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课范文

时间:2023-03-07 21:07:35

素描基础课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计 绘画 素描 结构明暗 表面 材料 意向 联想

一、关于设计基础课

――素描教学的两种观点

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到底怎么上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素描是我们熟知的设计基础课之一。近几年设计基础课素描的教学出现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效果,但也出现了很多误区。就素描来说,出现了“设计素描”这一名词。那么他们是依据什么分类的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所谓“设计素描”这一名词的出现无非是相对于“绘画素描”而言的。目前有很多教材和资料都这样描述“绘画素描”和“设计素描”的区别:

绘画素描

设计素描

写实

写意(装饰)

客观

主观

立体

平面

具象

抽象

等。

这种划分是不确切的。我们可以看一下意大利画家莫迪格列安尼的素描作品《戴帽的男青年》,法国画家修拉的素描作品《冬天的广场》,法国画家塞尚的素描作品《静物》,法国画家马蒂斯的素描作品《女人像》,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素描作品《》……这些作品没有一张是写实、客观、立体、具象的,都是倾向于写意、主观、平面、抽象的。难道说这些伟大的作品都应该叫“设计素描”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艺术家都应该叫设计艺术家了,当代很多的前卫画家是否都在搞设计或是都在画设计油画呢?显然这是很荒谬的。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划分出油画素描,国画素描,环艺素描,平面设计素描……甚至有些教材说“设计素描”就是“结构素描”,这种说法就更片面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或承认过“设计素描”这一概念――不管是在绘画的起源地还是在它延伸到的世界的各个角落。

素描本来就不应该划分所谓的“绘画素描”和“设计素描”,绘画和设计的区别只在于表现的主题,作者的个性表达以及作品所传达的不同的视觉感受,而主题、个性表达、视觉感受等这样的一些要素是绘画和设计所共同拥有的,只是绘画所拥有的个性空间更大,而设计所拥有的个性空间相对较小而已,因为设计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制约。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很容易目前设计基础课存在的第一种观点:“传统绘画性素描”是设计的基础(唯写实基础论)。连“绘画性素描”这一概念的科学性都有待考证,这个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种观点:写实基础并不重要,完全抛弃写实绘画训练。这一观点是相对于第一种观点而言的,既然写实基础并不能培养设计能力,于是干脆就不要了。有一段时间,甚至是现在,在国外一些设计院校根本就没有写实绘画课程,许多设计专业的学生甚至从来就没有学习过写实绘画。写实绘画锻炼了造型能力,教会了学生整体观察的方法,还有一些必要的写生技巧和窍门。这些能力是作为一个设计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现在人们也注意到不具备写实绘画所需的特殊观察力和造型能力的设计师在能力方面还是有严重的缺陷的。也有少数著名的设计师就不回画画,但这些人是天才,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除了痛苦的获得这种能力,没有其他的办法。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没有谁会为建一个平房而打十层楼的地基,同样也没有谁为了设计飞机而花十年时间去描绘花卉。我们没有必要去弄清到底我们画的是不是“设计素描”,我们的任务是如何使我们的基础课变得对设计有用。设计是什么?设计就是在作者内心有感受的情况下,运用各种手段将这一感受再逐步实现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拥有再现客观事物的能力(这是不可缺少的),但不需要我们再现客观事物的结果,这种能力是必须的,但设计的目的并不是把客观事物再现到纸上。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足够的造型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细腻严谨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创造力。设计不是再现对象而是创造,没有创造就谈不上创意。没有创意就不可能做出好的作品。好的作品给人美的享受,而不好的作品则是一种视觉摧残。我们在感叹那些创意的巧妙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所以在具备了其他的这些能力的基础上,一切教学重点都应该围绕“创造”两个字。如果在短短的几周课里,我们试着去寻找某种学习方式,或得到一两次主动处理对象的经验,那么会比画出一两幅精美而好看的素描更有好处。作品的结果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有创造,我们也认为是好的。

二、设计基础课教学应重在培养

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力

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足够的造型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细腻严谨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创造力。为了能够获得这些设计专业不可缺少的能力,可以尝试一下几个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结构分析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知觉的,它是客观的存在的,是理性的,分析的结果。分析结构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结构分析通过两种手段进行:

1、多角度的观察与研究

客观物体是处于三维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视点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必须多角度的观察与研究以便于我们形成对这个物体更明晰稳固的视觉概念,用于我们的设计中。

2、多层面的剖析于拆卸

人会很自然的习惯只看对象的外表,但仅仅限于外表是不够的。有很多的物体的内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有特征,更富本质。比如桔子和番茄,从外表上看它们的区别可能不大,但它们的内在区别却很明显。只有透彻的理解内部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的体现外部行形态。因此,在结构分析时强调深入对象的内部,要画看得见的也要通过想象和理解去画那些看不见的部分。

第二阶段:明暗研究

因为有了光线,物体才会呈现出明和暗,明暗研究不仅仅是原来意义上的明暗画法。在培养我们造型能力的同时,还将明暗,黑白等概念引入我们的思维中,这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语言。这里的明暗研究不仅仅是描摹物体的表面的光影变化,更重要的是研究黑白之间的联系,以及怎样分布黑白更有助于达到画面的美感。

第三阶段:表面刻画

所谓质感就是材料材质表面肌理构成的。构成物体美感的除了造型,色彩等因素外,物体表面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也是构成美感的重要方面。物体表面美感与其他的视觉美感相比,有不同之处: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是触觉上的,也就是通过物体表面材质可以判断出它的触觉感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现实中的材质是多种多样的,给予人的感受也是特殊的,比如:软硬,干湿,光滑,毛糙等等。这些表面材质的体验可作为实际和描绘时的参考。

第四阶段:多种材料的尝试应用

多种材料的运用表现不同的效果本身就是一种创意,各种材料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与肌理效果,了解和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使用到设计中去。拼贴,水墨,布,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被我们使用,对我们的思维的扩充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第五阶段:意向表达

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程。一般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良好的具象造型能力的同时对抽象形态知之甚少。如果从具象直接进入抽象学生可能觉得无所适从。那么我们就从具象开始,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发现抽象。当我们观察对象时,透过物体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而成。这些最小的单位本身就包括着“抽象形态”暗示,有些形象是我们熟悉得都不想看一眼的,但如果我们只是去观察它的起伏和结构,就会得到一个具备抽象造型因素的“新”形象。

再进一步,我们会发现既然这些物体都是由小单位组成,那它们是不是有被解体与重新组合的可能呢?这就是对物体的解构与重构。接下来就是对物体的简化和抽离。将自然的形态进行概括与简化将抽离出最能表述自己愿望的非自然形,按结构秩序进行组织安排。

意向表达有两个基本方式:

1、线条意向

线条在自然物象中并不实际存在,它是对自然物象进行艺术表达的一种概括形式线条本身的形式就可以表现不同的性质特征,如:细线给人敏锐,锋利的感觉,粗线则给人以力量,坚实,质朴的感觉。规律性的线条排列代表着秩序化,工业化,有冷酷无情的感觉,随意而无序的线条体现人情味和复杂的情感,给人以联想与回味。

2、平面意向

在从具象走向抽象的第一步谈到解构与重构,当我们的视距处于微距时,观察到的局部和细节比例,结构已完全不同于原有物象,某些成分已从原有的意义中解体出来,通过联想而独具意义。如:艺术家能从陈旧斑驳的墙面获得高山流水的意境启迪。这就说明了观测方法和主观联想能将原有的具象意义抽去,并且注入新的内涵。新形象与原有形象完全不同,却保留了原有物象的暗示。

第六阶段:联想

联想是创意的关键,是形成设计思维的基础。联想是指由A事物想到B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可以开拓思维,打开创意思维的通道,使无形的思维想象向有形的图形转化,并创造出新形象。依照图形创意的思维特点,将联想划分为五种:

1、虚实联想

设计主题思想的许多概念通常是虚的,但它却与看得见的形体有关。比如“和平”这个概念是虚的,而“鸽子”和“橄榄树”则是实的;战争这个“概念”是虚的,而“枪炮”,“士兵”,“硝烟”则是实的,这种例子很多。很多主题性公益广告都是用这样一些实的形象来表达一些虚的主题。如:环境问题,战争和平问题,发展的问题。这就是虚实联想。

2、接近联想

在接近的时间或空间发生过两件以上的事情,可以形成接近联想。如:当我们想起甲的时候可能想起乙,想起布什的时候很容易想起本 拉登或萨达姆这些有关的人。看到闪电可能想起雷鸣,看到柳树想起春天或鸟鸣,看到江河想起船舶。

3、类似联想

这一点是联想里面最普遍的一种。有些事物在外形上或内容上有相似的特点,类似联想也是设计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联想方式,往往能够受到较好的效果。

4、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指事物在外形上或内容上正好相反,我们想起这一事物就会想到于之相反的另一个事物,如:白天和黑夜,大与小,甜与苦,哭与笑等等。

5、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即指有些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我们想起原因就会联想到结果,或想到结果就会想到原因。如: 想到森林砍伐就会想到环境恶化等。

这些训练的方式可以帮我们获得设计专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至少可以使我们向设计更迈进一步,使我们的设计基础课变得对设计更有用。

参考资料

[1] 吴天麟设计素描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8ISBN7-81053-801-2

[2] 黄作林李育设计素描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8 ISBN 7-5624-2620-1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素描;绘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64-02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的必修课程,它对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有着重大的作用。但在当前的中职美术教学中却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是美术不是中考科目,教学时间少,在学生眼中是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科目;另一方面素描课是技巧性较强的课程,相对来说较枯燥,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灵活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删繁就简,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要想学生积极参与,就必须培养其自信心。如,教学生学习一组静物写生时,教师可尝试挂出有关此大师的作品或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边让学生欣赏边进行分析讲解,这样既扩大了学生视野,又了解了素描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大师塞尚的作品,主要是强调任何形体都是由几何形组成的。再对照一下静物,教师用连线的方法,将静物分解成几个几何形,这样学生就觉得简单,从而达到树立学生信心的目的。

2.借助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通过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摆脱素描枯燥的困境。如利用因特网下载一些名家的生平事迹或重要作品展示给学生学习;或者利用听觉媒体,在绘画的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柔的名曲。如:在课堂讲学中穿插钢琴曲、小提琴曲等来活跃课堂,渲染气氛,让学生在轻快舒缓的旋律中画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共通性,画画也需要节奏,也需要旋律,以此提高兴趣。

3.参与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摆设好一组静物或头像,然后学生按教师所摆设好的造型画出来。如果反过来让学生自己去摆台、造型,化被动为主动,教师在一边看并做一些提示,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增强了。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从比较中掌握知识重点

(1)强调整体性观察。可通过摆台的静物的观察,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可抓住两个方面:①比例:单独物体的比例或局部的比例,还有整体的比例。②透视:多角度物体透视的变化。

(2)突出空间层次色彩的明暗变化。用同一组的作品来比较分析空间层次色彩的明暗变化在素描中的重要性,强调以下三个方面:①光线强弱:光线强弱作用于物体后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明暗。②光线的角度:光源的角度不同,明暗位置的变化。③物体表面色彩:不同颜色表面,也能产生不同的色彩明暗变化。

2.在充分理解中构建画面

大部分学生学素描时,没有做好这一步,从而导致画面上各部分表现不充分,结构不清楚,比例也不准确,从而整个画面处于混乱和矛盾之中。还有物体的基本形状和前后关系模糊不清以及物体色彩明暗区别不明显。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对所要描绘的物体没有充分地加以理解的结果。在教学时,可以就某一学生的作品为例进行详细的评讲,让学生动手修改,从而强调充分理解所要描绘的物体的重要性。

3.在针对性示范中解决难点

学生学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理论上的东西和实际看到的东西不知道应该如何整合,如何表现出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瓶颈,学生不知道绘画过程的先后快慢。此时,就很需要教师作一个完整的示范过程。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绘画功底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教学教法・如何上好中职素描基础课4.在整体塑造中把握作品灵魂

这是学习素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完整塑造时,应强调从色彩最深的地方入手,进行整体描绘后再层层深入调整。有的教师让学生分阶段练习素描,先画一个物体,再画一个物体,最后再加上背景。可作品却是由一个个不相干的物体所组成,无法表现出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有的教师让学生抓住物体的每个细部精心刻画而放弃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往往使得学生的作业中每个物体都画得很好,而整幅画却不好,这是因为没有主次关联,没有虚实效果。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学生的绘画作品没有顾全大局、强调主次的结果,也是由于没有意识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每幅画都有一个表达作品意图的中心思想,也是这幅画的灵魂所在。失去了灵魂,作品就只剩下空的外壳,谈不上生命力。

5.在动手修改中完善作品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3篇

1.1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对素描基础课程的重视

素描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功而设置的。由于现有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当中,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及重视程度不够,素描类的基础课程的地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课时长度缩短,课程内容减少,美术教育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所谓个性的培养。形成自我的美术风格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美术素养作为基础,不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无法通过素描的手法将所想表达的东西流畅表达,那么所谓的风格也只是空谈。

1.2教学内容片面,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对于美术学生的教育,应以基本的美术理论作为基础,将理论与实际的美术技巧相结合。然而在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当中,由于学习时间短,职业教育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于美术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进行大量实际操作。这样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但在空间想象力、创新能力上将会极度缺乏。学生的发展也将仅仅停留在将事物如实地表达出来,综合能力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1.3教师与学生专业素质存在差异,教学效果欠佳

教师与学生是美术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专业素质对于美术教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其基本都是从专业美术学院毕业,其接受的都是传统的美术教育。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在于,虽然教师自身的技能较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将专业的知识完整的传达,或者说接受传统教育的教师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学生是一个疑问。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在文化成绩上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完整掌握所传达的理念也因人而异。

2高职美术教育素描课教改探索

2.1提升素描基础课在美术教育体系的地位

创新能力、自我风格的形成,不是凭空而形成的,它是在熟练掌握美术的基本技巧、丰富的理论知识与长期的美术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因此,对于高职美术教育而言,应将素描基础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提升其在美术教育体系当中的地位。一方面,在课程安排上,应给予素描基础课程足够的时长,并开发多类型多主题的素描课程,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素描基本功;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对素描予以重视,帮助其理解素描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培养脚踏实地的学习习惯,杜绝好高骛远的心态。

2.2根据学生情况开发循序渐进式教育模式

素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基础性、技巧性以及创新性教育三个阶段。其中基础性教育是指对于学生基本的美术理论、正确的美术操作技巧的培养。技巧性教育则是在基础性教育的基础上,将众多的基础融入现实的绘画中,学会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美术的思维习惯。创新性教育则是美术教育的较高阶段,需要学生从单纯的模仿、如实反应事物中提升到创造上来,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正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文化素质上并不占优。因此,在素描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将基础性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技巧性其次,创新性比例最小。这是针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的合理分配,也是因为创新性教育现阶段是一个启蒙的过程,最终能否形成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2.3丰富教学形式与方法

在高职美术教育当中,除了将素描基础教育课程的地位提升及教育模式创新外,素描基础课程本身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对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适当的革新。一方面,丰富课堂形式与内容。传统的素描教学以应试为主,学生对应试所要掌握的技巧及内容进行反复的训练。这大大降低了素描基础教育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可以增加课堂的开放性,改变课程的时间、地点及素描的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另一方面,丰富素描表现的材料及描绘对象也是素描教育改革的可行之道。根据工具的不同,可以进行铅笔、碳笔、粉笔,甚至综合材料拼贴等不同材料的尝试;根据描绘对象的不同,也可分为静态与动态的,户内与户外的多种描绘对象。素描在高职美术教育体系当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其课程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美术水平的高低。因此,要将其摆在关键的位置。与此同时,在素描基础课程教改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与高职院校的特点相结合,充分考虑教师、学生能力差异,考虑素描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改进,这样才能实现教改的真正目的。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美术;素描;教学方法

素描作为美术课程的基础内容,在中职美术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吸引力,引导学生进入更加专业的学习领域,成为近年来中职素描基础课程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只有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目标,生发斗志

有教育家说过,没有情感升温的知识是十分容易被遗忘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部分中职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教师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为首要目标。由于美术素描课堂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情绪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自信、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不断的收获中获得课堂表现的满足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多多沟通,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还可以通过作业点评等环节积极鼓励学生,为学生描绘未来的职业蓝图,使其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发展良好的往届学生的事例,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确保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放飞思想,营造气氛

兴趣是学习一切内容的催化剂,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整个素描课堂充满活力。素描是美术的基础课程,相比其他内容而言较为枯燥。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彩泥这一材料。素描写生的对象往往是一个客观的物体,学生对于物体形态结构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辨析能力,这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彩泥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让学生用彩泥做雕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培养素描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形体,理性地分析形体结构,更清楚地了解形体解剖,从而建立更加牢固的结构观念,这对于工艺专业的艺术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教师可以将临摹与写生融入素描教学。写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最佳途径,但是大量且不间断的写生很容易让学生陷入了审美疲劳。教师可以将写生和临摹结合在一起,为素描课堂增添趣味。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说过,他的第一位美术教师不是什么大师,而是《芥子园画谱》。由此可见,临摹是有效锻炼学生艺术能力的方法之一,学生通过临摹前人的作品能够有效收获更多的艺术知识,使视野更加开阔。

三、个性指导学习内容,设置多样的教学重点

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就业,但仍有少数希望参加高考。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开展不同侧重的教学工作。对于那些选择参加工作的学生,教师在素描课程中必须进行设计性的训练。因为在工艺行业与设计行业中,拓展性的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选择参加高考的学生,教师要更加注重这些学生写实的功底。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知识与未来的生活有十分紧密的关系,针对性和目的性都很强,自然更愿意接受。当然,学生对于未来选择的认知也是不同的,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了解学生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希望,更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提高,使其能够有效地掌握美术知识,利用珍贵的课堂时间学以致用。除此之外,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适合他们水平的学习内容,让基础不牢的学生稳扎稳打,夯实素描基础;让缺乏创意的学生多接触新奇事物,进行有效的加工整理,将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素材充分应用于素描。

结语

中职美术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堂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其专业技能。当然,不论是何种发展方向,素描依旧是最为基础的美术课程,教师必须加强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改革

工业设计专业相关课程及教学工作发生了较多变化,部分激进思想观念认为素描课可有可无,应大幅度缩减或予以取消。针对各类问题,人们需要做好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的重新审视及定位工作,结合新时期特点、专业发展形势及需求对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对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特殊性进行更多考虑,减少教学工作方向性错误,对优秀的部分予以保留,删除存在问题的内容,最终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中的错误认识

(一)对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存在片面理解,仅将其与结构素描画上等号

部分高校对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存在错误理解,认为结构素描便是其全部内容,因此经常缩减素描基础课的课时,导致教师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全部有价值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并且仅能通过结构素描集中讲解的方式对部分美术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教学,对透视、结构一类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对素描基础知识了解得并不全面,对单体结构素描过于关注,对空间光影关系方面的内容有所忽视,造成学生无法对形体质感产生更多了解,空间意识缺失等问题。

(二)以手绘表达课程替代素描课程

部分人认为工业设计专业需要取消素描基础课,通过手绘表达对其进行替代,此类人群受到国外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发现国外许多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并未开设素描课,学生可借助手绘表现能力将自己的设计意图传递给他人,并且这些人认为单独设置此门课程对教学资源、时间、师生精力等造成了浪费,应该将素描基础课完全融入到手绘表现、快速表达的相关课程。但是上述方法及观点进入了一个极端,其未能对形式美感、画面审美感的培养工作产生应有的重视,仅注重沟通方面的功能,对表现方面有所忽视,导致教学模式功利主义过重,相关课程沦为单一的工具课程,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三)以计算机辅助表现的方式替代传统素描及手绘表达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在各个领域中有了更多的应用,工业设计专业同样如此。电脑效果较手绘效果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其能够对设计工作中的细节进行真实客观的反映,使客户能够对设计人员的意图及思想进行直观理解,因此部分设计人员开始盲目崇拜计算机技术,对原有手绘表现技能不再看重,结果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及学生素质的提升产生一定阻碍。

二、素描基础课教学改革措施

(一)对结构素描之外的明暗、光影教学提高重视

针对部分高校对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存在错误理解,认为结构素描便是其全部内容的问题,校方及教师需要对错误观念进行摒弃,对明暗、光影方面的教学工作进行考虑,在教授学生结构、比例、产品外形等方面的绘制方法之外,还需要将光影、明暗表现技法传授给学生。部分高校已经取消素描基础课中光影、明暗表现技法的教学内容,导致很多学生在后续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例如,产品快速表达相关课程中,学生不能对色粉表现质感方面的内容进行掌握和了解,无法更好地通过马克笔对体积进行渲染,应用3D软件进行建模时,未能对光源调节、灯光调节方面的工作产生正确认识,无法对材质进行合理运用等。基于此,教师需要对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对光影、明暗一类的要素进行更多关注,在完全掌握产品外形轮廓、基本结构、某种光线环境条件下的质感、明暗之后,更好地完成设计工作。根据物体不同位置明暗反差,人们能够对物体空间关系进行准确判断,若未能对明度、质感变化等方面差异进行表达,不能根据光线角度的不同进行表达,物体空间及结构关系的视觉判断工作将会陷入困境,教师需要对学生此方面设计专业素养进行培养,强调光影、明暗方面的表现技法,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避免学生通过课后美术辅导班的形式弥补此方面的知识漏洞。教学改革工作的本意是为了节省教师和学生时间、精力的浪费,但是若需要通过重新补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反而造成了学生时间、精力的浪费,并且使学生承受更多经济压力。

(二)对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提高重视

针对以手绘表达课程替代素描课程的问题,校方和教师需要对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提高重视,在避免将工业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与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工作画上等号的同时也不能彻底忽视形式美感、画面审美感方面的教学工作,避免教学工作走入另一种极端。具体来讲,教师需要避免完全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进行教学,在发挥草图沟通、呈现功能的同时,需要对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进行考虑,避免出现仅要求呈现,不要求表现,仅要求沟通不要求表达的功利主义问题,避免素描彻底沦为一种工具。校方及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对国外的一些先进教学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时,需要对我国特有的国情及实际情况等进行考虑:很多国外学生从小便接受正规美术教育及启蒙,且已经具备相应的徒手绘画表现能力及审美素养;国外工业设计专业有很多开设于艺术学院及设计学院,学生为具有较强绘画技能的艺术生。针对上述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我国各大高校需要考虑本国客观实际,在美术启蒙教育有所缺失的情况下不应取消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此外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大多开设于理工学院,学生绘画技能不强,若想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进行更好的培养,教师便需要夯实学生手绘基础性技能,对此方面的教学工作提高重视。

(三)对素描基础课教学进行高要求、高标准,对画面、虚实、线条等方面问题产生更多关注

在计算机技术高度普及的今时今日,教师仍不能降低对素描基础课的要求和考评标准,并且需要对画面层次、虚实合理、线条流畅等方面问题产生更多重视。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对物体大概比例、轮廓、结构细节等方面的绘制技巧进行教学,同时还需要学生对明暗层次、画面虚实关系、线条流畅性等进行注意,在发挥素描视觉化交流功能的同时,需要提高对学生的要求,通过提升形式感的方式使人们对设计产生更多正确理解,使服务对象更完整地接受信息,对具有较高美感的设计表达视觉信息产生更多喜爱,促进工业设计中技术、艺术两方面融合,加强对学生技能、美感的两方面教学及培养,为学生今后工业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多帮助。

(四)对素描基础课进行理性审视,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调整

为了提高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教师需要为教学模式赋予更多特色,对以往的素描基础课进行适当调整和改革,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教学工作由纯美术向设计的方向过渡。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突破原有创意形态素描的现实形式,对创意形态素描进行扩展,对表意、表现性方面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造型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各类手法进行灵活应用,提高其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设计和素描间的联系。在重点培养学生空间感、质量感、立体感、色彩、明暗等方面之后,教师还可以对形体构成材料可触感、可视感等方面的机理形体关系进行讲解,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掌握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为日后工业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促进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结全文,为了提高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水平,需要对素描基础课教学改革工作进行重新审视,理性对待素描基础课教学工作中的各项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保留或适当删减。过去的素描基础课改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工业设计专业教师需要对其中的错误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为素描基础课修复重建、改革等方面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洪泽,李博.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的改革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14,29(5):453-455.

[2]吴志坚.论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33):134-135.

[3]丁梦寒.论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0):387,84.

[4]尹虎.突破传统模式践行学科融合--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素描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学园,2013(33):42-43.

[5]杨辉.工业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包装工业,2012(18):69-70.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艺术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段深化,艺术设计专业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大大增加。因此,从教育规模到对艺术设计观念的理解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设计”这一概念也从最初的“美术”中分离出来了。在教学模式上也有了属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与此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了另一种危机的存在,除了几所专业美术设计院校外,大部分考生美术基础较差,学画的时间不长,也有的考生是改考美术或设计的,在很短的时间内,稍加美术训练就开始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考之旅。因此,如何对待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一些专家认为,艺术设计不同于绘画专业,可以不要求有“超标准”的造型能力,应该减少现有的“基础课”的学时,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研究专业设计问题。然而在综合院校里的艺术设计专业,面对“先天不足”的学生,基础教育的缩水,不但不能使学生“专业化”,相反使本来就较弱的造型能力退化。在今天,如果我们还一味地追随绘画的基础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合时宜的,这一点我们都十分清楚,但使基础教学缩水也不能说是正确的举动。那么如何对待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呢?这是我们应该全面思考的问题。

一、基础课的概念与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上,只要谈到基础课,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素描”“色彩”,的确,这是最典型的“基础课”。然而,现代的观念告诉我们,基础课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除了对基本造型能力的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艺术素质的培养。因此,应该从多方面让学生接受良好的艺术基础教育。比如素描课可以做多方面的造型训练,在美国的麻省艺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素描课程里,除了一般的静物、肖像、人体之外,还包括元素素描、用素描来思考、素描的材料与应用、素描与绘画、透视制图、体积素描、用色彩素描、具象与抽象的联系、概念素描、结构素描、从再现到表现、隐喻的素描等,这些内容拓展了原有的纯艺术范围,既训练了造型方法,也增加了很多训练视觉感知和视觉思维的内容。当然,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教学模式,但适当借鉴和参考还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基础课的问题。基础课不仅仅是造型上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是整个艺术设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从广义上可以这样定义:创作课之前的课程都可以称为“基础课”。进一步还可以把基础部分分为绘画(造型)基础和专业基础。绘画基础课主要是解决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课程,是从绘画专业那里延续过来的,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静物、人物、风景等造型训练,掌握基本的造型能力,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走向专业、走向成熟。专业基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造型能力,进入专业之后与所选择的专业相关的基础训练。比如,平面方面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形设计、图案设计、计算机操作及设计软件的使用等。

十几年来,由于电脑美术的引入,解放了手绘设计,很多设计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完成。因此,很多学校将绘画基础课程大量缩减,手绘能力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某种情况下,学生可以不懂基本的造型原理及不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就可以直接用计算机来进行“艺术”设计。为此我们不能不担忧。艺术设计是个很边缘的学科,它的设计方向和设计任务都是很宽泛的,要求设计者不仅要在该设计专业所针对的该学科上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审美上有较高的造诣。否则也就无所谓“艺术设计”了。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学科在大的范畴上应该是属于“美术”这个大的概念之内的。因此,对美的修养和“较高”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要靠“基础”训练这一点一滴来获得。

三、建立良好的基础教育平台

现在的教育模式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同属于“艺术设计”这一范畴的设计学科,在具体的实践中都有互相影响的可能,有的还会因为社会的需要去跨专业跨学科。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这种情形下,搭建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大学已经提出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在一个良好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业需要,选修专业课程,而“基础课”的概念也扩展到一个合理的广义概念上来。使学生能够在这段“基础课”学习中,掌握扎实的造型基础或专业基础,在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的审美能力和专业修养。这样的基础教育平台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整合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但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还要同时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这要求我们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做适当合理的调整。把基础课程广义地理解为造型基础、设计思维、专业基础这样三大板块,使造型、思维和设计基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比如,造型基础在训练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同时可以加入创造性概念的练习,在训练造型能力的同时也注重造型手段和造型元素的训练和培养。除了设计素描还可以加入带有创造性意味的概念素描,素描上可以从再现到表现,从具象到抽象,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达到艺术设计专业对造型基础的要求,训练学生始终对艺术形式有较敏感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设计院校,对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要有自己的定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和研究教学,形成自己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能人云亦云。面对今天的市场要求和现状,艺术设计要求更多的是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由此看来注重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造型基础到专业的设计基础教育,都应该面对现状做科学的整合、科学的安排、科学的计划。使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模式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参考文献: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基础课 软件课 衔接

一、专业基础课与软件课教学的误区

在数字技术应用逐渐广泛的今天,高校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教学与软件课教学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种做法是无限留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表达媒介上,坚守传统材料与手工制作的唯一性。另一种做法是,在艺术基础谍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对计算机的无限盲从。存在着教学误区。

1、计算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脱节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还是较单纯地从技术角度讲授,联系艺术实际操作得不够。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也缺乏数字图形、图像软件技术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因此怎样使我们学生的艺术创意与计算机技术更好的结合还是一个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2、专业基础课教学与数字输入衔接存在不足

数字媒体艺术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在数字输入设备、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扫描料、制作技术、概念等各个方面的局限,使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能力产生质的变化。从系统性上讲,从技术到艺术,从平面到立体、从造型到创意,由浅入深,互相关联,使学生对该专业领域有一个较全面、整体的概念和认识,同时也为高年级的专业方向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程及软件应用课程衔接实现的构想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在教学思路、方法上急需依据新学科数字化、动态、交互等新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1、素描课教学与专业课程及计算机应用衔接的实现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建议与传统素描有所区别。建议将设计素描代替基础素描,多进行动态景物、人物的速写。由于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不同,基础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视觉形象明暗、块面关系的表现,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是衡量作品的标准:设计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对形体结构表达得是否准确、科学,是衡量设计素描作品效果的标准。

设计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设计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要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能力。设计师用设计素描以及其他手段表达最初设计意图。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实实在在的样式和造型,也就是说。能力的培养是平面的表现终究要向立体的表现过渡,而这种能力与基础素描的空间感表达完全是两个概念。其次在形象的典型细节表现方面,设计素描所要表现的是对象的结构关系,它要说明形体是由什么样的结构构成的,它的局部或各部部件是通过什么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设计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概括出来。

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虽然在观察方法,构图安排、表现形式以及画面效果等方面都有类似的要求,但很多地方还有相当大的差异性。通过设计素描的训练能培养学生在今后更好驾驭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二维、三维造型方面的能力。而以往在传统素描课程中往往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的速写,由于数字艺术所呈现的动态特征,显得愈加重要。通过加大人物、景物的速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形态、特别是动态的迅速、准确把握,更好的为今后的动画原画、FLAsH动画等课程打下基础。

2、构成课教学与计算机应用衔接的实现

在传统的平面构成课程中,应及早摆脱以前平面构成教学对点、线、面过于模式化的训练。老师教学中应对点、线、面的概念有深入认识,在一定基础上,启发学生利用新技术,发挥创造力,给予点、线、面新的形式和内容。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构成学者“青木正夫”以具像造型资源作为构成素材,他发展了以观察为基础的构成方法。他认为以各种角度来观察自然界的物态,会感到它们是以预想不到的各种形状和非常复杂的组织形态构成的。青木正夫构成课程的特点,在于了解物体形成的各种要素、形状、大小、肌理,同时探索它们的有机联系,即分析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将观察所得原封不动的加以表现,而是提出需要的部分加以强调,并整理形状,使物体的特点表现得更为充分、准确。但这种对形体的构成表现观念。如果通过纯粹手工绘制的方法实现,就会非常的困难,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会很好,但如果学生利用数字摄影和计算机来完成此类构成作业,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样我们的构成课就不仅仅是点、线、面的构成,而是赋予了点、线、面更丰富、更形象、更广泛的内涵。在提高学生对形态把握能力这一构成课根本目的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利用新资源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

而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色彩构成课程中,我们在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色彩感知的基础上。必须认识到颜料已经不是唯一表达色彩的介质。从传统的色彩构成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色彩构成,前者的介质多为颜料,而后者的介质可以是颜料也可以是电脑显示屏,其终端介质载体为打印机或印刷器械。前者偏重感性认识。后者偏重理性抽象和感性运用。表达色彩的颜料性能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运用介质再现人肉眼所见的光的色彩世界。色彩构成的训练应该回到它的本质轨道上来,也就是对色彩的审美规律的把握和创造性的运用,而不是对某种介质的掌握。因此,以电脑取代颜料作为完成色彩构成训练的介质有可行之处。而这种调整也适应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新专业数字科技的特点,与此同时,电脑作为现代高科技处理信息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摄取、存储和处理视觉形象的功能,为色彩构成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和巨大的艺术潜能空间。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8篇

一、基础课所训练的造型能力,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必须得到保证

专业基础侧重于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可以分成造型基础课和设计基础课两部分。造型基础课主要包括了素描、色彩、速写等;设计基础课则包括了设计构成(主要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案等课程。基础课程的训练内容往往比本专业所包括的设计对象更广泛,以便更好的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从表面上看基础课程似乎不是直接或者有针对性的训练设计的表达能力,但实际上却是未来设计表达和设计构思的重要基础。

在设计教育界有这样一种趋势,似乎与设计看上去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都不再重要,要么减少课时量,要么干脆减掉,不断增加那些看上去有助于学生最直接的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如软件课、设计课、表现技法课等。从深层次分析,这种做法不仅急功近利,而且非常短视。设计基础课不仅是一个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能力“深度”的基础,更是设计能力“宽度”的保障。素描课程所训练的造型能力,是以后设计手绘表现能力的基础。相对而言,素描课程中对造型、明暗、透视等造型关键点的培养比手绘表现技法更加系统、深刻。同样的,色彩课程中对色彩的系统讲解和训练对以后的设计表现中对色彩的把握具有关键意义。而很多看上去与设计技能关系“密切”的课程,其实并非想象的那样重要。以软件课为例,三维软件看起来是进行设计表现的最直接的手段,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工具”,没有深厚的造型能力做基础,即使所有命令和工具掌握的再熟练也做不出好的设计。

素描和色彩之于工业设计的专业能力,就像数学能力之于工科科学家。数学看上去与桥梁设计、机械设计、化学、物理没有直接关系,却是从事研究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同理,基础造型的课程看似与设计没有直接的关系,却如同大楼的地基一样,不可轻视。一栋建筑的地基不牢,必然建不高,即使勉强建高了,也不牢固。

二、扎实的设计基础课程训练,实际上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未来设计思维培养的重要前提和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

从事设计教育的人都知道,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不断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并能为这种灵感提供“源头活水”。那么这“源头活水”,除了做个有心人,不断观察、体会和思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源头”呢?答案是有,就是“学好基础课”。在这一点上设计构成课程最为明显。设计构成课程源于20世纪30现代的包豪斯学校,其目的就是开发学员的设计思维,拓宽设计灵感。一般而言,构成课又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设计构成课程中对美的形式感、美的规律的系统解析和训练,可以说适用于一切设计专业的构思,无论是形式美感还是色彩使用,都概莫能外。工业设计中一切美的造型,美的形式,都离不开设计构成所归纳的美感范畴。因此,在工业设计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加强和重视设计构成课程。

素描和色彩课程对设计灵感和设计思维的帮助不像构成课程那样直接,但是实际上也是潜移默化的。在素描和色彩的训练过程中所培养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实际上是未来设计实际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素描课程中对对象结构的剖析与认识,对光影关系的细致观察和理解,对透视的深度思考,都在极大的帮助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潜移默化中为未来所要面对的设计课题提供所需的专业能力。

三、工业设计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设计技能的培养,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整体审美水平和审美自觉的重任

如果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能,一个短期的大强度训练的培训班也可以做到。正是因为高等教育所肩负不仅仅是狭隘的技能培养,而且肩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如果不从美术基础课程入手,而是仅仅着眼于专业技能的训练,就失去了高等教育的本质。美术基础课的训练,所得到的不仅是技能和知识,还有观察美、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古人把“琴棋书画”的水平,作为衡量文人雅士的重要标准,我们也不妨将基础课程的训练视为作为高等教育的设计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对学生的美术训练不仅仅是围绕技能的需要,而是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大学生甚至非设计类专业的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审美素质。

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根本。它不仅是设计表达能力的基础,更是设计思维能力训练的前提和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通过美术基础课训练所训练出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感知能力,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同时,美术基础课还肩负着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观察美、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表达美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设计素描;平面设计;教学理念;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J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设计素描”作为一门重要的设计基础课,我国多数的艺术设计院校都开设了此门课程,其具体的教学实施内容与方式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课题,因为只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业的设计理念,才能有效避免此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相脱节的现象。我们开设此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训练,而是通过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观,这才是学校此门课程的最终目的。

一、“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多数艺术设计院校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中仍然习惯于将其做为一门基础的、规范的课程来设定,所以致使此门课仍停留在对事物“形”的认识上,从而与专业课程也就缺少合理的衔接与创新性。作为设计基础课的“设计素描”, 它是衔接艺术和设计的一个桥梁,有着自身最根本的元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以此为出发点去改善和创造新生活。现如今,“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模式虽然经过调整与修改,但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设计素描课不能等同于素描课,一些院校将设计素描作为普通的素描课来上,这不仅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使其产生厌烦心理,认为大学课程与高中所学内容重复。

2.设计素描课同样也不能等同于设计专业课,有些院校干脆将设计素描作为专业课来上,这样亦有不妥之处,尽管设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教授内容互有交叉,但它并不能代替专业课来解决设计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例如设计的市场功用问题等。

3.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随时代的要求而变化,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同专业所上素描课基本一样,学生会疑惑此门课对今后的设计有否帮助。导致上课积极性不高,浪费教学资源和学生时间。

4.艺术设计院校的素描基础训练不能很好的衔接设计专业课,设计艺术院校的素描造型基础训练要引进创意先行的素描训练教学设计,结合设计学科专业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争取令教学效果达到教学大纲的预期要求。

二、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基础素描部分的课题作业,虽然都是训练绘制设计草图,但是内容会根据不同专业而有所侧重。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在基础训练部分,“以线为主、以结构为主的素描”练习,是最直接、单纯、有效的训练手段。对所有的专业来说,它都可以作为收集设计素材,捕捉灵感的火花,表达设计意图的工具。下面以我校所设平面设计专业为例子说明该专业的教学指导思想。

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第一阶段的训练要求严格、规范,绘画艺术围绕的中心是审美性,而设计围绕的中心是功能性,设计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在教学中,强调思维的推理性、逻辑性、有序性。教具设计、教学方法都是围绕“平面设计专业”特点而设,并以最快进度进入专业设计,基础教学和专业设计教学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才会转换成符合设计需要的思考方式及造型思路,能够使设计造型严谨,规范。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平面和三维的绘画艺术表现力。

三、“设计素描”课程结构设计

艺术设计院校的素描基础训练需要结合设计学科专业特点和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教学设计,按照学生基础能力的不同应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题教学实践内容,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从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思维能力入手。艺术设计素描教学可分为素描基础、专业素描实训和创意素描及创意思维的构建三大部分。

1.素描基础理论部分。此部分应当首先明确设计素描与专业的关系,使得设计素描要具有专业特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此课程不能只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还需要有科学的、严谨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有力支撑。此门课对于平面设计来讲,是画草图的必要基础,并对所要设计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再以素描形式将其视觉化。通过作品赏识形态造型的构想训练,使学生从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中演化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法则,提高创新能力。提倡开放式的教学,激发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创新思维的开发。

2.专业素描实训部分。基础实训部分的教学目的是用最简练的视觉语言把想象和设计思想表达出来。设计是相当大的范畴,细分到各个专业,都有专属研究方向,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课题作业设计。设计专业的素描是以结构为主的素描,除了培养造型能力外,最终目的在于训练设计者用立体的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设计对象。在此阶段的基础训练严谨、枯燥,需要教师结合大量的图片资料,讲解相应的有关素描理论,通过更直观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更多有关素描的知识,加深对素描的认识与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学生基本上能够达到设计素描的基础训练目的。

3.创意思维的构建部分。通过对大量优秀设计素描作品的鉴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造型能力。以我校为例,学生一周有12节素描课,可用四节课时间讲授理论知识,两节课时间播放大量图片供学生欣赏,并简要讲述上述作品的源流,讲述造型规律,或具象、或意象、或抽象;抑或是线描、明暗、拼贴、喷绘等。让学生感受并参与讨论,事实证明,学生对此反应热列,课堂气氛良好,学习积极性很高,从而获得启发。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要具有批判的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捕捉创新灵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准确、科学、审美、创造等因素在基础素描教学过程要不断渗透,在基础造型能力训练的基础上来加强思维能力的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的思维才智和创造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将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相结合,并通过理论的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奠定基础。现代设计教育随国情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设计素描的教学应将内容和体系建设置成动态开放的体系,根据各类设计的专业特点逐步改进教学模式,因市场需求而发展,不因循守旧,随时处于一种求新求发展的状态之中,这就是我们教学探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宁、李全恒著,设计素描[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9.1

[2]周至禹,设计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1

素描基础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素描基础;创新;艺术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33-01

一、素描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一)素描基础课之重位动摇

作为培养艺术专业的综合绘画水平的基础素描,只有以写实为主才可能达到基本的绘画水平。由于西方大量后现代艺术的引入,许多人开始反对传统的写实主义,也削减了素描基础课的比重,认为踏踏实实地进行写实素描没有用,认为有了照相机、电脑等高科技的帮助,画家可以摆脱再现对象的素描技术,只要根据个人自身生活的体验和感受随意地去表现,只需把感受的内容和形象变换成色彩和形体就行了。但事实上,任何高新技术也无法动摇素描的基础地位。只有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才能向艺术的巅峰一步步的迈近。

还有人认为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基础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及志趣的培养上。事实上,脱离了造型基础的理解及志趣如同空中楼阁般摇摇欲坠。写实性素描是传统素描中的精华,它通过严格系统的训练,通过对客观物体的观察、认识、思维与表现,对脑、眼,手三者协调一致的训练,培养观察力、描写力、分析力和表现力,从而建立形体观念、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写实性素描在基础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形式单一化

强调基础并不代表只强调基础。这是一个讲求创新的时代,在基础课教学中也要始终围绕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想像力与创造力。虽然艺术提倡从自然出发,以研究自然为起点, 直接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但都不能脱离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教育中探索素描在基础教育中以及在艺术形式的创造过程中的新形式,寻找新的视觉造型语汇。首先是不将固定的思维模式强加给眼前的事实,而要学会另辟蹊径,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美术院校培养的学生,今后的主要社会实践活动是创造性的,需要将人的设想付诸于精神的,物质的或实体的现实,需要用内在的想象并根据这种想象去工作。素描学作为各科学习的先导,既是造型能力的培养,又是造型观念的确立,更是培养创造思维的过程。通过思维训练过程来完成认识——体验——创新——表达这四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两者结合中,从理解能力过渡到表现能力,从理性思维的思考上升到创新思维的想象。

二、对素描基础课的教学建议

(一)基础与创新结合教育法

明确教学总目标,设计课程阶段目标,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结构体系,把画种技法和题材内容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素描训练目标设置内容次序,在每个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不同的课题,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实行素描教学。

首先,通过素描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结合结构素描,完成素描静物初步的学习目标。结构素描的显著特点之一,既是以“线“为基本,应用透视的原理,强调描绘对象的构成特点,从而理解物体的结构本质。如果从素描的“功能”入手,实施教学,便可在如此扑朔迷离的线条变化中抓住要领而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接着,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现力,结合不同的表现方法,完成明暗素描的技法练习。它是第一阶段学习目标的深化和提高,也是全面而深入地接触素描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大量观摹中外优秀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要领,注意纠正其错误观点和认识,帮助树立高尚的艺术观念。

最后,也即是素描基础教学的高级阶段,通过人物肖像和人体学习,完成素描独立创作任务。这一阶段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素描写实潜力,发挥其个性,使之初步具备艺术创作的能力,同时,积极挖掘其素描创作的主观性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

传统素描基础教学的实施重在“以技人道”,而大学的艺术专业是以培养具有丰富想像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为目的的。通过作业从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表现力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从艺术思维能力方面发掘、分析作业里流露出来的艺术思想,个人审美素质等方面的优点,并通过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他们专有的艺术个性上进一步培养专业素质。

总之,基础和创造,传统和现代,个性与整体,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在美术院校素描基础课中,教学者只有顾及到教学的双面性,才能不偏颇的培养出全面而特点突出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文化基础课范文 下一篇:公共基础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