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的中国传统人生

时间:2022-09-08 09:48:27

艺术审美的中国传统人生

摘要:西方罪感和印度苦感生活,本质上是自我惩罚的自我否定的,非现实非现世生活。中国人的生活不同于它们,是以无为为主的、“天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内在完善的、自给自足的自然信仰或自我信仰与现世现实的乐感艺术生活(这也导致了中国的祖先和自然崇拜)。它把审美放到很高的境地,极端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是知行统一、灵肉融合的艺术审美人生。

关键词:性善论;中庸;共同体;天人合一

人生是苦、罪与悲痛的,可是只有中国伦理是自足审美乐感的,中国人的生活实际上也比较幸福。

一、人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儒家心性之学,就集中到善“仁”上。相信人性本善,自己是善良的,把别人也看作善良的,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甚至“以德报怨”,和谐相处。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1儒生相信天道和人本身的善,只要人能把自己内在的善发扬光大,就必然会顺应天道,实现国泰民安。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教育问题,任何人皆可以通过教育发现自己心中本有的善性。在中国,伦理生活实质上是情感生活、审美生活。它是内在的和本真的道德。“对中国人而言,佛寺道观以及佛教、道家的仪式,其消遣娱乐的作用要远远超过了道德说教的作用。在此,中国人的玩赏意识超过了他们的道德或宗教意识。”2自身的清净本性,就可顿悟成佛,慧能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3

因心性本善,故生而善养,自然能达到“温、良、恭、俭、让”、“忠恕”的和谐有序、安宁的心性品质与境界。

二、中庸、顺乎自然

梁漱溟指出,儒家“有一个大家公认的中心意思,就是‘调和’。……以为宇宙间实没有那绝对的、单的、极端的、一偏的、不调和的事物;……凡是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相对、双、中庸、平衡、调和。一切存在,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成立于此相反相成之调和的关系之上;纯粹的单是没有的,真正的极端是无其事的”4。中国的民间宗教,着眼于现世的幸福,求神拜佛是为了家宅平安,消灾祛病,而不是拯救灵魂。死后仍希望能享受现世的幸福。中国的现实理性也体现在中庸之道上。中国文化辨证理性的思维方式也克服自我中心,使一切达到和谐相处,造成非自我中心,甚至“无我”。随遇而安,对任何事情都不执着。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也可以叫阿Q精神,逆来顺受,忍辱负重,明哲保身,使民族长存。中国人不会那么激烈极端,总是中庸平和,很少慷慨之举,很少以死殉道,能退就退,能让就让,能忍就忍。世故圆滑,老道,市侩,高明早熟与智慧,少年老成与老成持重。保持现状,既不反对什么,也不主张什么,什么都行。

孔子对曾皙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喟然而叹:“吾与点也”。朱熹《四书集注》阐释:“曾点之学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梁漱溟指出:“我们可以说他(孔子)这个生活是乐的,是绝对乐的生活。旁人生活多半是不乐的;就是乐,也是相对的。何谓相对的乐?他这个乐是系于物的,非绝关系的,所以为相对;他这个乐是与苦对待的,所以为相对……孔子则不然,他原不认定计算而致情志于外,所以他毫无所谓得失的;而生趣盎然,天机活泼,无入而不自得,决没有那一刻是他心里不高兴的时候,所以他这种乐不是一种关系的乐,而是自得的乐,是绝对的乐……宋明人常说:寻孔颜乐处,那是不差的。他只是顺天理而无私欲,所以乐,所以无苦而只有乐。”

三、意义共同体

在中国人看来,天地、社会、他人的意义,就是我的意义。大家共同生活在社会中,一致认可,同甘共难。中国个人的社会化、家国一体化,温暖的大家庭、大同小康社会,化解了任何个体意义责任的承担与叩问。共同体提供了一切,个体只要融入其中,就可以意义共享、价值共担。人生需要意义、规则与秩序,但这并非人人制定与所能改变,而是来自上天或超乎他们的某一权威、由外在所赋予的、或者从来如此。即他不会叩问生活的至上意义、意义的意义、或意义的根基。他释然地生活在这浑然一体的意义的生活世界中,他只是意义的享受者与消费者,像孩子一样万分信赖与塌实的生活在这母亲般的天地意义的价值共同体的怀抱里。个人几乎没有西方的独立特行、自个追问与承担这沉重意义的必要。中国人很少自杀与悲剧,只是自足自乐、重复循环。

人与人之间就是几乎没有功利计较物欲干扰的荣辱与共的亲戚关系或准亲戚血缘关系。相互体贴关怀,彼此真心扶助友好,人世间充满了人生的温暖和情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无差别、无冲突,处处是仁爱,“四海之内皆兄弟”5。人与人之间、天与人之间神情沟通、视界融合,天主人副,天人感应。人与人之间富有仁爱,有情有感、相信并重视感情。人之间是一种你我不分、体用不分的情感关系。彼此痛痒相关、休戚与共。甚至物我一体,“万物一体”“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和”。过去、现在、将来也是一体。中国人和一切“共在”和世界“搅在一块”。一叶知秋,一滴水见大海,一个细胞包含着身体的全息,一个人共有整个世界。“阴阳和合为中”,此即中国。

四、天人合一

这是与一切的“共在”和“同一”。它不是人与物的活着,也不是人与自己即个体地活着,而是伦理地、社会地、共同体地活着。人并非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他人为社会甚至为天地地活着。

人与自然万物有亲和关系。天与人和谐,人与物应感,共同融合为一大生命。中国先哲认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盛衰与心灵的惨舒,与天地自然有着内在的同构关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然界的昼夜交替季节循环,人体的心脏节奏生老病死,心灵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存在着相应对的形式、结构、秩序、规律、活力、生命,即天地自然的节奏韵律与人的生命活动形式存在着同构关系。文学艺术,应体悟表现这种同构关系。这一点始终是华夏艺术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近2000年前中国人就达到了“达道”的境界,达到了“诚”的境界。中国古典艺术认为艺术美的奥秘正在于主体情思与客观景物的交融合一,在于人内在的生命力与外在自然界生机活力的交感统一,在于艺术家以全身心的“气”与宇宙天地之“元气”的相交合一。

人与整个宇宙自然休戚与共: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贾岛《寻隐者不遇》言:“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完全无己,丧我,心斋,坐忘,化在无之中,融化甚至消化在大自然、大社会的和谐之中,与自然界同化了,整个人生化解了,安静了,安顿了,没有自己了(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人生没有问题了。

陶醉与麻木不仁,天真可爱与憨态可掬,中国文化就是这种美丽、温柔的淑女式的文化。这也正是中国人的狡黠与诡计。

如果不是一直有外人敲门,搅醒了这做梦的人,他会一直做下去。

注释

1.论语•为政

2.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35.

3.坛经法海本.

4.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四川人民出版社,P358.

5.论语•论语

作者简介:

1.李富贵,讲师,硕士,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主要研究国画、美学。

2.柳青华,讲师,硕士,渭南师范学院政经系,主要研究哲学、伦理学。

上一篇:浅谈民族音乐的发展 下一篇:剑走偏锋终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