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刍议

时间:2022-09-07 07:03:44

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刍议

摘 要: 当下,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高中“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更急需关注。本文就“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作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中“学困生” 学习心理 应对策略

近年来,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急剧转型,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其中面临高考升学压力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引人关注,尤以“学困生”为甚。基于长期的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践,我对其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及如何应对等问题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学困生”类型与个案分析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成绩差,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即“后进生”或“潜能生”。包括两类,一是思想型,思想认识模糊,学习无动力,缺乏上进心,学不进且不愿学,严重的逃学、厌学,对学习非常抵触,甚至经常给学校和老师惹出麻烦。二是智力型,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常被老师视为蠢的学生。不同类的“学困生”必须采取不同的应对之策,即“因人制宜”。因智力型“学困生”一般不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只是学习方法有问题,故本文所讨论的“学困生”特指第一类。

为便于论述和理解,本文采取个案分析法。小史,男,18岁,高二学生。他以较高的中考成绩考入本校,初中时各科成绩名列前茅,是“三好生”专业户。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不断退步;自我评价低,夸大缺点,自卑、内疚;觉得生活无意义,对个人前途悲观失望;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事,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意与他人过多交往,社交时缺乏自信;高一下学期期末名次退入倒数,上课常常分心,学习兴趣缺乏,高二上学期更因作弊被学校处分;对老师、父母的教育、管束能够接受,对自己的行为也深感懊悔,但无法自拔。

上述案例中的小史属于典型的思想型“学困生”,思想的转化至关重要。当然,首先必须明确成绩倒退原因。小史是独生子,父母经商,家庭富裕。父母忙于工作,家中经常无人,因小史之前成绩不错,所以家长对其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很少过问,平时对他也有求必应。母亲望子成龙心切,但只关心学习成绩,对思想道德方面很少关心。在初中,小史深受老师喜爱,在同学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因家境富裕,优越感强,表现欲强。但高中成绩开始下滑,原优越感和表现欲逐渐丧失,对学习毫无兴趣和信心。因其人缘和家境较好,故仍有攀比心理。他既想重树在班级中的地位,获得承认和尊重,但违纪后,遭到班集体的拒绝使之无法实现,又想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找到归属感,但自己的行为表现使这些愿望无法实现。这一心理矛盾使他内心产生剧烈冲突,并因此焦虑不安。在攀比心理得不到满足后,就变得缺乏理智而易冲动,喜欢顶撞老师、讽刺同学、争强逞能,习惯采取顶撞方式发泄心中愤恨以满足非正常的心理需求。

“学困生”成因分析(小史)

经深度访谈,我了解了其家庭背景、既往表现、个体心理、同学关系对其心理变化的影响,而学习心理的变化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过去的成绩使其自我认知较高,进入高中后面对激烈竞争,成绩下滑,学习心理剧变,逐渐失去信心,陷入畏学、厌学、不学的恶性循环。

二、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由上可知,准确把握“学困生”学习心理的变化是开展转化工作的前提和核心,正所谓“对症下药”。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

1.焦虑心理。焦虑指对个人的自尊心构成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高中“学困生”的焦虑心理主要体现在对考试成绩过分看重,说到底也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高中“学困生”生活在集体中,受氛围的影响,不自觉地将分数作为衡量自己能力的唯一指标,以至将获取高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部分“学困生”因之前成绩不太好而担忧,离考试越来越近,心里发虚,于是临时抱佛脚、挑灯夜战,但效率低下,又缺少睡眠,以致第二天头脑昏沉,进而处于过分焦虑状态。过分焦虑,精力分散,精神过度紧张,必然影响思维,有些状况严重的还会引发烦闷、恐惧、抑郁等连锁反应。

2.厌学心理。“学困生”无论是由小学初中时的“优等生”变化而来,还是从小学以来一直都是“学困生”,经过长时间的落后,自尊心、自信心都会受到打击,感到努力或不努力都一样没有希望,一般都会出现厌学心理,不再考虑学习对自己、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他们会认为学习太苦、太难、枯燥乏味、单调沉闷,学习、考试成为沉重的精神负担,对学习会厌倦、反感,否定学习意义,意志力受挫或放弃努力,进而表现为心烦意乱,情绪波动大,时而冷漠,时而易怒,极易与老师和家长对着干,逆反心理较强。考试时,他们往往飞快、胡乱地答题,答完后便趴在桌上睡觉,直至考试结束。这些均是由厌学、厌考造成的。

3.侥幸心理。主要有下列表现。一是投机取巧。他们总企图走捷径,希望老师考前透风押题,甚至期望考试时正好邻座是个出色的同学,能给他们透露答案,这是潜在的作弊欲。二是无所谓的态度。近几年部分学生是降分后录取的,知识基础比较差,他们抱着混文凭的念头走进校门,求知欲不强,因而不把学习当回事,松懈懒散,考试成绩很差。但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经常幻想一夜暴富,易走上邪路。抱有侥幸心理的“学困生”往往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易受不良事物迷惑。如有的同学明知作弊不对,但为获得“好成绩”而弄虚作假。这些“症状”在小史身上都或隐或现地存在着。

三、班主任干预策略

针对“学困生”存在的上述共性问题,作为班级的主要责任者,班主任应第一时间介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即在早期觉察诊断的基础上,及时给予有效的沟通、咨询和指导,将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以免心理问题恶化成心理疾病。

班主任的早期干预主要从以下诸方面入手。

1.注满爱的谈心。“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先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双方才会理解、沟通。首先,要与小史“同感”,即“移情”或“神入”,也就是理解尊重他,“身临其境”地深入其内心世界,走进其心田。“设身处地”地站在其立场了解、认识其思想与行为。如果师生之间缺乏这种理解,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并不了解自己、关心自己,就会失望,不愿与老师交流。而如果老师不理解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谈心时就可能不着边际,无的放矢。我告诉小史:“在老师的眼中,你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都是老师的好学生,你们都是最棒的,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老师更相信你的能力,会为你的进步感到骄傲与自豪。”由此让他感到出现心理问题都是正常的,是成长中的烦恼,具有普遍性,不足为奇,从而缓解、消除疑惧心理、焦虑心理及对立情绪,树立自信心。

2.家校一体,无限沟通。针对小史学习焦虑情绪背后的家庭因素,我及时与其父母联系,多次沟通,期间进行了两次家访,让他们认识到对子女有较高期望是正常的,是中国父母的共性特征,但期望过高,会适得其反,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并交代,孩子一次两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发挥失常很正常,不要太在意。否则,一考试就紧张,反而发挥不好,老师绝不会因其成绩好坏而对学生的态度有所差别,让他们放心。家校沟通,让家长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小孩的种种烦恼,如来自人际交往、学习压力、考试焦虑、社会和家庭琐事、不公平待遇及成熟过程中身心变化引起的紧张等,待其回家后,要关注其心理健康。更要紧的是,对于“90后”来说,最大的烦恼不是烦恼本身,而是无处倾诉、发泄造成的孤独无助感。另外,我从家访中得到小史成长过程中的大量信息,使以后对他的心理辅导更有针对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各科配合,全员育人。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思想德育工作仅靠班主任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班级各科任教师的通力配合,全员育人,实现德育的日常学科渗透。班主任首先需向各科老师通报该“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家庭背景、秉性、优缺点、行为表现等,使他们“心中有数”,“因材施教”。“教师的德育素质是教师的一种业务素质,是教师对德育实体的相应观念和操作能力的总括”。但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产生,都与教师的不当教育方式密切相关。诸如,个别教师不理解“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应该是“等待加工的产品”,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学困生”的漠视、歧视,会使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对立情绪;鼓励不足,惯于批评,使“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地体验挫败,缺少成功的喜悦,以致因学习动力不足而厌学,等等。故而,要鼓励任课老师与“学困生”多交流,接纳和关注他们,班主任可采取导师制,制订并落实“培优转差”计划。即把“学困生”分组,为每小组配备固定的任课老师作为小组导师,而任课老师将组内成员认作“干儿子”、“干女儿”,进行分层教学,让其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体会到益友般的关怀,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缓解和消除“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增强求知欲。

4.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首先,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要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突出自主教育、自主评价、自主激励的作用,努力培养“学困生”的自主意识,让“学困生”由“他管”转变为“自管”,有利于形成一种“无管而无不管”的“人人自管”的佳境,达到“会学习、会做人、会合作”的目标要求。从做好清洁卫生、进行纪律教育开始培养“学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提高自习课的质量入手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习课堂是学生自主的空间,晚自习更是他们自由发挥的舞台。我们要注重发挥“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困生”自主管理、自主约束和自主复习的能力。以生为本,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可借鉴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的经验,减少消极评价,多鼓励、多激励,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步的乐趣,愉悦的心情是预防和克服心理问题的良剂。班级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面向全体,慈爱宽容,分层鼓励,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从最后一名“学困生”抓起,“一个也不能少”。真正深入了解其心理需求,切实解决思想问题,营造便于自主管理的良好班级氛围,以便“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达到对情意和行为的感染、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形成良好品德行为的目标”。

通过及时心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小史同学终于勇敢地抬起头,眼中不时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学习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四、结语

“学困生”的存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事关学生未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努力提高心理认识水平,用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复萌”现象,我们需要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以“爱”为宗旨,因人施教、因势利导、务求实效、持之以恒,做好他们学业上的导师、生活中的父母、成长中的朋友。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郑和钧,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4]建庄等.班主任工作艺术[M].华夏出版社,199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论创新课堂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浅析学生社会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