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重塑的光影

时间:2022-09-03 12:16:39

艺术重塑的光影

摘要: 文学与影视为传统视域下的两种艺术门类。首先,文学为影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广泛的拓展空间,突出地表现在影视作品对文学的改编上。其次,影视作品的改编使文学向更广更宽处拓展,趋于普泛化,而此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影视自身对文学的改编。最后,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交错与差异,为的是寻求到一个平衡点,促进二者的相通与互补,使其在一个全新的场域中平稳前进。

关键词: 文学 影视 改编 比较 差异

文学为影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广泛的拓展空间,文学对影视的渗透,突出地表现在影视作品对文学的改编上。

一方面,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学在荧幕上的再现,以视觉感官上别样的冲击,强化艺术的表现效果。作为一种有别于文学的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影视多以镜头的切换,空间的布景,角度的多方位转移,对人物面部表情、行为动作、心理特征等层面细腻的捕捉,以一种直观外化的方式,以影视特有造型的表现力,营造感官心理主导之下的艺术罗网。

比方说,1987年36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对文学原著的改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堪称影视改编的经典。将二者放在同一个平面上加以比较性的审视,可以说,虽然其中仍不乏缺漏,然而,就文学与影视的改编来说,还是成功的。一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如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的“辣”,阴狠、毒辣、八面玲珑……演员邓婕对此进行充分的把握与阐释,活脱脱一个“凤辣子”,此外众多出场人物的一颦一笑无不表现得酣畅淋漓。角色的装扮也是别具深意的,如林黛玉的服装多为白、淡色系,表现她“阆苑仙葩”的遗世独立,而王熙凤的服饰则多以红、黑取色,是荣华、地位的象征,给人以强烈的光感。在影视配乐上,该剧充分发挥了音乐的巨大感染力,《枉凝眉》、《葬花吟》等,渲染情境,引人入胜。

另一方面,有相当比重影视作品的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文本原始的意义,而更多地糅入了时代、个体、艺术生产特征等多方面的当代社会文化因素。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其一,编者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主动地进行了一定的取舍和简化,有对文本主题思想的简化,也有对文本艺术结构的再造。以此形成了借以参照的文本,成功地加以电影叙事。如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的影视改编,(这里主要对1997年出品,由法国苏菲·玛索饰演安娜的版本加以叙述)影片基本上延续了原作的“拱门式”双线条结构,但还是主要以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的故事为叙事的中心点,与之相较,列文在农村的改革活动、列文与吉蒂的爱情线索在一定程度上被加以弱化和简单处理,但是影片对那些打猎、乡间农民劳作的场景、农民唱圣歌的情节和列文对人生看法的思想流脉还是有相当的叙述和阐发的。影片添加了安娜做梦被火车轧死的这一情节,并对往来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的火车声进行特写与放大处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超越,是一种对宗教宿命的有形刻画;再者就是影片中屡次出现的蜡烛的明灭意象,这充分发挥了影视艺术形象生动的特征,并以此展开对安娜生命迹象的观照,在这一点上,画面些许超越了文字的力量,给人以震慑之感。此外,影片将有些单一、与表现主题关系疏离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加以适当的删减,如影片去除了列文的哥哥科兹内舍夫与瓦莲卡的情感线索,删去了吉蒂在国外养病的那段经历,对伏伦斯基与安娜在国外的那段生活也只是一笔带过,并对一些事件的发生进行了时间、空间上的再整合。我认为,这种取舍与简化,是遵循影视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所特有的艺术原则与存在规律的需要。

其二,影视作品只是借用了某部文学作品的总体构架,或者说是一个笼统的故事大背景,而以编者本人主观的再创造,或是本着迎合大众消费需求的直接目的,向原有的文学作品内部进行主观的填充。如近期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金大班》(范冰冰饰演金兆丽),根据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改编,浮华背后,其间充斥着过分商业化、世俗化、现代化的流行因素,将一部短篇小说扩展成一部长达36集的电视剧,在这冗长的叙事中,更为重要的东西流失了。影视剧加进了金大班的身世、多段情感的纠葛,而小说中金大班将嫁的陈荣发在剧中竟作为了成全兆丽与月如的形象存在……修改之后的剧本以爱情为中心,辅之以局势的变化、现实的残酷,多以肢体语言的纯熟细腻展现人物性格,少了些许灵动的眼神与特质,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更多地贴近了影视这种造型艺术形式。在当前商业文化的主宰之下,这样类型的电视剧似乎更能够吸人眼球,更符合社会大群体的审美需求。然而,在轻歌曼舞、灯红酒绿之下,那种文学中潜藏的华丽之后的苍凉感却无从呈现,人们更多地沉浸在对月如和兆丽爱情悲剧的感伤之中。主人公爱情遗憾的展现却并不能够填补苍凉带来的更大的空虚与寂寥。我觉得这部影视作品相较于文本最大的欠缺也正在于此,即消解了文学作品本身的思想深度与文化底蕴,代之以当代思潮下的商业现代气息。

影视作品的改编使文学向更广更宽处拓展。影视,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因为诉诸感性直观的形式,所以更易为大众所接受,它的普及度较高。而文学受时代风气、文化水平、个人修养的局限,仅仅是在某一社会群体内部流行和发生的。此二者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更加深了它们的比较与互补。我们能够发现,改编之后的影视作品搬上大荧幕后,一夜之间变为家喻户晓的热播之作。与此同时,同名的文学作品瞬间被一扫而空,成为畅销书目,名家名著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和流行。

在比较文学视域下,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对文学与影视进行审视,影视在社会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向多维度多方位的延伸和拓殖,更多强调社会功用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文学向着通俗化、普泛化的角度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文学形态,如网络文学、影视文学,其中影视文学更是将文学与影视进行了多层次的糅合,既保留了文学表现的形态,又兼具视觉感官与肢体动作上的丰富性。这样,出现了更多迎合大众消费需求和社会文化生产的文学作品,更大程度地刺激了影视作品对文学的改编,有的作品文本甚至被直接作为了电视剧电影拍摄的剧本转向屏幕。

文学与影视,将其放在一个学术视域下进行比较研究,探寻二者的交错关系,为的是尽可能地寻求到一个平衡点,更大地促进二者的互补,使文学和影视两种艺术形态在一个全新的场域中平稳前进。影视对文学的改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艺术的“重塑”过程,或借鉴,或参照,或取舍,或颠覆,无论何种,都应在充分理解二者差异之后进行艺术的再造,以求达到完美的表现效果。因为有差异,才会有交错,才会有互补的需要。所谓“平衡点”应当是在遵循文学与影视二者艺术规律与审美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文学之意境美,影视之视觉性,并加入适当的时代、文化的元素,将其杂糅互渗,紧密配合,提高契合程度,再现艺术强大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上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