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来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述评

时间:2022-09-06 09:24:01

中国近十年来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述评

摘要:就中国近十年来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从方法、内容、研究结果及不足等方面进行归纳,以期得到现阶段中国心理学者对创造动机和创造力关系研究的大体轮廓,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创造动机;创造力;实证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09-02

创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创造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1]。创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创造动机所推动的。可见,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并激发创造动机,对于创造力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实证研究的方法

我国创造动机实证研究的方法大部分采用问卷法、测量法,少数几项研究采用实验法。研究者大都通过直接使用现已发表的创造动机量表或对国外创造动机量表进行修订后进行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应当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比如在测评被试者的创造动机时,最好适当加入深度访谈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得更多细节和主观的信息。

二、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实证研究的内容

(一)从研究对象上

现有研究涵盖了从小学到博士阶段的学生群体,其中以中学生和大学及研究生的研究较为广泛,同时也有研究者对教师、科技人员及企业员工的创造动机进行了研究。

(二)从研究维度上

较多研究者从内外动机两个维度对某一群体的创造力进行研究,部分研究者从影响群体创造动机的内外部因素以及与创造力交互关系这一角度进行三维探讨,也有研究者将前两者相结合,进行更为复杂的多维因素分析,以深入探讨创造动机和其他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及作用。

(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对创造动机特征及内容的研究;2)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3)以创造动机与其他因素交互影响创造力的实证研究;4)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创造动机的探讨。

三、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

(一)创造动机的特征研究

朱晓红[2]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小学生中,确实存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学习动机类型,三年级学生与四、五年级学生相比,更多地表现出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中学习动机类型为内部动机的人数逐渐增多。但两种不同的动机类型依然存在。对研究生创造动机的研究结果表明[3]:研究生创造性动机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专业对创造性动机的影响非常显著;性别对创造性动机的影响不显著;31岁~35岁研究生的创造性动机最强;4年~6年工龄的研究生创造性动机水平最高;一年级研究生创造性动机水平最高。也有研究表明[4]心理健康与创造性动机相关,其中自立、自尊等心理因素对创造动机的影响更为明显。

(二)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1.内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

(1)成就动机与创造力

对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创造力的研究表明[5],男、女生均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且其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要稍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对男、女生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女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要显著高于男生。创造力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创造力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

对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的研究表明[6][7],中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整体上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类型对创造力活动内容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2)其他内部动机与创造力

现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人员有较高的创造力和创造动机水平,在动机中内部动机水平最高。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上,内部动机对创造力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8],研究生创造性动机中的挑战动机和愉悦动机与创造性表现总分及其写作能力维度显著正相关[9],教师的内部动机正向预测了教师创造力[10],对初中生的研究表明,认知需求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动机,对创造性有显著影响,高认知需求有利于创造性,低认知需求不利于创造性[11],同时中学生的内部动机高于外部动机[12],内部动机水平对学生科学创造能力的影响差异显著。内部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在科学创造能力上的表现明显高于内部动机水平低的学生[13]。

(二)外部动机与创造力

杨晶,时勘,曲如杰,邢雷等认为,工作中评价、反馈、奖励本身对创造力并不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它们的使用方式、使个体对此所产生的解释与感知才是影响个体创造力水平的关键[14]。对中学生而言奖励作为一种外部动机对男生创造性成绩影响较大,对女生影响较小。男生在过程奖励方式下的新颖性成绩比无奖励和结果奖励方式下的好。在结果奖励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新颖性成绩比男生好。而袁存凤,胡卫平[15]在研究奖赏对儿童科学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发现对儿童大比例,高额度的奖赏更有助于儿童创造性科学问题的提出,且奖赏的效果在开放式问题中更为明显。

(三)创造动机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影响

1.人格特征,创造动机与创造力

创造力与人格特征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与外倾性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与人格特征的各维度(精神质、外倾性、神经质和掩饰性)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追求成功的动机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掩饰性呈显著正相关,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精神质、外倾性、掩饰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在人格特征各维度内部,外倾性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掩饰性与神经质也呈显著负相关[5]。

2.学校情境中各因素与创造动机和创造力的关系

学校情境中个因素主要表现为教师期望,班级气氛,班级环境等因素。教师期望、学生成就动机总分、学业成就、创造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成就动机在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教师期望与学生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7]。班级创新气氛、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造力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从个体层面来看,初中生的内部动机在班级创新气氛与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班级创新气氛影响下,外部动机完全通过正向影响内部动机进而影响创造力[12]。师生关系对科学创造力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同学关系和秩序纪律对科学创造力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班级环境一方面直接对科学创造力发挥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中介变量创造动机间接对科学创造力发挥影响作用[16]。

(四)现有研究不足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研究也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首先,部分研究样本缺乏代表性,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研究者更偏向取样方便的学生群体,而对其他群体创造动机的研究则很少见,如从年龄上来看,幼儿和老年群体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其他的职业领域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其次,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研究的方式不应仅限于传统的问卷测验,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式。再次,影响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创造过程本身的成就感,影响创造动机的社会因素等目前暂时无人研究,因此,关于动机和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最后,如何激发和提高个体的创造动机,进而提高个体创造力水平应该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朱晓红.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3]李艾丽莎,张庆林.研究生创造性动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

[4]苟娜.自尊、自立、自信与创造性动机的关系[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

[5]陈建新,朱霞芳.大学生成就动机、人格特征与创造力倾向的关系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6]黄瑾.高职女生成就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7]魏翠翠.教师期望对初中生学业成就、创造力的影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8]郭德俊,黄敏儿,马庆霞.科技人员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0,(6).

[9]黄春艳.硕士研究生创造性动机、创造性自我我效能与创造性表现的关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10]权月彤.学校组织创新气氛和教师创造动机与教师创造力的关系[D].重庆:山东师范大学,2008.

[11]杨柳.初一年级学生内外动机与创造性关系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12]付秀君.班级创新气氛、创造动机与初中生创造力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13]董哗.内外动机对初二学生科学创造能力的影响[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0.

[14]杨晶,时勘,曲如杰,邢雷.激励手段(支持、奖励、反馈)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机制[C].第四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一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

[15]袁存凤,胡卫平.奖赏对儿童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16]张聪杰.中学生班级环境、创造动机对科学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评价结果的科学运用探析 下一篇: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