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学应用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04 12:37:30

探究数学应用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育过于重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以夯实学生的基础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就忽视了数学的应用性,违背了知识应该应用于实际的基本原理。从本质上说,知识源于生活,更应该用于生活,中学数学的应用性原则必须得以发挥。基于此,笔者在此探究数学应用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并逐步改变教师的认识,推动中学数学的发展与建设。

一、数学应用有助于让学生正视数学的实用性

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成为社会中一种交流常见的负面意识,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负面的意识认为读书并不能帮助学生找到好的工作,也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更好的生活。

虽然这种意识是错误的,但仍旧折射出教学的现状,即应用性不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这种做法否定了中学数学的应用性,只是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并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应用有助于让学生正视数学学科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真实效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避免读书无用论的侵蚀。

以统计的教学为例,教师将统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可以要求学生以统计的知识记录与分析班级的平均成绩,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统计的知识记录与分析农作物的收获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应用相应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让知识回归到本源,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数学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只是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分数。这是落后的教育理念,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数学应用促使教师将基础的理论上升于实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发挥自身的各项能力,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目的。

以曲线的相关知识为例,如果仅仅依靠教学,学生对曲线的了解并不深刻,对曲线的真实效力没有过多的了解。因此,学生提升的只是基本的理论知识,却不是自身的能力,当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要用到曲线时,却发现自己没有实际的应用能力。

只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让学生运用曲线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抛物线研究与分析篮球的飞行轨迹,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的娱乐和健身中。通过实践应用,学生才能进一步综合地运用理论知识,并在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数学应用有助于发挥数学学科的基础作用

从课程发展的角度而言,数学学科自小学教育开始就承担了基础性的功能,中学数学更是理科类学科的基础与重要工具。具体地说,学生在研究物理、分析化学等过程中都需要合理地运用数学,需要拥有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

如果学生只拥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将理论上升为能力,这就无法发挥数学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无法支持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有效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应用有助于发挥数学学科的基础作用,能够有力支撑学生的学习和工作。

例如,学生可以运用方程的知识解决物理学科中运动的问题,可以运用几何的知识解决物理中力学的知识,可以运用统计知识了解地理中的降雨量,也可以运用相应的计算探究与学习化学和生物。

只有重视中学数学应用,学生才能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才能发挥数学学科的基础,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

四、数学应用有助于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教师将数学知识进行应用,还能够让学生获得更进一步的成功体验,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巩固学生的学习信心,也能让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念。

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学生从理论学习上升为实践,这就能够让学生综合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更能够让学生在完成应用时获得足够的成就感。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施加期待与暗示的理想。基于此,学生才能拥有足够的信心,才能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并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在日后的学习中爆发出更大的潜力。

总的来说,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导,却忽视了知识的本源。数学应用对中学数学教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这就要求众多教师不断总结与反思,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同时,教师需要通过实践进行交流,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此推动中学数学教学的建设,突出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原则,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真实的提升。

上一篇:自主 高效 愉悦 下一篇: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