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时间:2022-09-05 03:39:26

高职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摘 要】探索高职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阐释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与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的具体做法,讨论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优化。

【关键词】高职 汽车电器 实践教学 探索 做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65-02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对汽车工作人员的要求不能局限于简单的技术水平,它更加要求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以理论教学作为指导,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课程重要内容。汽车电器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重要的模块化课程之一,因此在适合高职汽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探索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职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一)合理安排实训项目内容。根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将汽车电器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训项目,在实训项目中突出关键知识点,注重培养和加强规范操作,以满足汽车运用技术岗位的工作要求。例如,可以加强汽车电源、启动、照明、信号、仪表、车身电子、辅助安全电子、巡航装置等结构、原理、线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二)灵活设计实训项目。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课程情况,在设计实训项目时将各部分重要的知识点设计转化为高职学生可操作的实训项目,可考虑安排几个综合项目,要求学生参与并完成综合训练报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电动车门窗这一部分,本项目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正确拆卸和装配玻璃升降器的电器部分与机械部分,学生在掌握玻璃升降基本工作原理后,还要对其线路进行正确分析和检测,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同时,还需要动手设计一套玻璃升降控制系统,并能够通过组合开关正确地实现车窗玻璃的升降,这样学生便能熟练地掌握电动车门窗玻璃升降器的线路检测方法和故障诊断与排除。

(三)科学构建实训评价体系。学生实训质量的评价应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累计到课程期末考试。将每个实训项目的评价指标细化,导师评分、各组组长评分、学生成员相互评分,这样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操作熟练程度、规范性、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竞争中进步,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职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与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

(一)“课证融合”的意义。考试对于教育而言,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知识的手段,其最终目标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让他们对学习有一种主动性和紧迫感。由此可见,如何将考试与平时的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一手段来督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此,我们引入职业资格考试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措施。职业资格考试证书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一个认可,在实践过程中,企业越来越注重学生资格证书的相关情况。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器在汽车维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汽车维修电工已经是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毕业生的必考证书,由此可见国家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程度。因此,汽车电器课程在实训时应以考证作为协助手段,使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学习,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教学的进度。

(二)“课证融合”的具体做法。高职院校应通过“课证融合”教学管理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生上岗就业的成功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理顺教学管理体制障碍,建立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学生需要一定的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一方面,该机构能够指导学生在参加职业职业技能考试时所应注意的问题,为学生规划一定的重点,以便备考;另一方面,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大的便利,能带来最新的资讯,能够合理地为学生指引备考方向。建立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是推行“课证融合”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硬性要求。

二是实施“课证融合,学做合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将职业资格认证、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作为基础,将职业能力、职业证书、学历证书作为重点培养方向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应制订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相衔接的教学方案,实行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培养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课证融合”就是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种有效沟通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一种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渗透的教育模式,融合二者的优势,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改革与创新。

三是改革常规课程设置,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课证融合”要求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与最新的行业职业标准接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为学生提供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职业的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同时,也具备了职业能力。因此,“课证融合”仍然需要以“双证书”制度为框架,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将国家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是建设考试资源平台,实现学业与资格考试对接。高职学生考试内容包括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和学校学业考试两个方面。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及要求在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或考试规范中都有系统清晰的表述。高职院校应建设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考试资源平台,有条件的专业可引进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系统,采用以学科考试促进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以职业资格证书代替学科考试等方式,使校内学业考试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有效接轨。在这方面,学校应随时注重国家相关机构颁发的最新职业考试标准,并且进行相应的职业指导。

五是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课证融合”教学改革服务。教师在整个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进“课证融合”首先离不开专业课教师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形成一个权威、专业的教师团队。高职教育中的很大一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没有行业企业经验,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较低。还有一些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加之科学环境发展迅速,新观念、新问题不断出现,目前的师资队伍很难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引进一批具有专业知识、职业经验的高质量教师,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课证融合”教学改革服务。

上一篇:浅谈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与实... 下一篇:“进阶式”铁路通信工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