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

时间:2022-09-02 11:07:12

儿童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

【指示性摘要】 依恋的形成对儿童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者以依恋的概念及其类型为起点,分析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理论背景,从照料者与依恋的代际传递性关系、成人依恋模式与其子女依恋模式的关系、“将心比心”对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解释、干预研究4个方面对儿童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研究的新近成果进行介绍与归纳。

【关键词】 客体依恋;代际关系;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B 844.1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0899-03

【作者简介】 徐济达(1953- ),男,江苏南通人,教授,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210029。

【通讯作者】 何源,博士,讲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210029。

关于依恋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发展心理学以及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者的关注。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的一生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是儿童社会化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儿童向着更加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并对个体的人格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依恋的代际传递性。所谓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采用Van Ijzendoorm的界定:根据特殊照料者(通常为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即父代的依恋模式与子代的依恋模式可以传递[1]。本文从依恋概念及模式着眼,对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进行归纳。

1 依恋的概念及其类型

1.1 概念 依恋(attachment)一般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2]。通常指的是存在于两个人或一个人与另一个群体之间的力量和某种情绪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非常亲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依恋的主体既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依恋则特指婴儿与成年人(一般为父母)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1.2 类型 国外关于依恋类型的测定有多种检测方法,如陌生情境测验(SS)、成人依恋访谈(AAI)、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RC)等,陌生情境法是最早测量儿童依恋模式的方法,也最为著名并得以广泛使用。

美国心理学家Mary于1969年创立了“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研究法对依恋的类型展开研究,即根据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同反应来评定婴儿的依恋类型。实验过程为:把婴儿置于陌生环境中,观察当婴儿的依恋者(父亲或母亲)离开,只留下婴儿和一个陌生人在一起,婴儿会有什么反应,以及当依恋者重新回来后,婴儿又有什么反应。通过观察与分析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表现,Ainsworth将依恋模式分为3种类型:第1种为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也叫类型A),指当母亲离开,让婴儿与陌生人相处一段时间后,母亲重新返回时,婴儿躲避母亲或者不理母亲。这类婴儿即使是母亲在房间里,他也不太理会;而当母亲离开时,婴儿也不感到焦虑。第2种称为类型B,即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指婴儿在母亲离开后表现为苦恼、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对重新见到母亲感到非常高兴,这类婴儿可以和陌生人相处得很好,但明显表现出对母亲的偏爱。第3种为类型C,也称为反抗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指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存在2种相反的情感,母亲回来后,既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3]。

Main等[4]在前3种依恋类型基础上又发现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称为D型依恋即混乱型依恋(disorganized attachment),这类儿童常兼有A,C型儿童的特点,在陌生情境中易表现出混乱并缺乏组织的行为。有研究表明,D型儿童是最缺乏安全感的依恋类型,并且有较强的攻击性[4]。研究表明,安全的早期依恋关系不但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过程[5]。

2 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理论背景

2.1 内部工作模式的提出 在依恋的理论背景中,不同理论流派对依恋有着不同的解读。几种主要的依恋理论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学习派、习性学派以及认知学派。其中习性学派的依恋理论最具有整合性和系统性,并成为后来依恋研究的理论构架。Bowlby在解释母婴依恋形成的机制时假设人类进化过程中使婴儿产生了一种先天的倾向,即婴儿具有在无力照顾自己时发出信号(哭、笑、依附等) 以吸引成人接近,从而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倾向,同时成人也具有对这些信号做出适当反应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依恋[6]。其次,习性学依恋理论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来对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说明和解释。儿童关于自我与特殊照料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是个体与其交往中形成并建立起来的,并对儿童以后的行为与情感、认知等有着深刻影响,形成儿童关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内在表征,使个体对外在环境作出自己的理解并对之进行适应性反应。

2.2 内部工作模式对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影响 内部工作模式不仅包括个体与依恋对象之间的内在表征或内部模型,还包括自我和他人有关人际交往的具体细节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其中包括2种成分:一个是关于依恋对象的,指当婴儿有需要时,看护者是否可得、敏感并有反应;另一个是关于自己的,指自我是否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7]。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的这种与照顾者的重复交往经历会内化成活动模型。当婴儿成为儿童直至成人时,个体与他们的主要依恋对象之间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仍旧对其依恋模式产生影响。内部工作模式的自我意象和他人意象仍然在预测同解释与依恋有关的自我行为与情感以及依恋对象的行为与情感。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有很强的稳定性,且在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对儿童的各种人际关系会产生长远影响。也可以进行如下理解:如果个体的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有相对一致的看护经历,内部工作模式则会在重要经验与不断一般化的过程中稳固下来,如此,开始于特殊的婴儿-看护者关系的模式导致了涉及自己和社会更抽象表征的形成,这种表征一旦形成,就有可能自动和无意识地工作[8]630。一旦形成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固定下来,势必会影响个体对其下一代依恋模型的类型。Crowell等[9]指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和家庭组织模式密切相关,并且这种关系在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中扮演重要作用。

我国王争艳等提出了内部工作模型发展结构的假设,认为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内部工作模式的内容变得越来越精细,并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性,个体间内部工作模式的组织结构是不同的,有些人具有简单的结构;另一些人通过整合各种不同的模式而具有复杂的结构,在成年人中可能有4种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式,即简单依恋模式、爱情依恋模式、友谊依恋模式以及多重依恋模式[8]637。无论是哪一种依恋模式,婴儿期至童年期建立起的内部工作模式都非常牢固,与其他几种依恋模式非常相似,并对其余几种依恋模式起着指导作用。

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1987年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使得依恋的研究拓展到成人阶段。研究认为,成人依恋“是个体一种稳定的倾向,去靠近其主观认为能满足其生理、心理安全的特定对象,而这种稳定的倾向由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所调节,并基于个人在其人际世界中的认知-情感-动机模型[10]。”从内部工作模型结构的理论构想以及关于成人依恋的概念中可以明确,作为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内部工作模式伴随着人的一生并提供了理解从幼儿至成人依恋表达变化发展的依据及影响,有理由认为个体内部工作模式的形成及其理论与依恋的代际传递性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3 国外关于依恋模式传递性的主要研究

根据以上研究所述,依恋现象应该具有代际传递性,子女的依恋模式与特殊照料者(通常为母亲)的依恋模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多研究者在其研究中验证了这一假设[11]。

3.1 照料者(母亲)与依恋模式代际传递的相关研究 许多研究揭示了不安全依恋的形成与母亲的照顾质量密切相关:依恋类型为A的婴儿其母亲倾向于拒绝和不敏感,缺乏耐心,表现消极;依恋类型为C的婴儿其母亲常常错误理解其需求,不能与儿童达成吻合;依恋类型为D的婴儿其母亲虐待儿童或患抑郁症的比例较高,常常对儿童看护不连贯、不规律,致使儿童情感矛盾,行为混乱[12]。

另外,几项跨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日本、德国以及以色列4个国家的婴儿类型分布各不相同:美国婴儿中A型婴儿为28.3%,B型婴儿为67.4%,C型婴儿为4.3%;德国婴儿中A型婴儿为32%,B型婴儿为61.7%,C型婴儿为6.3%;日本的3种类型分别为6%,62%和32%;以色列3种类型分别为31%,46%以及23%[13]。究其原因,西方文化中母亲在儿童1岁时就开始强调独立和自主,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自主探索精神;而在日本,母亲并不鼓励儿童表达情感,着重培养儿童的团结与顺从,使得儿童对母亲的情感和自身的要求相矛盾,从而导致C型婴儿较多,同时母亲参与照顾儿童生活较多,儿童无法忽视母亲的存在,所以A型婴儿较少;以色列的儿童其父母参与照顾的程度很低,从小就生活在统一的养育院,致使不同类型的依恋分布相差不大。

另外,从心理病理因素考虑,Leslie等[14]研究发现,母亲的心理病理因素和婴儿的依恋安全性呈显著相关;在父母中至少1位为酒精依赖患者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常缺乏共情,使用体罚,并常常出现亲子角色倒置,很可能无法提供孩子形成安全依恋所必需的精心养育和接纳,从而导致了孩子长大后形成不安全的成人依恋类型[14]。

3.2 成人依恋模式与其子女依恋模式的关系 童年时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会整合到个体的个性结构中并形成自己对亲密关系的行为表达方式,影响着以后为人父母时的情感与行为。父母对儿童的依恋模式影响是最为深远的,父母在自身的婴儿期或童年期的依恋经验至成年后形成自己的与依恋有关的内部工作模式可以迁移到下一代身上,从而影响对子女行为反应的敏感性,并对婴儿的依恋产生影响。有研究发现,在成人依恋访谈(AAI)中被评定为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其子女往往表现出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模式;被评定为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子女往往也表现出对父母的不安全依恋模式。另外,通过采用AAI对成人的依恋模式进行测评发现,成人依恋分为4种类型,即安全-自主型、不安全-忽视型、不安全-先占型、不安全-遗留型,这4种类型与婴儿通过“陌生情境”测验表现出来的4种依恋类型一一对应。AAI得到的是成人关于自己早期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内在表征,这个心理表征会对他们与自己孩子交往时所形成的依恋关系,也即成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形成了对自己孩子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不安全依恋者,其子女的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可能性则更大[15]。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有不幸童年经历的父母必然会成为不敏感的父母,进而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相反,这些父母看待其童年经历的方式似乎比他们实际接受的养育行为对其如何抚养孩子影响更大。如他们把新的信息融入内部活动模式的能力,忍受消极事件的能力,以及以理解和谅解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父母的态度等,都可能使其形成更积极的依恋表象[16]。

3.3 “将心比心”对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解释 近年来,对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更加深入[17];“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的概念为,父母把孩子看作有独立心理的个体的倾向,表现为使用心理特征的语言来描述孩子的倾向;母亲的敏感性不应该只是感知婴儿的信号,而且还包括对婴儿的信号有着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如此才能理解婴儿的心理状态。因此,母亲对孩子的将心比心是敏感性的重要条件,并且有可能建立孩子的安全型依恋模式。有研究发现,将心比心可以通过5个类别加以评定,其中“母亲对婴儿恰当的心理评价”是最好的评价指标,回归分析现实恰当的心理评价能够显著预测依恋的安全性。

母亲关于孩子心理的表征不但和父母关于依恋的心理状态有关,而且也和婴儿依恋的安全性有关,即父母越倾向于把孩子看作是一个有自主心理活动的个体,孩子就会形成安全依恋,即母亲的“将心比心”可以很好的解释母亲在AAI中的得分对儿童依恋安全性的预测。

3.4 儿童依恋代际传递性的干预研究 儿童依恋干预的原因是因为婴儿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其基本需要如得到理解并给予回应、被欣赏、被支持等没有得到相应地满足。目前对儿童依恋代际传递性的干预研究从内容上可以有如下几种。例如可以提高母亲的敏感性,改善母婴之间的互动,Juffer等[18]采用实验组控制组随机实验设计,对更可能形成混乱型依恋的被收养婴儿家庭进行干预,结果表明,短期干预是有效的。其次可以通过改善母亲的内部工作模式从而提高母婴人际互动的质量,尽管这样的干预研究并非都会成功,但在某些个别干预中却会取得较好效果。另外还可以对母亲进行综合干预,如提高母亲的主观幸福感、周围亲人的社会支持、“将心比心”的训练等。从干预研究的形式上可以分为预防性干预与临床治疗;预防性干预主要是针对父母进行相关理论的介绍以及抚养技能方面的培训,帮助父母从孩子刚刚出生伊始就能够向安全型依恋发展;临床治疗主要针对某些存有依恋反应障碍的特殊儿童,方法有亲子互动治疗、亲子游戏治疗等。

影响儿童依恋安全性的因素是多重的,既要考虑到主要看护人本身的因素,又要考虑家庭其他成员以及社区,甚至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儿童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塑造应考虑各种因素及作用机制,同时也有赖于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依恋的相关理论。

4 研究评价与展望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国外的研究者在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在内在机制的研究上仍没有得到最终的结论,所以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仍然会聚焦于此。我国关于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非常缺乏,更多的是对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引入性述评与验证性研究,同时也说明这一领域的跨文化研究非常值得研究者关注。

儿童时期的依恋模式对人的智力发育、身心健康、社会化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父母是对儿童的依恋模式影响作用最大的人,在父母自身的诸多因素中,起到最根本影响作用的便是父母自身的依恋模式以及他们关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对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进行探究意义重大。另外,对儿童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内在机制的探讨将会对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并对开展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提供实践操作的依据。

5 参考文献

[1] BERNIER A, DOZIER M. Bridging the attachment transmission gap: The role of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Int J Behav Dev,2003,27(4):355-365.

[2]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86.

[3] ROBERT JS, WENDY MW,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87.

[4] MAIN M , SOLOMON J.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infants as disorganized//CICCHETTI G, CUMMINGS P.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 : Theory , research , and interven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486-512.

[5]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0-136.

[6]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97-399.

[7] BOWLBY J.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London: Tavistock, 1979.

[8] 王争艳,刘迎泽,杨叶,等.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30-637.

[9] CROWELL JA,TREBOUX D. A review ofattachment measures: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Soc Dev,1995,4:94-327.

[10]朱海东.成人依恋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36-37.

[11]鲁小华,霍莉钦,丛中,等.依恋及其评估方法概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3):204.

[12]蒋京川.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2):92.

[13],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0,8(2):30.

[14]杨红君,周世杰.成人依恋与精神病理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1):66-67.

[15]安芹.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家庭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312-318.

[16]张镇,李幼穗.亲子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述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5.

[17]陈琳,桑标.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7-275.

[18]JUFFER F, BAKERMANS MJ, IJZENDOORN MH.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Evidence from a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study in a doptive families. J Child Psychol Psych, 2005, 46(3): 263-274.

(收稿日期:2010-06-15)

上一篇:慈溪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现状 下一篇:泰州市11所学校教师吸烟现状及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