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众怎么看?

时间:2022-09-02 04:25:58

社会大众怎么看?

三个层面看互认

在法律层面,互认结果导致的纠纷如何处理,存在不明确之处。出现医患纠纷后,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可作为证据存在,来自本院的结果,不仅具有本院认可的法律效力,负责检查的医生也会与看病的医生一起,共同承担法律后果。而使用外院的结果,将使医患双方的矛盾,变成多个医院和一个患者之间的矛盾。何况,医检结果“只对本标本负责”是普遍现象,一旦因误差而出事,通常只能由本院医生负责。因此,对于容易产生变化的结果,医生出于自保,互认会十分谨慎。

在技术层面,有些结果不适合互认。同一个病人,不同医院的检查会有所不同,同一个影像或标本,不同医生的解读也不同。有时,医生需要与检验、影像医生一起阅图看片,才能作出诊断。而对于来自外院的结果,本院的医生无法加入主观思维,不能与负责检查的医生沟通,心里就没底。更何况,来自中小医院的检查结果,是否有误诊和漏诊,也值得怀疑。

在制度层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引导。为了控制药品费用,医保对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的比例(药占比)有严格的规定,通常三级医疗机构控制在45%以下,而门诊患者药费比例不超过20%。为了让药占比达到要求,医生可以少开药、开便宜药,但也可能通过多开检查来实现。

检查结果当然有互认的必要,但假如不分析具体原因,不解决具体困难,不出台操作性强的规则,就无法落实好。只有多听听医生的意见,为他们消除种种顾虑,清理一些不合理的规定,检查结果才会被最大限度地利用。

难点调查:风险大,病情变化快,还有钱的老问题

2015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在不同医院重复做检查的情况。70.1%的受访者期待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受访者认为检查结果互认难点主要在于:医生风险大(49.9%)、部分检查结果容易产生变化(43.8%)、检查费关系到医院创收和医生奖金(37.5%)。

65.6%受访者相信检查结果互认有助于减轻患者负担

广州市民陈先生退休后享受职工医保,按规定每月能报销的限额是300元。3月26日,陈先生因左胸疼痛,先到广州南石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病,“医生要求进行心电图检查及胸部拍片检查。拍片检查费130多元,药费10多元。但是查不出病因,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陈先生于第二天来到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门诊。社区医院拍的胸片存在电脑里,红会医院医生无法看到,只能再次进行胸部拍片检查,费用220元、药费165元。因重复检查,陈先生300元的报销限额用完了,自付的比例很高。

“医院拍完片后,没有冲印底片,而是存在本医院的电脑系统中。本医院的医生打开电脑能看到,但不同医院之间不能共享。”陈先生说,“不同医院设备水平和诊断水平不一样,检查的方向和重点也不一样。要是以后看病都这么费时费钱,我这样的退休人员可承担不起。”

山东某三甲医院医生陈媛(化名)告诉记者,山东省已基本实现同级医院检查互认,但到底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由具体负责的医生决定。由于下级医院的检查效果不全、不清楚,需要再次检查的情况很多。如果只按病人手里的检查结果看病,往往容易误诊。病人换家医院看病,也是担心上家医院诊断错误。

调查发现,73%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在不同医院重复做检查的情况。70.1%的受访者赞同医院检查结果互认,17.8%的受访者不赞同,12.1%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对于医疗检查结果互认,65.6%的受访者表示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时间成本,58.8%的受访者认为有利于合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45.4%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改善医疗服务、缓解医患关系。也有19.9%的受访者表示,为了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需要重复做检查。

35.4%受访者建议增加对基层医院的投入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指出,我国目前所有的化验室都是医院自己的,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检查结果互认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你检测的结果能不能达到其他医院的要求,你的结果是否具有可信性,不同医院的医生如果按照原来的检查结果来治疗,一旦出事,医院会产生纠纷。

“根据医院内部规定,检查费用跟医生收入是有关联的。这种情况在各个医院都比较普遍。”陈媛坦言,医疗检查与院方经济利益相关。

对此,周子君表示,医院检查跟收入挂钩导致的情况是,即使检查是出于医疗方面的需要,很多病人也会怀疑是因为经济因素。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梁渊说,患者的病情是会变化的,不同指标的测量也存在不同的情况。有的时间跨度比较短,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一天之内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就要再次检查,动态监测;有的时间跨度比较长,那检查结果就可以实现互认。所以到底能否互认要看情况,不同的检查项目应该有不同的互认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检查结果互认难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调查中,35.4%的受访者认为应增加政府对基层医院的投入,35.2%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34.1%的受访者表示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治疗、诊断水平很有必要,33.6%的受访者建议为不同检查项目确立不同的互认标准,33.3%的受访者认为患者要多了解自己的病情,23.4%的受访者建议合理投资并分配检验资源,25.2%的受访者表示要将医生的收入与检查收入剥离,20.7%的受访者提出研究构建统一的医疗信息服务平台,18.6%的受访者希望加大对医德医风的监督力度,13.9%的受访者建议物价部门核实并规范医检价格。

梁渊认为,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应该留着供医生参考,不同指标的变化确实应该让医生完整了解,只看一次性的结果容易导致判断错误。

周子君介绍,国外很多小医院没有化验室,都是集中送到一个地方检测,这个检测是按照国家或行业协会的统一标准,结果基本都会达到要求,这样各个诊所都会信任这个检查结果。我国也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没有必要每个医院都设化验、影像中心,可以去第三方的检测中心或区域性的影像中心、检验中心集中检测。检测中心可以是社会办的,也可以是政府依托大医院办的,开放出来面向一些小医院。这样可以共享检查结果,对病人来说会减少时间、金钱上的浪费”。

此外,周子君指出,从医疗保险方面来说,医保后台能监管到这个病人,多长时间做一次检查,有没有必要做检查。如果频率太高的话,医保后台就应该去了解,为什么要做,有没有必要做。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信息能够互通,检验结果能及时推送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所以要有统一的信息平台,检验结果都在这个平台上共享。

本次调查中,51.2%的受访者在一线城市,34.9%的受访者在二线城市,11.0%的受访者在三线城市,在四线城市及以下的占2.9%。

上一篇:戒毒医生:特殊医生的光荣使命 下一篇:利弊得失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