运用、造型语言、造型思维上,尽可能地拓宽艺术创造的空间。如针对几何形体的素描训练中,拓展训练就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几何体练习不是完成从几何体到几何体绘画的过程,仅仅练习如何表现其形状、体面、空间透视、明暗等因素,而是要把它理解为一切物体的基本形,其中包含着塑造一切物体造型的基本规律,也同时包含着艺术创造的多种可能。我们可以通过对立方体的切挖,得到椅子、楼梯等新事物的造型,也可以通过对“椅子”等新形体的重组,构建新的空间;可以在表现材料手段上打破常规,水墨、拓印、撕纸拼贴等均可补充进来;形式要素上,明暗、质感、线条、结构、虚实等均可做出大胆尝试,可以以一种元素为主,也可以多种元素并存的方式进行探索。通过对最简单元素的研究,发现其内在规律,进而找到最本质、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表现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基本形体的表现、重组和解析来获得扎实的造型能力,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的课程内容才能真正地为所有造型艺术门类提供基础能力保证,由此才能演发出独具创造性、丰富性和个性化的造型艺术创造,而不是从描绘物象到物象描绘,仅仅练了手头上低层次的熟练。

四、在单门素描课程中确定阶段性研究课题

我们的日常素描课程本身就是按阶段进行的一系列课题训练的组合,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在单门素描课程中如何确定阶段性研究课题,如何用阶段性研究课题组织教学。在实际授课中,教师教学往往站在自己创作观念或审美认知经验上安排教学,个性化因素多,授课形式灵活,但同时教学效果的不稳定性也很明显,学生学习上往往会因为基础知识储备不足而不能很好地与教师产生互动,或因对学习任务认识上的不明确而表现为训练中的盲目性。诚然,美术学科自身特点决定了课堂上对感性思维的训练和需要教师一定程度上的个性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处于无序自发状态。阶段性课题要求同授一门课的教师课前充分研讨,确定并把握好该门课内部的若干教学单元内容,明确阶段性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其在整个素描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需把握好该门课内的所有知识要点,并做以归纳和梳理,根据大纲要求,修订相应的单元模块,建立明确的单元阶段性研究课题,让学生清楚每个单元课题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并围绕课题展开实践和研讨,能主动检查自己在学习训练情况及与课题目标的符合度问题。如在素描静物中,静物是课堂教学训练的载体,要通过静物课程训练学生用几何形体归纳的方法概括物象形体,强化对空间结构的分析能力,对质感、节奏、黑白等与情感相联系的综合造型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就可以按形体训练(形、体、结构)课题、画面构成(点、线、面、质感、黑白、节奏)课题及综合实验(材料、技法、想象)课题展开。单门素描课程中阶段性研究课题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我们需要以研究课题为主线,用课题规定授课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以围绕课题设计的训练为手段,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考核这一杠杆,最终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以目标式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各环节

单门素描课程的成功与否,要看阶段性课题的设计;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则要看目标式问题的设定。阶段性课题规定了单元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但这只是个计划,每节课的具体落实就要靠教师对单元课题目标的深入领会和研究后,分解、设计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性问题。提出问题,就是要找到教学的重点、难点,让较抽象的目标变成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由教师对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启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到最佳训练手段并加以解决,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还以训练形体的课题为例,关于形体准确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问题设定:如何做到形体准确?或者换句话说,什么原因导致了形不准?师生讨论,并由教师归纳结论:其一,先整体后局部,变繁为简,用长线把复杂形概括成简单形,突出大的特征,再分解为更具体的局部形;其二,充分理解所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由内而外地深入理解对象,把握内在结构与外在形体的联系;其三,注重比较观察法的运用,通过相互对比确定位置、比例等。通过训练发现误差依然太大,于是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误差产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经过讨论分析,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长度和角度。任何形满足了这两个因素的准确,就能够达到形的准确。长度意味着比例关系的到位,角度则意味着线条方向上的准确。任何形状都是由几根长短不同的线段按一定角度关系连接而成的。那么,针对长度、角度要素的简单形的训练,就可以达到形准的目标,从而把解决形不准的问题变得极为直观和精确了。所以,看似注重感性的素描教学,实则存在很多的理性规律可循,通过切中要害的问题逼迫学生思考,并围绕问题展开积极的实践,目标式问题的准确提出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利抓手和最佳途径。

六、结语

我们的素描课程设置和教学必须建立在对素描本质认识的基础之上,必须清醒地看到:素描的学习是一个反复的感性→理性→感性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自由与控制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没有感性的触发,画面再科学准确都只能是停滞在技术上的反复劳作,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难免产生懈怠;但离开必要的理性控制,任何强烈的感觉也都得不到很好地表达。以上几点是关乎素描课程设置与教学训练成效的有机统一体,我们要摒除“素描的目的就是再现客观真实”“素描的意义就是取得一个好的、细腻的画面效果”等这些狭隘的认识,把素描学习的重点放到对“内在关系”和“艺术思维”的研究、把握中来。

作者:商铁山 尹德辉 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尹德辉,张玉磊.素描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素描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素描基础教学 素描静物教学 教学单元

素描基础教学是造型艺术基础的基础,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型,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以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常将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列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教学。

1.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1透视法则的掌握。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成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整理。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1.2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在素描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结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1.3画面的有序组织。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在静物素描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此法,要求学生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2.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收到光影真实,具立体感的视觉效果。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光影与黑白意识,使学生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2.1光影与黑白意识。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的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2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2.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其次要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于遵循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3.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教师应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3.1质感表现。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模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3.2对比意识。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刺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取得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3艺术处理。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观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形的力度感、深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积极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以课题单元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注意探索与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参考文献:

[1]王伟.设计素描[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2]魏诗国.素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素描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素描教学;整体性;示范;对症下药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中学美术课的素描教学则显得愈为重要。这里是我的一些拙见,我认为学好素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素描应重视“整体性”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三大面、五大调”已经初步理解,但在作业中也反映出了几个问题:有些同学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总是一味死抠局部,因而造成局部之间相互关系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表现为:某一部分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的。教师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素描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与要求和教学目的有一个正确认识。

初学者在整体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最易犯的毛病是从局部入手,造成包括比例、结构、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少走弯路。素描画的是实物的本质,而并非一些表面的“浮云”,这就要求学生在作画时要反复观察比较。素描基础教学也是理解实物的过程。正如我们通常所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就是说,在画素描之前学生应当全面地去观察所画对象,不仅用眼,还要用心,只有观察细致、理解透彻,才能画得传神。学生要理解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虚实关系,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要想深入地刻画对象,必须要做到“知其所以然”,研究其内在结构关系。只有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我们的绘画技能才会提高。理解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思考、总结。理解的重要性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各阶段对目标、概念、程序认识上的模糊。怎样能做到“整体”?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进行素描思维训练。例如在作画之前,教师先教学生“眯”着眼,观察作画对象上、下、左、右构成的大致外形,通过目测找到大致的透视与比例,然后应用几何大外框、辅助线在画中确定物象的准确位置,培养学生对画面整体观察、整体布局的习惯。

二、示范要“对症下药”

素描训练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必须为学生示范画法。这里教师只是提供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却不是唯一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多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在指导学生作品的时候,老师要“留有余地”,不可更改得太多太细,否则学生将无法将绘画进行下去,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适度。临摹是素描绘画的第一步,也是一条快速提高成绩的捷径,它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更深层次地欣赏、读画。当看到令人热血沸腾而激动不已的杰作时,学生深感仅用目光观看不能够完全领会其中的精妙,只有通过临摹才可以更好地理解、领悟、掌握,从而可以促使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造型技巧,丰富素描表现力,增强学习效果。通过长时间临摹优秀作品,学生自然会领悟到一些作画的真谛。所以在教学时,我们不需太直白地告诉学生素描方法,只需告诉学生软硬铅的区别及绘制产生的效果,由学生自己根据个人绘画的内容及习惯去选择,放开手脚大胆捕捉和追求,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让学生在绘画中游刃有余。这也是适度培养学生“个性”的一个方法,这一点在绘画中非常重要。

素描教学范文第7篇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素描要求保持画面效果与实物形成的视觉一致性。在传统美术教学理念指引下,素描太过注重写生手法和基本功训练,反复强调光线明暗、组成比例以及体积大小等问题,过于注重表现对象的真实性。而现代素描在发展改革中植入与时俱进的全新理念,形成“现代素描”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其教学形式与艺术设计紧密结合,形成了与专业性质相符的基础学科特点。

二、教学方法

在素描教学方法上,传统素描和现代素描存在很大不同。传统素描教学常常给予学生简单的技术和技能训练,由教师在课堂中陈列静止的物体,并要求学生四周围观,被动地绘画。还时不时地改变摆设的物体,这样会导致学生内心真实感受的传达受挫,从而使学生创作作品中所呈现的个性特征消失。随着社会发展,素描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发展,现代素描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可以依据兴趣寻找自己喜欢的题材,使主观能动性在创作中发挥到极致。即使教师摆列实物,也要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彰显学生独特的个性以及价值。现代素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创作,而是主动活泼地创作,并与教师进行深入沟通,以达到思想和价值层面的交流。

三、素描训练角度

美术创作需要很好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训练在现代素描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传统的素描教学更加注重造型能力的训练。创意的素描以不同于以往的观念创作绘画,伴有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意素描训练呈现多样化,使学生更全面地认知素描造型,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造型及构成。因而,灵活独特的创意构思,在创作中传递出学生的个性思想,而所展现的画面形式更是与以往画面形式截然不同。

四、选用媒材与表现题材

与传统素描教学相比,现代素描更加独特,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其一,传统素描过于看重绘画技巧,而对媒材不够重视。现代素描教育弥补了这种不足,运用不同笔墨、颜料等新材料工具,在素描创作中大胆应用现代科技。其二,传统素描表现题材比较单一,而且表现道具以石膏为主,还有其他生活用品,如果蔬等,唯美的审美过于极端。在现代素描教学中,题材范围更加广泛,选择更多,基于此形成具有独特形式和审美价值的新道具。选择空间的扩大,表现题材的独特个性,给人全新的感受。

五、表现形式和手段

明暗调子是传统素描常见的表现形式,分析其规律变化和结构理解是传统素描中必不可少的课题。这就促使创作者使用明暗分层的技术手段,将客观实物的各个方面以及色感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现代素描的表现形式要求紧紧联系专业,采用准确简单的线条构建形体,创作中尽量不用明暗手段。线条表达准确且符合透视规律,因此,在比例方面要求更严格。在现代素描中,写生对象的照明采用自然光或者多光源而不是传统的打灯光。画面的视觉效果是传统素描的目标,它一般取决于传统素描的绘画特性,因此,明暗调子是传统素描重要的表现形式。以理解、剖析结构为目的,是满足现代素描的专业要求的需要,简单明了的线条是现代素描常用的表现手段。

六、空间理念和细节呈现

由于表现形式的不同,传统素描重视视觉效果的呈现,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是重要的画面效果的衡量准则。而现代素描画面效果重视结构的理解感悟,科学准确表达形体结构是现代素描画面效果的衡量准则之一。其与传统素描存在着差异:一方面,在空间和立体的表现上,现代素描更注重较强的三维空间立体感。现代素描习惯把物体看作透明的,可直观地把其全体结构表现出来,这需要对三维空间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在细节表现中,构建物象的联系是现代素描要表现的重点,它需要了解物象的形体构成以及部分间的组成形式。物象内在的本质特性是现代素描的重点,需要从现实形体中分析概括。虽然传统素描和现代素描都有其独特性,然而其真正的内涵还存在差异。

七、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多元化是时展的必然,与时俱进。素描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与时代相符的现代素描已不同于以往的素描,现代素描形成了独特形式和共有的内在规律。

素描教学范文第8篇

一、要对画面合理构图

构图形式影响画面效果,是画面的基础,也是学生在素描训练中的重要环节,但初学者往往忽略构图形式问题,在写生过程中常常先从局部某一点开始往周围推移着画,等到打完形才发现不是这大就是那小。因此培养学生对画面合理的构图能力十分重要,基本方法如下。

1.选好所画物体的位置,找好画面的重心。物体的位置受构图方式的影响,构图方式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画面重心,而画面的重心决定画面的稳定性。如在画一幅静物素描时,如果画面的主体物是个花瓶,那么花瓶的位置就不能太偏,否则画面就会有失重的感觉,但也不能绝对居中,否则画面就会显得很呆板。

2.掌握好物体在画面中的比例,当物体画得太大时画面就会显得很饱,相反画得太小时画面就会显得很空。

3.掌握好画面的疏密关系。一幅画要疏密得当,物体之间的距离不要均等,不要都挤到一起或是太稀疏,要疏密结合,以形成对比。

4.注意图形与背景的关系。背景是为图形服务的,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图形,但背景又是必不可少的,是构成画面的重要因素。在处理背景时要考虑图形的黑、白、强、弱,进一步刻划图形时还要注意图形的色调、轮廓与背景是否统一。图形与背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二、要从物体内在的形体结构去表现物体

结构是物体的本质,它决定着物体的形状和特征。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结构方式。我们经常为大师的素描作品惊叹,琢磨他们是怎样用极少的调子表现出物体丰富的体面变化的。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师们对自己描绘对象的内部结构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可见结构在素描教学中十分重要。

所以我们在描绘某一物体之前,首先要理解它内在的形体结构,善于把物体复杂的形简化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法国著名绘画大师塞尚认为,物体的形体结构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去理解,即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等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将物体简化为更概括的形。如在画头像时我们可以把头理解成圆球,颈部理解成圆柱,眼睛理解成半圆,嘴巴理解成半圆等,这样一来复杂的头部结构就简单多了。

同时在素描写生的起始阶段,比例也是结构造型的重要因素。因为如果基本比例不准,那么形体结构就会出问题,所以比例决定形体特征。这里的比例包括物象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和物象各个局部之间的比例。

三、在上调子时要控制好画面的黑、白、灰色调关系注意明暗的表现

画面的黑、白、灰色调的控制是素描较难的环节。很多学生一幅画画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就是因为色调与明暗控制不好,眼睛对细微色调的辨别能力不到位,不能观察和表现出描绘对象丰富的色阶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仔细观察描绘对象与光源所成的角度,以分析色调之间的差别。例如在画人头像时,如果光从头部的斜上方照射,那么面部结构中的底地面色调就会比侧面色调重,即鼻子底面,眼眶底面,下嘴唇底面,以及颧骨底面色调比侧面色调重。所以我们在运用色调表现对象时,只有不停地进行认真分析比较,客观地把握对象的色阶变化,才能使描绘对象变化丰富结构立体。通常处于暗部形的底面与背光的侧面色调是不好区分的,是学生处理色调的难点,因为通常天窗教室中光从斜上方照下来时,物体的底面与光源角度相反,为最暗面。

2.光源的强弱与来源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调变化。从外面照射进来的天光,在不同的时间会在物象上呈现不同的色阶变化,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到下午3点左右阳光比较强烈,物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色差大,明暗对比强,比较容易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色调变化比较明显,而早晚光线微弱,物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区别很小,明暗对比不明显。同一物体采用室外光与采用灯光,色调的明暗对比也是不一样的,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即灯光会产生比室外光强烈的明暗对比。

3.物体的固有色也是色调与明暗处理时需要考虑的环节。所谓固有色就是物体自身特有的颜色,例如人的头发、眉毛、眼睛都是黑色的,嘴唇是红紫色的,皮肤是肉色的。因此,我们在作画时就要考虑它们的轻重处理。我们前面提到过画斜上方来光的人物头像时,鼻子底面因为是与光源角度相反的面所以很暗,但它再暗,固有色也是肉色的,不能在画面中处理得比头发或眼睛还重,否则画面的色调就乱了。另外,物体的固有色重,质地粗糙,明暗对比就弱,而物体固有色浅,质地细腻,明暗对比就强。如头发是黑色,亮面暗面的色调差别不能太大,皮肤的颜色浅而且透明,明暗差别相对于头发、眉毛等就强一些。

4.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控制黑、白、灰色调的关系和明暗的变化。如果学生把画面越画越黑,则表明对色调的明暗对比规律掌握得不透彻。物体因光面与背光面而形成色调与明暗的强烈对比,作画时必须拉开它们之间的色阶距离,明确哪部分是暗调子,哪部分是亮调子,哪部分是灰调子。如果把灰调子和亮调子画得过重,使黑白灰不明确,又盲目加重暗调子,就会使得画面越画越黑。因此,必须既掌握好亮面与暗面的色调对比度,又掌握好暗面色调中暗与暗的对比度和亮与亮的对比度。

四、打破传统的重摹仿重技能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为了缓解学生在漫长的素描学习中的枯燥和乏味,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绘画思维的启发,使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内在精神的表现是绘画艺术不可缺少的,一幅好的作品要求的是“形神兼备”。这就要求不能完完全全照绘对象,必须体现自身对物象的理解,运用造型语言主动地处理画面。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要对画面进行主动创作和表现,而不是被动地照绘。

素描教学范文第9篇

研究、分析绘画对象的形体特征。刚开始画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急于下手表现,结果后来很多都画不下去,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坚持多看、多想,不断深化认识,力求敏锐、准确地观察入画。

养成规范作画习惯

很多学生一拿起笔就开始作画,没有养成规范的作画习惯,认为从哪里画都不要紧,结果画到一半才发现画不下去。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作画方法或者没有按照规范画法去画造成的。如果学生一旦养成坏的绘画习惯,再要纠正过来会非常困难。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规范作画习惯的好处。平时的素描步骤讲解内容既多又复杂,教师讲完后,学生往往难以概括,有的学生甚至不知所云,他们作画时就仍然按照自己的画法画。因此,素描步骤的教学需要教师讲一步,学生画一步。有些学生作画注重个体塑造而失去了整体,有些学生作画关注整体而失去细节,这些都走了极端。因此在素描练习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注意画面的构图(例如,如何组织画面,如何确定物体间的比例关系),不要急于把物体的细节画出,要追求大的空间体积关系。目前的素描考试都以明暗法来表现,正确处理好素描的五大调子是塑造物体体积感的关键。教师要让学生严格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绘画原则,养成规范的作画习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很多学生不太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只是一味地埋头苦练。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感觉枯燥,而纯粹的实践训练又会让学生失去耐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对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备良好专业修养的同时,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实践练习过程当中不断掺杂理论知识,使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很多教师在示范过程当中会不断给学生讲解画法,其实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平时要多向学生灌输绘画原理及技法,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空间意识,激发学生钻研、探究、创新的精神,给学生创造多看的条件、多练的机会和多思考的学习氛围,要形成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教学思路。

要求学生持之以恒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可能碰到过这种情况:学生刚开始作画的时候热情很高,新鲜感很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学生不能始终保持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表现画面。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找出毛病,并下定决心把它修改过来。教师应要求学生把画面与表现对象反复比较,哪里不像就修改哪里,一次修改不像,再修改一遍,直至完美为止。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描教学范文第10篇

改变思想观念和态度要使素描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作用,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教育主管单位都应改变原有的不适应学生长远发展的思想观念及态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提高对开设素描课程的重视程度,保证教学课时量和教学条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对素描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的,教师应予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利用激励评价,赏识教育等手段使他们爱上这门课程。同时,教师本身也应摒弃那种认为素描课不是专业课,在艺术设计领域没有地位的观念,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解答学生疑难的能力,重视和关注学生长远发展,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素描的教学中去,还要对素描教学作一些系统的、有意义的研究,逐步完善艺术设计专业中素描的多种功能。其次,在课程设置和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杜绝为了增加专业课时而减少甚至取缔素描课时的做法,避免给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现在难以预料的后遗症。总之,要认识到素描的重要性,做到使素描真正的能够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利。

改革课程开设模式,实行素描“终身制”教学

基础素描的教学实行阶段式教学模式,通常是第一学年开学集中上课,突击几周后学生的素描绘画用品便“束之高阁”,再也不摸了,这和素描学习循序渐进的方法完全相悖,素描技能的掌握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实行素描“终身制”的素描教学实际上是将素描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具体做法可以将素描开设的周期延长,每周开设几节课直至课程完全结束或者由专人负责培训、督促,要求学生定期上交素描作业,以便学生能够进行长期练习。这样学生素描学习不至于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持之以恒的学习,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1.合理利用多媒体

传统素描的教学多为画室教学,教师辅导,学生练习,这种学习模式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我们的同学来说,知识的严重缺乏,就需要我们寻找新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无疑是最合适的工具,素描课程中可以用少量的课时在多媒体教师上课,教师可以用图片展示,影音片段展示等多种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形象生动的引导学生,便于展示素描和以后课程的联系,通过观摩同学们可以更快更深刻的认识素描,同时丰富课堂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

(1)知识够用,理论清晰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素描教学强调知识够用,强化实践,教师往往含糊理论,对于一些理论一带而过,甚至用“自己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语句搪塞学生。素描学习虽然是要通过自己的练习才能提高技能,但是清晰的理论脉搏是实践的基础,学生自己清醒的认识透视原理、物体结构形态、质感、量感的表现等知识才能为动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基础过硬,创意植人

现阶段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素描教学陷入两个极端,一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高考式素描辅导班教学,另一种是进行设计素描的教学,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不符合实际。笔者认为应该把两者相结合,在注重素描基础学习的基础上植入创意。将创意教学真正纳入到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素描课程教学中的最终目的不是训练学生的高超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与现阶段高职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是相吻合的。创意是指创造或创新。创意造型训练是设计素描教学最高与最深层次的课程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发挥和创造的空间。例如,增加想象训练,通过某种事物的模拟切割,训练培养学生形态美学、想象和三维空间的基础能力,使学生能用简洁、纯粹的视觉语言进行表达。或给学生拟定一个题目,任其发挥,然后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创意。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成为设计素描课程的终极目标,学生在设计素描课上能够“异想天开”或“胡思乱想”,充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新的设计造型能力。创意素描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下面是我们教学实践中探出的一些手段:第一,安排学生对已有的图片或素材进行再创作,比如对图片进行打散、重组、夸张、变形等等;第二,通过材料的组合提炼来表达某个确定的创意主题;第三,通过设计素描的创作过程来探索新工具、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当然创意素描的方法和过程也是见仁见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象造型。意象不是反映客观事物,而是主观左右或变换物象的形态。中国民间剪纸就是一种意象造型,比如把侧面老虎也剪出两只眼等。另外让学生认识一些观念图形的创作方式,比如,重象图形、复象图形、残象图形、变象图形、字象图形等:理解创意的一些构思途径,比如形和形之间的联想、形和义之间的联想、义和义之间的联想、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联想等。通过设计素描的训练,学会观察、深刻感受领悟学习的目的,融入现代设计意识,提高设计能力。

3.多种评价、考核方法并存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考核方法和评价方法都是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出勤情况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着局限性,只注重学习态度和操作技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审美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开展多种评价方式和考核方法。评价以自己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自己评价能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对于素描的理解,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认识思维,进行自我的“领悟”;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他人评价既可增进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可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进行深刻的艺术反思。从而更好地进行素描训练。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了多种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可以评价别人的作品也可以推销自己的作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信心、鉴赏能力和美术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这种学生参与情况也纳人到评价体系中去,使评价更客观公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考核方式应在注重技能和学习态度的基础上融人创新能力的考核,可以教师命题,学生根据题目自己自行创作,教师根据基本技能和创意对学生作品进行考核。素描课程如何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无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怎样延伸发展,只有把基础学科搞好,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具备应有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意思,才能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习提供可靠的保证。

上一篇:思政元素范文 下一篇:工程经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