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社会位移

时间:2022-05-26 05:18:44

浅析学生社会位移

摘 要: 一般而言,学生属于跨“社会”的存在,即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之间不断“社会位移”的存在。所谓社会位移,有两层含义,一个层面是从“身”存群体的角度来说的,指从一种社会场所进入角色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场所。另一个层面是从文化认同或文化调适的角度来说的,指从一种“社会环境”融入文化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环境”。本文从学生社会位移的概念入手,结合案例分析学生社会位移的类型及影响学生社会位移的因素,使读者对学生社会位移有所了解。

关键词: 学生社会位移 概念 类型 影响因素

一、学生社会位移的概念

(一)“社会位移”的含义

从“家庭―上课―下课游戏”,这种不同的“场景”变换,就像从一个文化结构不同的小社会移入另一个小社会,即学生的“社会位移”。由概念可以看出,学生的“社会位移”含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从“身"存群体的角度来说的,指从一种社会场所进入角色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场所。另一个层面是从文化认同或文化调适的角度来说的,指从一种“社会环境”融入文化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环境”。

二、学生社会位移的类型

1.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越界(位移)。

在这一类型的学生看来,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三者所特有的价值、规范、期待及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是并行不悖的。日常环境虽然时常变换,但这类型学生很少觉察到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之间在社会文化方面有何界限,从一种“社会环境”移入另一种“社会环境”被视为是和谐的,轻而易举的。当然,这并非意味着这些学生与家庭成员、教师及伙伴采取完全一致的行动或讨论相同的事情,而是表明不同“世界”之间的共同性超越了差异性。如:《小孩不笨》电视剧中的EM1的学生,他们学习好,在学校受到老师的优待,受特殊照顾,在同辈群体中是佼佼者。他们无视EM3同学们的存在,经常欺负他们,可是老师却不管谁对谁错永远都维护EM1的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宠爱,因为自己学习好,自己是EM1的学生,走上社会也会有很好的工作。虽然穿梭于学校、家庭、同辈群体之间,但是他们永远受宠爱,很难觉察到三者的界线。

2.多重世界(社会)的文化结构,和谐(协调)――通过(努力)调适可以位移(越界)。

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是三个不同的“世界”,或者其中两者与另一个相比是不同的世界。但这并不妨碍这类学生设法从一个世界移入与之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他们需要的只是进行调适和重新定向。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越界是容易的,或者不需付出人格的与心理的代价便可进行调适。如:《小孩不笨》电视剧中的Terry家境很好,家里人也很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在学校里由于他是EM3的学生,老师不太重视他;在同辈群体里,EM1和EM2的学生根本不愿和他有什么沟通,但是在EM3里他有文福、国彬这样的死党,很显然母亲不希望他和EM3的同学玩,但是为了服从母亲的意愿,Terry在教导主任面前作证时2次出卖了文福和国彬。Terry付出了人格与心理的代价,实现了三重社会的调适。

3.第三类:多重世界失调――位移(越界)的可能性很小(碰运气)。

此类学生同样将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视为不同的“世界”,也意识到越界时必须进行调适与重新定向,但与前类学生不同的是,此类学生越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越界只在特定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这些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很少取得成功,因为课堂中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与其家庭及同辈群体中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不仅有所不同,而且截然相反。在这种情况下,越界便意味着产生摩擦与不安。这种越界类型常常包括成功与失败之间、参与和摆脱之间,以及承担义务与无动于衷之间的摇摆不定。如:《小孩不笨》电视剧中国彬在家里,父母望子成龙,对他管得很严;在学校他很努力,却得不到理想的成绩;在同辈群体里他总是受欺负。在三重社会中他哪个角色都扮演不好。老师发现他的画画天赋,帮他报名参展国际儿童画展,在他得了奖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都对他另眼相看,他重新找回自信,并能很好地在三重社会穿梭。

4.边界互闭――无法越界。

对于这类学生来说,不同世界之间在价值、信仰及期待等方面的差异极大,致使越界难以成功。由于此种越界极为痛苦,因而这类学生寻找种种理由,积极或消极地抵制使他们越界的企图。他们或认为学校与他们的生活毫无关系,或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同辈群体的世界之中。如:《小孩不笨》电视剧中EM3的文福的妈妈做小生意没时间管他,他们生活在现实社会的底层;在学校他是EM3的学生,被某些老师、同学、某些家长不放在眼里,即使是自己做的手工,老师也不相信是他做的;在同辈群体中,EM1、EM2的学生瞧不起他。他怎么努力都不讨好,渐渐地讨厌起三重社会,觉得学校与他的生活丝毫没有联系。

三、学生社会位移的影响因素

1.家庭生活。

(1)家庭生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有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孩子的成长往往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在放任型或管束型的家庭所提供的散漫或紧张的生活氛围中,孩子的成长要么容易失去控制,要么完全没有自主,孩子往往会受到不利的影响。而且这两种类型的家庭在教育上都没有认识到孩子在成长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认识到孩子需要在一个既宽松又有约束的民主家庭的环境中成长。

(2)家庭对培养孩子社会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在家庭生活中,学生形成自尊与自信的品质对其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的教育需要父母双方参与,这对形成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性别角色非常重要;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也会影响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

(3)现代社会很有必要培养学生自我人生规划能力,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建设者。这种能力要从小培养,从家庭教育开始,让孩子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2.学校生活。

学校作为正规的教育机构,是受社会委托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的权威机构。随着现代社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当儿童达到学龄后,学校的影响将逐渐上升到首位,并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在实施义务教育机制的国家,学校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不可以选择的。学生角色基本上是一种非自愿角色,因为学生受法律强制而来到学校。如同在家庭中处于家长控制之下一样,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的控制之下,必须遵守特定的社会规范。与家庭相比,学校的社会化具有非常系统的特点。这种系统性既表现在内容的系统性上,又表现在社会化方式的系统上。学校按照事先确定好的目标、计划,根据社会要求塑造年轻一代。学校有专门的影响媒介,诸如课程、教材、教学手段等。学校教育有专门训练的教师来执行这一计划。学校教育根据个体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施加影响。作为权威的教育机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还具有“社会界定性”。

3.同辈群体。

(1)满足青少年的情感交流的需求和促进情感的发展成熟。

(2)同辈群体也可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

(3)同辈群体是青少年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

(4)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影响。

(5)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培养社会角色、学习行为规范的影响。

(6)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四、结语

“学生”本来并非仅仅是学生,而是生活在多重社会中的尚未成熟的群体,多重社会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重社会影响着学生社会化的结果。在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要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公平的大环境,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经历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酸、甜、苦、辣,包容他们无意的错误,引导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王林芝.中学生“社会位移”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2002.

[2]吴碧君.社会位移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8,(2).

[3]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石明兰.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7]张玲.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2002.

上一篇: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刍议 下一篇:职高电工基础生活化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