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03 21:26:23

素描教学

素描教学篇1

关键词:素描教学 观察与再现 创造性思维

在现代素描教学中,随着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素描教学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素描课不再是把客观对象的再现作为教学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素描的创新及创造性在素描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对素描教学进行探讨和反思非常有必要。

一、对传统素描教学的思考

传统素描教学,就是运用传统素描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在素描教学中把比例、透视、解剖等相关法则作为教学的衡量标准,运用这些标准来检验学生素描的好坏。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会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强调的素描写生和基本功技法训练,也会成为让学生被动地描绘客观对象,在学习中反复推敲客观对象各部分之间的比例、透视、明暗、空间虚实等各种关系,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客观对象本身上,不厌其烦地去观察研究形体本身的一些变化,从而会忽视了素描的情感表达。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麻木,对素描学习失去激情,教学活动也陷入被动的局面,长期下去,很多学生在素描学习中就形成了不爱动脑筋,更谈不上素描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冲动,甚至有部分学生还想在传统素描学完之后再去培养自己的独特的绘画语言,结果是发现自己受到以前“顽固的”造型准则限制而不能自拔。绘画是这样,设计也是这样。在美术院校及中职学校中,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素描造型中为了获得其他专业同学的认可,常尽最大努力在画面中显示自己的造型能力,甚至与纯绘画专业的学生比造型,感觉自己素描造型水平很高而自满。可见,传统素描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必须要引起我们的反思。现在看来,过去的素描教学忽略了素描的创造性与思想性,素描训练过多地注重学生的眼和手的协调性。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曾说,“艺术设计不是对刺激物的被动复制,而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所以,作为素描教学来说,如果还仅仅停留在为追求客观真实的再现而再现,就会造成教师越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越枯竭。其实,素描教学在目的上应以再现视觉形象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去创造、发展才是根本。在传统素描教学中,过多强调素描的客观再现功能,这对其他设计及创造性思想的表达极为不利。过分强调基础是形成束缚学生艺术思维的一个结节,在今天看来,这一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当然,任何事物都要客观辩证地看,不能简单地加以全盘否定。在素描初级教学阶段,传统的素描教学具有重要性,在绘画里依然具有其独特性和审美性,应正确认识。

二、对现代素描教学的思考

现代素描教学认为,素描对象的表现不是对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即客观的真实性不等于艺术上的真实性,艺术必须具有创造性。艺术的形象表达应具有丰富的想象性、生动性及美感性。现实主义画家德加曾经说过,“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与理解。”他的这一观察是指精神、思想及文化,是精神层面上的,亦指在表达客观对象时需要的是理解对象,画的应该是思想。因此,教师教学主要应集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对形态、结构、造型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激情,为他们今后的设计创新打下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把素描表现过程分为两方面:第一,直接的感受,偏重于客观的外在表达;第二,注重内在思想情感表达。对传统素描而言,教学过多地表现在第一部分,更多关注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现实元素,结果导致客观对象的再现和图解,即看见什么事物就画什么事物,这样就容易禁锢人的思维和思想,完全依赖于视觉,失去创造性思维,对美的敏锐感知锐减,最后导致对素描的学习和研究失去信心。在这里,学生也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认为素描就是照搬客观对象,其实不然。素描作为一门艺术,其核心是心灵的情感表达,这点非常重要。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赋予艺术家以高贵性的东西应该是心灵,艺术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才最为重要。在人的知觉、推理及观察中都包含着思维和创造,所以,素描教学应该把想象创造思维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今天,素描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对客观对象机械而简单地复制,而是对客观对象、形体结构及整体式样的把握。因为在艺术家的眼中,任何事物或物体的组成部分,都是一个运动的物体组合,而不是一种静止不动的物质,各个物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等同于简单的几何图形叠加,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人认识到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存在于一个整体之中。格式塔学派研究表明:“人们面对着的世界和客观对象有着自身的特征,而且只有以正确的方式去感知,才能够根据这些特征观看世界的活动被证明是外部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与观看主题的本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追其根本,其实“素描是一种发现的行为,素描画的不是自然,而是对自然观察后所得出的结论”。

综上所述,在素描教学中,无论是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相互影响,相互结合,但也有本质的区别。现代素描教学更注重对客观对象进行分解、组合,在思想及技法表达上下功夫,要求对客观对象有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觉信息传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观察,最终把素描的艺术魅力真正展现出来。其实,对任何客观对象的表现,如果没有运动的整体性观察都会出现混乱,所以,要很好地协调好客观对象几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塞尚之所以伟大,其意义在于他不仅把自然界一种纷乱的、无秩序的、无审美目的的客观对象通过自己再造后产生一种秩序美感,同时也把这种美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让后人去学习和欣赏。

素描作为一种边缘学科,有许多学科的知识为其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素描的形态及结构的分解与再造有更深层的探讨,让素描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素描艺术.第四辑[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单德林,等.设计素描[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3]张奉杉.素描作品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仇永波.素描形式与语言[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素描教学篇2

关键词:基础素描艺术设计教育教学

基础素描作为设计类专业基础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以其科学的观察方法,严谨的造型规律,开拓性的思维拓展,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和表现手段方面,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对于基础素描与设计关系的讨论,也延续了近十年,在探讨基础素描的教学方式方法上,各地各校也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本质上推动了基础素描的发展。但是,随着艺术设计专业近几年来的热招以及图形图像学的快速发展,一些院校进行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且美其名曰为“结构素描、设计素描”。这些只是片面理解了基础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一个部分,没有全面和辩证地理解基础素描训练的本质和目的,其结果是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严重误导。

自然界的形态和法则是造型活动中最广泛的基础,而素描则是研究自然形态与人之视觉关系的第一步,它应该包括视觉表现的基础法则和规律。所以德加说:“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和理解。”早期的素描,作为收集素材和预想草图的辅助表现形式,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系统而存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通过素描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设计草图,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1919年以后,以包豪斯的成立为标志,现代设计主义运动开始进入世界性的普及阶段,并在各个艺术领域飞速地发展,伊顿、保罗?克利、莫霍里?纳吉等人开创了形态研究基础课。通过造型基础课、自然分析课,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素描等于纯艺术和再现的观念束缚,开创性地在理论和实践上完成了基础素描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最优化的尝试,倡导基础素描为设计服务,培养眼、脑、手互动的全面艺术素质提升。

“师以自然”,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基础素描的练习则是以研究自然为起点的模仿——再现——发现——表现的递进关系,它的最大特点就表现在由传统的信息传授型教学,向能力培养型教学的全面发展,并通过与三大构成课程的优化组合,使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更为坚实,为现代设计教育服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归纳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探寻设计与基础素描的最佳契合点,两者的内在联系以及互补和制约关系,力求设计与基础素描之间的最优化。

一、针对性

现代设计的发展,使设计的门类、分工越来越细。基础素描的训练在作为一般意义的观察、分析、表现功能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艺术设计门类,基础素描的服务、辅助功能也应该有所不同,应该体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对于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基础素描的教育教学就应更侧重于手绘能力的表达,以培养学生对形态构造的捕捉和再现能力,力求精准,培养观察表现能力为首要目标,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服务。而针对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来说,基础素描的侧重点就应该放在对形态形式美的探寻方面了,以美的侧面去把握形态的特征,去提炼概括,以人的知觉、视觉规律为中心去思考和表现自然形态。这样的基础素描训练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是艺术设计与基础素描之间有益的沟通和衔接。

二、关联性

基础素描训练从属于某一学科专业,是造型训练的要求,而特定的设计学科也应该选择相适应的素描训练内容和方法与之相适应。打破基础素描传统的写实技能训练误区,从功能和创意的角度来强化设计与基础素描内在的关联性,通过基础素描的教学过程,去分析研究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内容。比如,光影效果的研究、材质肌理的研究、空间形态的研究等,有目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具体的实践操作可以通过以单元教学的方式,分别对要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集中的观察、体会、整理、提炼、总结,并配合有经验的设计教师进行分析、点评。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目标性的理解,达到艺术设计与基础素描的完美互动。

三、协调性

人类任何一种行为和思想要被他人接受,必须通过一定方式加以表达,现代设计中设计意图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达到的,而视觉化方式的运用离不开两种最基本的能力:一是表示;另一个是表现。所谓设计中的“表示”,是指在具体发展设计构想、计划和创意时必须的视觉化技巧,又叫做“内在设计”。它主要包括素材的搜集、设计草图,制图与图表几种形式。手绘能力、速写能力、画草图能力就是对“内在设计”最好的体现。所谓“表现”,也就是造型的形式,在设计中,造型行为是以服务于功能和实用为目的的,在视觉形式上表现为多功能性和形式的广泛性。如建筑、工业设计中的设计效果图,视觉传达设计中包括的动画、广告等。要实现“表示”与“表现”的能力,必须通过基础素描来配合眼、手、脑之间的协调,完成所要表达的对象,基础素描就是构架手与创意之间一个协调的桥梁。

结语

设计与基础素描的最优化教学研究,实质上是对创造性思维结构中聚合思维(归纳)和扩散思维(概括)的研究。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基础素描的准确描绘能力——结构分析能力——明暗表现能力——构想创造能力的递进系统,反过来就是设计原理中,我们一直探索和表现的东西。从针对性的分类策划、关联性的整体考虑到协调性的全面认识,为探索设计与基础素描之间的优化关系,提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中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并以运动和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两者的关系,抛弃基础素描对设计的无用论和万能论的两个错误认识,还原基础素描的本质功能,去适应和服务现代设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实事求是地促进现代设计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素描教学篇3

关键词:素描教学思维观察方法整体性表现能力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我们无论进行几何体、头像训练还是石膏训练,无非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方法、造型能力、表现技巧、空间想象力、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遵循从简 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多阅读、观摩中外古今的艺术作品,提高审美意识和修养,并以此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素描课教学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素描课中思维的训练

通过素描训练不仅是打好学生的造型基础,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绘画的思维能力,从艺术教学角度看,绘画素质的培养比单一的绘画技术训练更为重要,这主要表现在脑与手之间的配合,缺少理性分析认识,观察与思维的脱节,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这是被动式的表现物象。要艺术地塑造自然物体,概括与深入地表现对象,这就需要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将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创造能力及良好素质从学生的潜能中挖掘出来,使之激活并加以培养,引导学生去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思维方式达而到教学目的。在指导学生作画的思维方式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使他们能较快地运用辨证的思维方式去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活动,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指导他们的绘画行为。多年的实践表明,要使学生打好素描造型基础,必须使他们明白勤于思索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能不断开发悟性。培养形象思维与联想能力,使他们掌握了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

2 观察方法的培养

作为绘画的基础训练,培养对自然物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识方法要比单纯重视表现技巧更为重要,即没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就无从谈所谓的表现技法,只有在正确认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当两着之间的关系达到统一时, 才能准确、生动地去表现对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素描因素分析法、移位组合教学法,能激活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即“四看”,是整体地看、立体地看、理解地看、比较地看。传统素描教学要求学生尽量用块面的方法去观察理解对象,其结果学生的画面形式也就跟着观察而变化了,让学生在思维上明确建立诸因素的基本关系,使之具备思维上的概括能力,接着我们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与已知基本概念相互联系,他们原有的思维意识空间也就开拓了。从而达到对物象深刻而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学生在观察上的主观能动性。物体“移位”、“组合”教学法是打破传统素描教学方法的新的教学尝试,要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又要有对比、变化 。传统的方法是摆好实物写生,这就比较的被动。因此,我采用随意摆置一组石膏几何模型或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和组合,组合成新的形体的练习能进一步加深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情趣,学生根据思维中形成的结构的意象,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强烈的情感。学生在对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的研究探索中,进行具有艺术情趣的体验,也培养他们规律的认识客观事物的习惯,对事物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

3 整体性的培养

整体性是画面表现的灵魂,是一种对全局的把握,不同的表现思想,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作画手法,有着不同的整体要求和不同的整体标准。这种对整体的要求和标准是对艺术规律的一种认同和理解,他要求作画者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按照某种整体的要求去整体地观察,整体地认识,整体地表现。其目的在于协调总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把重点部分与次要部分作出合理的安排,对虚与实作出合理的处理,对各种造型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整体的意义在于作画的过程得以合理的控制,还在于作画过程中对感觉作出合理的调整。素描中的整体表现是达到强化整体观念符合艺术规律的训练方法。它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程序,按着一定的方法步骤,必须从整体的思想观念去观察、认识、理解,才能从比较中发现它们的差别。它意味着作画的每一步骤、阶段、画面上的关系都有着有机的联系,存在着相对完整性。表现方法实质是作画者的观察感受与思维方式的“外化”,整体表现是“整体观察”的结果。在素描训练中以“三看九比”等解释整体观察。视觉审美贯穿于素描表现的始终,绘画的视觉美感,要进一步提高到绘画语言的感悟与自觉运用于围绕画面整体结构来进行。

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素描教学篇4

受传统素描的影响,通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很强调练习的作用,目的是使学生在大量的写生练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素描风格,而设计素描和传统素描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强调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素描能力。另外,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物体形态的提炼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对物体进行描绘,不要对学生的素描风格多加限制,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绘画技能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设计人才。通过对基础造型的研究和教育激发学生的艺术才能,指导学生逐步由造型训练向艺术设计转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创意元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艺术规律,并将其运用到设计素描的创作中。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课堂互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强互动,改变传统素描教学僵硬的模式,进行创新。例如,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物体构造规律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素描对象进行拆解,而不要一味的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传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素描的魅力,发现素描的乐趣,并在此过程中发散思维,大胆创新,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理解设计素描的内涵,学会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三)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设计素描起源于传统素描,但设计素描所涉及的方面却远远超过了传统素描,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设计素描教学,如果教师一成不变地采用传统素描的教学策略来开展设计素描的教学活动,一定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设计与素描的脱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考虑到其他专业和设计素描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设计素描就是通过对已知事物的研究来进行创新,设计出未知的事物,这就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移植、综合、改变等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使学生进行“想象”创作,即使不给出实物,也能通过实物功能自行设计,这都是设计素描教学的一些好方法。

(四)培养设计意识,提升设计性

设计素描旨在培养一名设计师,设计意识对于设计素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构图与造型的设计性。首先,教师要分清主次,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逐步减轻学生的作业量,提高对于作业质量的要求,以此来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设计的整个过程,引入一些设计素描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设计,对构图进行转变,不仅可以利用光影层次还可以通过局部的平面化、放大和缩小以及突出模糊线条的手法来提升自己构图与造型的设计性,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体现在素描创作中,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素描教学篇5

体性素描是指视觉语言的趣味性倾向于表达形体或块面美的素描。我们熟悉的一些大师素描作品堪称体性素描的典型。如前苏联的捷列依,对人体造型的动态和形体起伏作概括简练而略带夸张的处理,使人体艺术的体块语言在平面实现较大程度的挖掘和运用。安格尔在1863年为《土耳其浴女》所作的素描,形体浑厚、饱满、圆润,堪称“素描中的雕塑作品”。马蒂斯在人体艺术中找寻雕塑与绘画共通的形式规律而进行各种形态变异的尝试,体现出他对形体美的综合感受。

从教学角度讲,学生的性格、趣向、爱好、素质和能力各不相同,以至于在实践中的绘画学习,是否运用线条、调子或体块等艺术手法形式的侧重度上有着自己的艺术个性倾向。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强调自身的偏好,在不违背总体的素描教学要求下,尽可能选择风格各异的素描教学范本来适应学生在艺术趣味倾向上的不同需求;学生也不要源于情感经验上的共鸣,偏好某家某派,这样不利于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就好象孩子养成了偏食的不良习惯而导致营养不良。只有在精研某种形式的素描手法下,广泛接触各类艺术形式手法,这样避免认识上和实践上的狭隘化。十七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波伦亚美术院奠基人之一阿古斯提诺.卡拉奇的十四行诗中写到:“谁想成为优秀的画家,谁就应该掌握罗马的素描,威尼斯的运动和明暗,伦巴底沉着的色彩,米开朗基罗的宏伟风格,提香的写生水平,柯列乔派的平静和庄重,拉斐尔的严格匀称。不要忘记提巴尔基的基本训练,普里马拉乔构图的讲究,还有巴尔米佐尼诺的轻松和典雅。”(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简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95.)显然,卡拉奇的教学思路是博采各家之长以达到滋养习画者的目的。

素描基础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能否画好一张人像、一组静物或一幅风景,而是为了在反复的训练中,充分地体会和理解技术因素与艺术风格,技术构成与审美追求,情感诱因与艺术表现的结果等等关于艺术的许多问题。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基础就不再是一个平面的毫无发展可能的基础,而是通过掌握基础的技术、技巧和形式,最终达到为精神内容服务的。邵大箴在《艺术格调》中说:“一件艺术品成功的关键不在技术与形式技巧,而在于它包含的精神容量。精神容量有较为广泛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艺术作品中反映的审美感觉的深度。凡是有深度的审美感觉,就能触动人们的心灵,不论是写人物,还是写山水、风景和静物。”(邵大箴.艺术格调[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157.)其实艺术创作的过程正如基础训练的过程。基础训练的过程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现实体验与语言的表述方式。正确的体验现实与恰当的语言表述,不仅是我们的艺术活动当中令我们困惑的,同时也是令我们兴奋的问题关键,这是我们教学目的的根本。因此,从现实生活的体验到艺术语言表述的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无疑是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认真把握的课题。

首先,素描教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审美心理上不断深入、不断净化的过程。习画者最初通过单纯的感觉(或称直觉)感受审美表象的形式诸条件,即作品的点、线、面、色等;如达·芬奇的《笔记》中说,爱好者受到所爱好对象吸引,正如感官受到所感觉的对象的吸引,两者结合的头胎婴儿便是作品。”习画者通过临习摹写,寻找与前辈大师们在艺术感受上的共通性,意即知觉其为什么事物的点、线、面、色;习画者通过点、线、面、色的变化、组合、构成,使其知觉达到领悟、感受先人的某些积极的或消极的或中性的对形态的情感体验,我们称为“美的知觉”。“美的知觉”进一步深入净化,使其成为情感的审美活动。当然这样的审美情境受习画者的文化层次、情感层次领悟的制约。习画者只有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才能具有消化、吸收和领悟不同层次和不同滋味的精神食粮的能力,这样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才能捕捉和把握随时闪动的火花。

其次,素描教学学习是一种个体艺术实践、个体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主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黑格尔认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德]黑格尔. 朱光潜译,美学[M](第一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39-40.)从艺术的实践角度上讲,习画者在绘画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现了自己。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这种“有我之境”并非那种在整体上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格调、气派和作风,他很大程度上仅是“自己性格在外在事物中复现。”比如,一个习画者在反复训练中摹仿某位大师的作品中的线条,在从感觉上升至经验的过程中,他认同了自己的审美结果,他会在自身特质方面惊奇地发现与大师的某些相似之处。这一发现使得“美的知觉”获得某种审美快感和愉悦,从而越发激励主体自身的创造力显现。

素描教学篇6

素描对学生美术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结合素描作品欣赏,精心选择作品,渗透欣赏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借鉴;优化学习方法指导,加强整体构思,精雕细节,积极立意,提升学生素描能力;丰富素描教学方法,优化训练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素描;教学;美术

素描是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基础,职业学校素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美术造型能力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美术艺术素养的提升。职业学校美术教学要重视素描教学,为学生美术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结合素描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学会借鉴

“中职学生的美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只是对美术有点兴趣,从未接触过绘画方面的知识。”职业学校生源质量较为薄弱,学生学习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抓好切入点。素描作品欣赏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职业学校美术教师要善于结合素描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学会借鉴,拓展学生美术视野,强化素描理论的理解,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一)合理选择素描作品

素描教学中,素描作品欣赏的目的不仅在于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欣赏素描作品过程中,学会借鉴,再从借鉴到艺术创造。素描作品欣赏是一种手段,要实现这一目标,素描作品的合理选择时关键。首先,教师要善于结合素描教学内容选择素描作品。素描欣赏是一种手段,在选择素描作品时,教师要贴近素描教学内容,通过素描作品欣赏,帮助学生掌握素描训练的基本内容,从感性到理性,提升素描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善于选择不同类型的素描作品。单一的素描作品欣赏会带给学生审美疲劳,教师如果能够选择不同类型的作品,将为给学生带来新奇感。教师要善于选择不同时期的素描作品,使学生了解到素描艺术的发展过程;要选择不同国别的素描作品,使学生在国内外素描作品对比中强化素描认知水平;要选择不同风格的素描作品,使学生了解到素描艺术的丰富性等,激发学生素描学习兴趣。

(二)重视欣赏方法指导

素描作品欣赏方法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欣赏的一般方法,也有助于在欣赏过程中强化学生素描理论的内化。职业学校学生素描理论素养不够,尤其需要教师强化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对素描作品的构图、结构,以及明暗运用、画面质感、空间分布等进行欣赏,激发学生素描学习兴趣。

二、优化学习方法指导,提升学生素描能力

素描是一项复杂艺术创作过程,它不仅是学生调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调动思想情感的过程,并伴随着学生心理活动。因此,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一)整体构思

素描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的作品缺乏严谨的艺术创作思维,对素描作品缺乏整体的认识,构思不严密。教师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艺术创作思维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全面地表现艺术形象,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主次等关系,而不是支离破碎地混乱地进行创作。

(二)精雕细节

一件富有艺术的素描作品,不仅仅重视整体的构思,还着力于打造艺术细节。职业学校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细节意识,通过细节上的精雕细琢,彰显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反映学生独特的心灵世界与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示学生独特的艺术个性等

(三)立意积极

杰出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积极的立意,欣赏者在欣赏素描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收到积极情绪、思想等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发挥素描艺术的艺术价值。教师在素描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立意指导,积极的立意不仅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创作者积极地投入社会生活,以积极的艺术实践潜在地引导学生社会实践。

三、丰富素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的素描学习带来疲劳感,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不断丰富素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素描学习兴趣。

(一)优化训练手段

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训练手段,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素描表现手法。因素强化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就是抓住素描的基本因素,对学生进行反复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反复的训练中强化因素意识,促进学生对素描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意识。空间思维训练法。素描艺术创作形成与平面空间,但是带给读者的应该是直观立体艺术享受。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重视学生空间思维训练,通过组合、移位等空间变换,打破素描的静态感,带给读者以生动的空间感受,使素描作品立体起来,更好地表现作者的艺术思维与艺术个性等。

(二)调动多种感官

素描学习离不开多种感官的配合,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用脑、用眼、用手等习惯。用脑有助于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艺术灵感,从表象深入到本质,更好地指挥素描艺术创作;用眼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升学生艺术感受力,进而将艺术感受转化为艺术形象,提升素描作品艺术感染力;用手有助于学生将所想所看直接转化为素描作品,促进学生素描基本技能的提升。只有多种感官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素描基础知识的积淀,才能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才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等。

(三)紧密结合生活

素描作为美术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来自于生活,必然要紧密结合生活。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将素描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结合素描教学内容,开展写生实践活动,使素描贴近生活。首先,要贴近现实生活。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素描作品要产生艺术感染力,必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艺术是时代的镜子,各个时代的思潮无不在艺术中得到反映。”素描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使教学具有活水之源,激发学生素描学习的兴趣。其次,要贴近学生生活。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如果将素描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未来的岗位生活结合起来,必然有助于激发学生素描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素描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加强素描教学实践思考,夯实学生素描基础,开拓学生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素描学习兴趣,切实提升职业学校素描教学效率,为学生美术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刘峰 单位:无锡江南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彬妮.浅谈中职美术素描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5(01):45.

素描教学篇7

关键词:素描教学;结构素描;整体把握

高中素描教学包括素描艺术欣赏、素描表现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对普通学生来说,重在对素描艺术的基础表现方法的认识,素描艺术欣赏方面的培养。对要参加艺术类考试的的特长生来说,除了具备普通生应有的认识、欣赏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素描表现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经过系统训练,掌握素描的基本表达方式,能在高考中拿到不错的专业成绩是实实在在的。素描作为艺术类的基础学科,是很多艺术门类的训练的必须方式,不管造型还是设计,都需要通过素描的观察,表现能力的训练,来为专业学习打基础,有的专业素描还是培养审美趣味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普通高中学生未来即使不从事艺术相关工作,也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简便和经济的方式。通过素描训练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同时素描整体辩证的形象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养成更全面、客观的观察事物习惯。西方的素描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产生了各类艺术风格的作品。

普通学生不需要进行系统学习,更多的应该是讲解素描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素描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的美感等。对传统素描的欣赏应注重体积空间和结构的讲解。适当用一些好的素描作品,来展示素描怎样通过明暗法来体现体积和空间。安排一些结构性素描来讲述结构在素描中的重要性,不用重视技法介绍,只注重一般的素描规律的讲解。安排一些大师的素描,结合大师的油画、雕塑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19世纪的印象派和20世纪的现代派艺术的重要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对比。使学生认识素描风格和艺术家创作风格的联系。以及它们不同的审美趣味。当然,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临摹课使学生增加动手练习,更好的理解欣赏课讲解的内容。对特长生的素描训练,要做好规划,分步骤的训练,对大多数刚接触素描的学生来说,如何画出准确的形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学习素描的难点和重点,在美术高考中,形这一关,也是占分值最大的一块。一般来说,形的准确要在高考中占百分之70左右。解决好形的问题,可以一科带动几科,素描形能解决的学生,学习速写也更容易。在素描的教学中,形的准确涉及到观察方法,透视知识和结构解剖几个方面,哪一个方面掌握不好都会影响最后形象的准确性。每年总有一部分学生在临近高考时,还不能画出一个准确的形,其中重要原因多在最开始的素描学习阶段,没能掌握住整体观察、整体比较、使用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形状概括和比较等方法的能力、和基本的透视规律的认识。复杂的形往往可以用简单的来概括,比如,经常用立方体来理解头部。所以要重视初学阶段石膏几何体的训练。在石膏几何体阶段解决观察方法和透视规律的学习。在几何体训练时,应该多以写生为主,使学生在写生中能去应用透视知识,这是临摹书本中的几何体所代替不了的。在临摹时能画对透视,在写生中不见得能画准确,石膏几何体训练相对来说固有色简单,质感单纯,也便于素描中明暗层次的训练。

训练中除了重视学生的透视知识外,对结构素描也应有相当的重视,有的书上的结构素描不太重视形体的完整性,造成学生学习时画出的形不完整,结构线是断掉的。比如有的学生只画明暗交界线,不重视亮部形体结构。在散光下从眉弓尖到颧骨,有时是处于亮部,但这又是正面和侧面的分界,在结构素描阶段就应该把面分开,我们经常说明暗交界线应该是连着的,其实结构线也应该是连着的,只是在亮部画浅一点。分面的训练时要让学生在复杂的的形体中看到简单的几何体,只有学生学会简化形,才能让他画的整体,很多学生都只会看什么画什么,不会对形体进行归纳,画出来的形是琐碎的、必然不准确。有的学生用很多小块的形拼成一块大的形。而正确的方法是从大到小,要在这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不允许学生小块小块的画。即使画一个眼睛,也要先画眼睛或眼眶的大形,然后在往下分小形。素描训练中整体性的把握,包括整体观察和整体表现应该着重强调。艺术讲究的是和谐,不能整体观察,整体表现的学生,一般很难达到虚实,方圆,节奏,韵律等的画面要求。但一般初学绘画的学生,往往着迷于细节,总是一个部分画完再去画另一个部分,造成画面不协调,形体、比例、色调都容易出现衔接问题,如有的学生画完一个眼睛,再画另一个眼睛,造成两个眼睛的透视、外形有一定的差别,不像一个人的双眼。我一般是让学生先找双眼的对应点,左眼的内眼角和右眼的内眼角拉透视线,左眼的外眼角和右眼的外眼角连透视线,以及左眼的高点和右眼的高点,左眼的低点和右眼的低点连透视线。先把位置定好,然后左右眼一起画,左眼画一条线,右眼也画相对应的线,这样来避免学生局部描绘。

色调的调整要做好规划,暗部、中间色、亮部在各形体中都归纳好,如画暗部时,眉骨的暗部,鼻子的暗部,嘴的暗部,下巴的暗部和头发、衣服的暗部一起先分开,然后再把他们分出一二三不同暗部的层次。这个阶段不用画的过细,避开琐碎的色调,画的时候注意明暗交界线的方圆变化和虚实变化。同时对学生用铅笔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暗部用4,5,6b软铅,亮部用2b以上硬铅。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讲解一些技术上的方法,画暗部时要注意反光不能过亮,有的学生反光过亮会造成中间色和反光的冲突。中间色不要过暗。头像的中间色区域多数情况下是两个大面区分的地方,在用笔上就要清晰一些,画一些清晰的线条。面与面之间的穿插关系要交代清楚,不能像暗部那样太虚,多注重方圆节奏的把握,亮部区域的浅灰色调,多数光线下是在前面的,要画出鼓起来的起伏感,高光也可以用来表现体积,高光的形和虚实都要考虑。关于细节,适当的细节可以增加画面的耐看性,但细节不是越多越好。一张好的素描,他是体积、空间、节奏等的完美结合,是各要素的综合体现。普通的素描头像考试一般也就三个小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头像的刻画首要是五官,然后是骨点转折,然后才是脖子,头发,衣服等,要有主次的差别。

素描教学篇8

第一,作为基础教学,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目前国内的素描教学沿袭着传统的写实绘画形态的素描教学体系,对造型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通过技巧的传授来获得保障,从而对造型能力的认识比较容易偏向于技术的层面。然而现代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和艺术观念,对造型能力的要求也趋向丰富和多元化,许多领域是传统素描教学未能触及的。笔者以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目标。其特点是,通过素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再现客观物象所应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技巧,而且通过素描教学能够使学生去掌握视觉艺术的规律、了解艺术的认知知识和增强艺术表现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使之具备完整的艺术的感知、评价和表现的能力。虽然对于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素描教学中也部分地有所体现,但不够全面和突出,而且缺乏相应教学模式的支持。

第二,素描教学应以先进的素描理念为指导,把培养学生运用素描语言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纳入素描教学的范畴。由于受到高考模式和传统素描教学的影响,建立在传统意义之上的素描理念影响着众多学生对素描的认识,造成了学生对素描缺乏完整的认知,并且影响到学生在素描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和表达能力。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对素描固有的认识,有必要在素描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素描理念去引导学生。那么,何为先进的素描理念?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准确、全面地理解素描的含义。关于素描的含义钟耕略先生有过这样的描述:“素描是一种用铅笔、粉笔等媒介,以线条来描写物体或景象等的艺术。素描并非只局限于描绘的技法和功力,素描应该是指导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和演绎其内心的理念的有力工具;素描应当主导艺术作品构成的方式、表达的层次、轻重的掌握、虚实的变化和感染力的凝练,是形成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内容。”②笔者以为以上所言比较恰当地概括了素描的基本含义。其次,全面架构素描的内容。时至今日,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已经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写实绘画形态的主导地位。素描的内容不仅涉及写实绘画形态的知识材料和表现形式,还涉及到其他绘画形态的内容。素描知识不仅包括系统的规律性知识,还包括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素描的知识及相应材料去完成具有个性化意义的艺术表现。再次,对多元化素描表现形式的包容。笔者认为对多元化素描表现形式的包容应该成为当前素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素描教学应成为促进学生使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来艺术地认识自我和艺术地探索世界的有效平台。

在目前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对素描语言的认知服从于以真实地再现客观为基础的造型的需要,并集中于技术的层面,学生缺乏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未能全面认识到素描语言的艺术价值。因此,素描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类型和基础教学的内容,应该由原来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载体转变为进行艺术思维的方式之一。现代素描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语言的技巧,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其目的在于把对素描语言的应用纳入更高的艺术要求和更为广泛的表达领域,而且通过素描教学使素描真正成为学生艺术地表达自我的有效手段和学会艺术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基础。这既是对素描本质的认识的必然结果,也是改善当前素描教学的需要。第三,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纳入教学的范畴。有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容一直是国内素描教学的软肋。其消极影响表现为:阻碍了学生在艺术上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目前在素描教学中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内容是当前素描教学应当予以关注并加以改善的重点。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素描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调整:

第一,打破固有的传统素描思维模式,树立以现代的素描观念为基础的全新的素描思维模式。在目前的素描教学中,传统的素描思维模式可谓先入为主,主导着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和理解。由于传统的素描从观察方法到素描的表现方法都有着既定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对于诸如素描的空间、虚实的认识,结构和透视等方面知识的认知,都存在着惯性的思维模式,学生只需照本宣科,并以模式化的素描样式为榜样不断地锤炼技巧。实践证明,学生因此具备较强的写实能力是不争的事实,但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弱,缺乏从事高级艺术活动应具备的素质。因此,有必要采用包含了现代素描观念(这里提及的现代素描观念是指吸取了现代素描艺术的优秀成果,符合现代艺术思维方式的素描理念)的素描思维模式来打破固有的传统素描思维模式,比如以现代素描观念所确立的全新的空间观、虚实观、结构观和透视观来充实或替代原有对空间、虚实、透视、结构等方面的认知思维模式,以此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素描思维方式。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对创造性思维规律的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建构学生以创造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素描思维模式,最终形成学生的艺术创新的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而设置新的教学课题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二,应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以写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目前素描教学主要的教学形式。由于其固有的知识传习模式和相对狭窄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全适应现代素描教学所涉及的广泛内容和对教学形式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倚重。针对目前的素描教学而言,需要采纳和应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来补充和调整原有的写生课堂教学,通过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来拓展素描教学的内容和满足素描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要。

上一篇:工程经济范文 下一篇:思政元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