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购买力与中美消费指数的关联性研究

时间:2022-09-05 01:22:08

人民币购买力与中美消费指数的关联性研究

内容摘要:美国政府一直认为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被认为低估了。本文在中外购买力平价(PPP)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三变量模型,对1950年至2010年间人民币汇率及其中美CPI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长期来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 结构突变 汇率失调

模型设定及其变量的选择

(一)模型的设定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模型主要有单变量模型、两变量模型和三变量模型,本文主要采用三变量模型,即:

(1)

其中,st表示t时刻的名义汇率,pt表示商品在t时刻的国内价格,p*t表示同一商品在t时刻的国际价格,α为常数项,et为误差项,β1,β2为正的参数。

(二)变量的选择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的成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需要确定合适的基年,选择合适的价格指数。本文将1985年作为对PPP检验的基年,主要是因为1985年取消了人民币内部结算价,实行单一汇率,结束了人民币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时期,促进了外贸的发展。同时,为了尽可能的从长期角度对PPP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样本时段取1950年到2010年。对于价格指数的选取,国内外研究一般选择消费物价指数或者批发价格指数。我们选择中美两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因为我国的CPI是从1985年以后开始编制的,1985年以前,我们采用零售物价指数代替。美国的CPI采用的是美国城市消费物价指数。

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收集的是每年年底的汇率,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的CPI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美国的CPI来源于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官方资料。本文对原始数据分别取自然对数,所有数据都是通过Eviews5.0处理。

估计与检验

(一) 1950年至2010年数据的协整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应该对上述变量运用单位根检验来判断数据是否是平稳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的主要工具是ADF检验。通过ADF检验,可以看出各变量序列存在着单位根。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单位根假设,表明各变量都是I(1)序列。这为后面协整检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是Johansen协整检验。这种检验方法是基于VAR残差为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变量,因此,我们首先应对VAR残差作诊断检验。

在通常情况下,主要利用Liung-Box的Q(k)统计量和Jarque-Bera的正态分布N(2)统计量对残差进行自相关和正态分布检验(其中原假设H0,即残差服从独立和正态分布)。从单位根检验中可以看出,各变量明显的带有截距项,故设定VAR带有截距项,基于AIC ,我们选取滞后阶为10。(由于只关心VAR模型残差的具体情况,因此本文省略了模型的具体形式的表述)。而从模型的残差检验的结果也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上,所有的Q(10)和N(2)的P值均大于0.05,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H0:残差et为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变量。

我们采用Johansen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各变量在长期内的均衡表达式。首先需要确定协整的具体形式,比较了几种结果后,我们确定了最终的检验形式:数据中含截距项不含时间项的线性趋势。表1给出了对上述VAR(10)模型的检验结果。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上,无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都拒绝没有协整关系(r=0)的原假设,接受存在一阶协整关系。结论是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着1个协整关系。

有了一阶协整关系的成立,我们可以测算出协整方程,具体方程形式如下(括号中为t检验值,下同):

(2)

从协整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lnst、lnpt、lnp*t存在协整关系,但是lnpt、lnp*t的变化对lnst的影响方向与理论分析相违背:根据汇率与物价的一般关系,当中国的CPI上升时,人民币应相应的贬值,而当美国CPI上升时,人民币应该升值,这样才能使汇率处于均衡水平,但是方程(2)的系数却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反,购买力平价不成立。本文认为造成PPP不成立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从1950年到2010年经历了4次主要的汇率制度改革,体制性原因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发生结构性突变,从而导致均衡实际汇率水平发生位移。

(二)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

前文讨论的单位根检验,没有考虑数据生成过程(DGP)中变量的系数的时变问题。然而,剧烈的外生冲击(如体制变化、金融危机等),可能导致DGP具有结构突变。因此,本文研究主要采用结构突变点检验。

我们选用崩溃(Crash)模型作为结构突变点的检验模型,具体形式为:

(3)

其中,t表示时间,μ0为截距项,δ,μ1为正的参数,dt是虚拟变量,假定结构突变时点为tb,则dt=1,t >tb;dt=0,t >tb,et为残差项。

对方程(3)进行检验时,原假设H0:et~I(1)时,yt具有结构变化的单位根,备择假设H1et~I(0)时,yt具有结构变化的稳定趋势。

在1970-1971年、1984-1985年、1993-1994年,2005年,我国曾进行了四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其间可能发生结构突变。结合汇率数据特征,设定t1=1970,t2=1984,t3=1993并分别定义虚拟变量为:

d1=1,t1>1970,d1=0,t1≤1970;d1=1,t2>1984,d2=1,t2≤1984

d3=1,t3>1993,d3=1,t3≤1993,其相应的退化趋势和对退化数据的ADF检验分别为:

(4)

(5)

(6)

(7)

(8)

(9)

基于式(5)、(7)、(9)求最小的ADF值,min(ADF)=-2.51,而-2.51>-5.43(1%的临界值),接受单位根原假设,且基于此确定的结构变化点t=1970。这样,我们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为结构变化的单位根,其结构突变点为t=1970。

上一篇:商业网点中的公共利益分析 下一篇: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孟加拉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