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时间:2022-09-03 06:52:50

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语文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新课改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又将如何展开呢?作为中华名族几千年来文化结晶的文言文,长期以来对它的教学,我们许多教师一直沿袭“扫描式”教学法,一字一字地讲,一句一句地译,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咀嚼的支离破碎,学生学得劳累吃力,教师教得身心疲惫,文言文的教学成了费力而无实效的工作。如何让文言文的教学走出“高效低效”的困境,从而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成为我们的教学追求。

文言文教学长久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教学大纲中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这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觉得要“文”“言”并重,从而突出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所谓“言”,用新课标的话说即“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所谓“文”即“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落实“言”,就是充分体现文言文的工具性,现在文言文教学状况,常常是脱离语境梳理词法句式,以及虚词的多种用法,鼓励机械地死记硬背,既枯燥无味,又没有效率,这种程式化教学使得教无所用,学无所得。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权利被无情地剥夺了,课堂中被牵着鼻子走;教师的讲解更是要小心翼翼地步步推进,教与学的过程就成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缓慢且死板。“高耗”的过程却产生“低效”的结果,何谈对文本的品味,人文性的功能就更加难以发挥了。针对此现状,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习惯,就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单靠自觉的形成,它还是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是主角,但没有良好的习惯作保障,哪能有效?看看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就一目了然,课堂的主角变成了“参考书”。师生共阅参考书,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在逢场作戏,学生听不听都一样,参考书一翻,什么都讲得清楚,阅读和翻译能力得不到有效地训练而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学习文言文就陷入了恶性循环。课堂死气沉沉,效率低下,学生就像是始终翻看一本乏味的小说,毫无精彩可言。因此,当务之急,现应在文言文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从听、说、读、写、练进行规范,教师应当结合具体学情,以及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学习状态,从听讲、翻译、训练、说话、背诵等活动的细节上,提出明确的要求,最好是学习上的方法,时间和步骤并作以详细而明确地指导。改正了不良习惯,就是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大前提。

二、找到最佳切入点,力主创新,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当使教师易于操作,学生乐于接受。要求学生有创新能力,就首先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即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教材和学情的全面分析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形成准确的预计,然后在教学设计上,找到最佳切入点,创新设计课堂环节,使学生感兴趣,营造宽松的氛围,能积极主动地参于其中,及时灵活地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课堂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师能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为学生的自由发挥和创新思维创造出空间,留足时间,这样就会使自己的教学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组织教学,从课堂出发,从学生出发;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学,使教与学和谐统一发展,文言文的教学也因此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改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重新组织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题进行,新课标强调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而现在教师都不愿,也不敢轻易地放弃自己的地位,就造成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出来,失去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实质上,构建活动化的课堂模式,已经成为实现新课改的必然趋势,就是将学生摆在突出的位置,教师为学生展示才干,塑造个性搭建舞台,提供活动的方案,提出合理的建议,设计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增加认识,获取经验,提高能力,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彼此交流,共学知识,共享快乐。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模式究竟如何组织呢?我认为应具体从以下措施入手:

1.在诵读中自我感悟

“书读几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应重视诵读。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在诵读中体验我国古代文章的精彩之处,做到熟读成诵,对提高古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诵读文言文,在诵读中感悟文章大意,在诵读中发现问题,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2.在自主合作中理解

新课标要求我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学习文言文而言尤其重要,在教学文言文之前,先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让学生自主疏通文意,确有不解的词句下来提交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后仍不理解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提交全班合作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当然,教师也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对较难的知识及高效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做到活而不乱,扎实高效。

3.在问题探究中深悟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就课文的内容内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将其整合后提交全班自主合作探究,从而进一步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要对文章语言进行品味,对写法进行深入探究,总结学习,翻译,理解的方法,形成个体正确的体现。

4.在实践活动中提升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更新观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归纳比赛,背诵比赛,翻译比赛。还可以让学生在课文找同题材或同主题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迁移知识,灵活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文言文的主人,提高能力和素养。

总之,我们需要追求语文教学的理性化,构造活动化,节约型的语文课堂教学,逐步走出文言文“高耗低效”的困境,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

上一篇:浅谈数学优秀学生的教学 下一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