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心理成因与赏识教育初探

时间:2022-09-02 03:09:29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心理成因与赏识教育初探

摘要: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农村后进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数学科的后进生更是与日益剧增。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后进生的现状与心理成因,论述了农村中学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赏识教育的四个要点,让农村后进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后进生;心理成因;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092-0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成长,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习内容、研究方法都是个转折,尤其是在数学思想认识上要产生质的飞跃,有些初中学生很难迈过这个转折点,出现后进生,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生源处于全区中下水平,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更困难,教师明显感觉到,教的吃力,学生学的吃力。因此,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我校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一、当前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现状

数学“后进生”就是指那些思想行为不够优秀和数学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者缺点比较多的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在发展上总的来说是处于暂时落后状态的,他们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厌学情绪较重,学习成绩提高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二是逆反心理强,是非观念模糊,言行不一;三是自控能力差,学习基础差,缺少学习兴趣,自身丧失学习动力。数学学习,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良好的”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学习作风;而“不良的”数学学习,必将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二、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心理成因分析

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内因,一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各人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等等情况,是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要成因。特别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没有毅力是造成出现后进生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又减少,而要求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此外,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较差,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1]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赏识,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后进生。而大多数学老师在教学上往往会缺乏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因为初中数学课时相对来说比较紧张,老师们基本不会在题外话多花时间,却忽略磨刀不忙砍柴功这个道理。传统教育方法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一味地批评、指责,不问任何情由,不给犯错学生申辩机会。有时甚至用学生的某些缺点、错误去掩盖、抹杀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赏识教育与传统教育恰恰相反,它允许学生犯错,更给机会学生申辩和认错,使学生知错能改,实现转化。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增强勇于进取的精神。数学科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这方面的积极性。所以说赏识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对厌学的后进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使后进生转化的要点

1.开展赏识教育要尊重和相信后进生

对后进生进行赏识教育,应从尊重学生开始,这点作为任何一科的老师都应落实。我们数学科组即使时间更紧也要不遗余力贯彻落实。后进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表面上看是我行我素,对什么都是默然处之,其实,在他们内心常常充满着进与退、上与下的矛盾与斗争。赏识教育认为,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要透过后进生思想和学习的表现,看到他们内心的积极因素,从而精心保护,用心培植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并从实际出发,深入细致地做好转化工作。在2010年9月,学校让我接手一个全年级数学成绩和纪律都是最差的一个班――九年级(5)班。通过了解,这个班大约有十多个比较差的数学后进生,这些“后进生”是班里“最强、最团结”的一个团体,很多老师很怕上这个班的课,也很讨厌这些后进生。可是我发现他们却很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吴老师也喜欢他们,说他们课堂活跃,气氛好。我问他们:“你们喜欢语文课,为什么不喜欢其它课呢?”他们说:“其他老师歧视我们,上课老爱批评、骂我们,语文老师非常尊重和理解我们,还说我们很聪明,很活跃。”经过了解之后,在数学课上,我对他们说:“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没有聪明不聪明之分,也没有好与差之分,只有自信和不自信之分,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找回你们的自信,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第一个相信你们,相信你们是最棒的!”经过一年的努力,这十多个“后进生”进步很大,我所教的数学科更是从远差于其他班的倒数第一到超广州市平均线。

2.开展赏识教育要善于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和激励后进生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2]赏识教育要求懂得赏识,也要善于赏识。数学科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优差悬殊,成绩好的去到九十多甚至满分,差的也就只有二三十分,有的甚至是个位数,到了初三的百五分制差距就拉得更大,这使得那些后进的同学更厌学,更加自卑。这时候如果我们还是只知一味的批评,那会使他们那少得可怜的自尊也失去,就更不要说让他们上进了。所以作为数学老师更应以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后进生,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还要善于赏识,不断发现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就注重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学生,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魏书生老师在对即将初中毕业的后进生进行评价时说:“这些学生在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尤其是自己听不懂也听不进去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坚持背着书包上学,并肯坐在教室八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本身就很了不起,说明他们身上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而当他们面对老师的批评、挖苦,甚至情急之下的“拳脚”之后,仍然真诚的问候“老师好”时,表现出的又是一种豁达宽广的胸怀!”[3]也正是由于魏书生老师善于从缺失之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因而所有学生都喜欢并敬重他,进而愿意接受他的教导。

杨镇域是2011届九年级(1)班的一位同学,他口没遮拦,经常和同学老师发生摩擦,犯了错还嘴硬,上课时经常趴台睡觉,不爱学习,不做作业,学习纪律都很差,数学成绩也就是勉强个位数。在很多老师和同学眼里,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后进生”。但是,在他看似强词夺理的话语中,我发现这个学生也有很多优点:喜欢电脑,打字很快,喜欢运动,体育考试满分等。在数学课要用多媒体教学时我都会让他来操作电脑,曾有一节区公开课要制作一个PPT,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杨镇域同学,我让他帮我打字,帮我制作PPT,使我的公开课非常成功。在接着的班会课里,我对着全班同学们说:“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位同学,他就是杨镇域。我的区数学公开课非常成功,得到了各校老师的一致好评,而这节课所用的PPT,就是他帮老师做的。”现场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这以后,杨镇域的表现像换了个人似的,好学上进有礼貌,中考时数学成绩有54分,进步很大。在中考结束后,他把一盒金沙朱古力分送给了教他的几个科任,最后还给我留了张字条:“车老师,多谢你使我进步。”

3.开展赏识教育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合力赏识孩子

(1)开展赏识教育老师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台湾教育家周弘老师有一句名言:“哪怕是天下人都瞧不起你的孩子,你也要满怀热情和期望地欣赏他,拥抱他,鼓励他。”[4]老师要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斥责孩子、理解孩子、赏识孩子,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引导家长用赏识的目光发掘孩子的优点,使家长明白,为人父母,应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每一次数学测试或考试,那些后进生哪怕有丁点进步,我也会及时告知他们的父母,让他们多鼓励多支持子女,家长会常有家长在我面前抱怨子女数学成绩差,我会尽心开导,尽力找出他们子女的闪光点,让他们对子女树立有信心,也要给予子女信心。学校还要创造条件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参与赏识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股力量拧在一起,形成合力共赏。

(2)开展赏识教育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同学之间相互赏识。在校内,要发挥班集体的力量,为后进生营造和谐的氛围。要教育全班同学,特别是数学的尖子生,要主动关心、帮助后进同学,对后进同学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鄙视,从而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逐渐对班集体产生感情,从而达到转化。

4.开展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心理具有动荡性。他们的通病是,在前进中容易出现反复,因此,教育后进生的工作既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劳永逸。当后进生出现反复时,要有耐心,恒心,不要失望,不要怀疑他们的能力,更不要对他们进行讽刺和挖苦。要善于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弄清产生反复的内外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与各种诱因作斗争的决心和毅力。因此,数学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要有“反复抓,抓反复”的持之以恒的决心。

总之,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后进生获得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使后进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就能使后进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2]杨瑞清.赏识教育初探[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广西.漓江出版社.1993

[4]周弘.爱孩子,更要懂得孩子[M].广州.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

上一篇:十一运会田径金牌地域分布特征与项目发展趋势... 下一篇:大众文化的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