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趣”从何来

时间:2022-09-03 08:10:37

语文课“趣”从何来

现在许多学生都不听语文课,不愿学语文,对语文课失去兴趣。语文为何受此冷遇?因为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缺少情趣;枯燥无味,缺少理趣,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对语文失去兴趣。语文课要让人待见,课堂教学必须有情趣、有理趣,让学生感兴趣。

一、课堂教学的情趣

其实我们的教材并不乏“情”在。以苏教版模块五第二专题为例,文本有《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有如泣如诉的散文、执子之手的舞台形象、旧日时光的深情吟唱,表现出情感的丰富多样性。李密的深情,归有光的至爱,都是通过细节、白描、烘托、渲染等手法表达出来的;张生与崔莺莺、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幸福爱情的追求,都是通过“代言体”的戏剧形式、戏剧冲突、时空安排等手段来表现的;三首歌唱友情的诗篇,或借助意象、或融思于诗。总之,表达的感情是多样的。要让学生体验优美真挚的感情,珍视亲情、友情,理解爱情。学习时,可与活动体验相结合。学习戏剧,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行片段表演,观摩影视作品;学习诗歌,以三首友情诗为“点”,由“点”到“面”,让学生课后收集友情诗,组织诗歌朗诵。还可以与问题探讨适当结合,如《项脊轩志》不言悲而悲不自禁的结尾,妙在何处。

重视感情是人的通性。许多典范之作,恰恰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比如苏轼的《赤壁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沁园春・长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些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走进文本的,所以生活阅历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作品感受的深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作品时,首先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对所教内容融会贯通。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契合的境界。这样就会有效消除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时代、地域、感情等方面的隔膜,使学生受到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乐于接受教学内容。

二、课堂的“理”趣

现在学生最讨厌老师唠叨,若你还在课堂上喋喋不休“讲知识改变命运”之类的大道理是没有人听的。读书以明理,为学以解惑。其实学生在学习中会有许多疑惑,而课文就是可以解惑的,如果教师运用得体,就一定会通过道理让学生心动,进而解惑的。

例如:在讲授《劝学》一课时,就可以通过文中所阐述的关于学习方面的深刻道理,让学生心动。

首先,我这样导入:“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无定发,但学必有法。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一定的读书方法:张溥用‘七录法’,用‘点评法’,而我们要学习好,一定要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刚升入高中,学生心中都憋着一股劲。这样通过导语,学生都急于了解一些学习方法,从而让其内心悄然为之一动。

接着,我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说:“每天忙碌劳累,却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有的说:“做了大量的题,成绩却总提不上来。”还有的说:“就是不爱读书,一端起书本就困。”这时我投影《学习要“三到”》,引导学生读短文,并且说:“我们找找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在哪儿呢?”这样学生就带着需求进入了“不愤不启”的状态,知道学习要“眼到、口到、心到”。然后引导学生读课文,总结出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正确态度。这样使学生震动,从而很好地完成了“启”、“发”的过程。

等到学生对文章有所了解后,我再让学生谈对本文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启示和感悟,以及下一步自己在学习上的改进措施,使学生达到理性的心动。他们明白了“学习在于勤奋,方法就是积累”。“学用结合,注重基础”,就说明为文中的“理”所动,并把文中的道理提升为自己的方法,达到了真正的心动。

三、让学生感兴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声情并茂,时缓时急,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激趣,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格言、警句、故事、诗词、典故等均可引入课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长期只是用自己习惯了的那种单一的表达方式去引导提问,肯定容易导致学生厌倦,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仅具高度知识性是不够的。每天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对于那些生性好动的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便于师生交流氛围的教学情境,所以,优秀的教师大多十分注重开场情境的设置。开讲之初,教师应根据课型及内容精心创设导入语或情境,设置特定的情节,展示特定的物象,营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氛围,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之中。争取课堂一开讲就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进入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之中,紧跟教授的教学进程,在轻松而又兴奋的氛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

如何才能拨动学生的兴趣之弦呢?是戏剧,不妨让学生自己登台表演;是小说,不妨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成为小说中的人物;是诗歌散文,不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去诵读涵泳。比如琼瑶的小说往往化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诗意、诗境,深得青少年的喜爱。在学习相关的古诗词《蒹葭》时,如能让学生结合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来理解感悟,相信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语文是一门生动的学科,教师要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到有益有趣,就要讲出情趣、讲透理趣,讲得学生感兴趣。

上一篇:心随雨舞 第62期 下一篇:精心设“导”,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