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国企改革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01 02:23:39

我国中小国企改革现状及对策

摘 要:我国的国企改革提了多年,改革工作也进行了不少年头,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中小国企改革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面对改革,面对问题,中小国企不仅要抓住机遇,而且要抓牢、抓好,走出自己的改革之路,实现企业的重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国企;改革;现状;对策

一、我国中小国企改革现状及成效

党的十四大指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随着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国企也迈开改革步伐,开始了艰难的改革征程,改革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坚持“立足实际,一厂一策,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责任,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中小国有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

例如,河南省周口市共有中小国有企业152户,已完成改制147户,其中,整体出让31户,股份制改造56户,破产53户,其它形式的7户;改制企业涉及职工67360人,资产25.9亿元,改制后安置上岗43570人,并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全部退出。

通过改制,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初步完善,内部经营机制、管理机制、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也发生了转变。改制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很多困难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例如周口市安装公司、沈丘县广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通过整合资源,分别维护和晋升为国家一级资质安装企业和国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扩大了职工就业。周口市棉纺织印染厂破产重组后的新企业周口鑫达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推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用人机制、考核机制及分配机制,抓住变革机遇,瞄准国内外市场,以生产高支高密高附加值的中高档织物为主导产品打造公司品牌。投资3.5个多亿人民币,完成了原有15万锭设备的技术改造并设计、购进、安装堪称国际、国内一流的2套清钢联、20台新型村田自动络筒、5套高档精梳机以及最新问世的立达转杯纺纱机设备。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已发展成为周口市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2009年完成棉纱产量10625吨,同比增长9%;棉布产量1200万米,同比增长4.5%;实现销售收入27800万元,同比增长12%;上缴税金895万元,同比增长8%。

国有企业改革,职工的身份得到转变,经营者的责任得到加强,科学管理,制度管人,在企业经营中得到了体现。员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进一步增强,学习业务知识、岗位技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企业改制后,“国退民进”,企业发展真正成为广大股东自己的事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实成为股东最强烈的愿望,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已成为周口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如莲花味精在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生产经营和节能减排得到恢复性发展,组建形成了年产30万吨味精、30万吨高级面粉、4万吨谷朊粉、20万吨复合肥的生产能力。2008年,莲花股份公司累计实现各类产品销售收入25.19亿元,实现税收6240万元。

郸城县化工厂、郸城县热电厂、郸城县铁合金二厂、郸城县液糖、周口地区中药厂、周口地区啤酒厂麦芽车间等8个改制前处于停产、半停产、关闭壮态的企业,改制后组建河南财鑫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加大投资,上大项目,目前已拥有资产24.254亿元,职工4065名,年经营收入34.6468亿元,创税利3.2032亿元。产品已涵盖有色金属、生物、化工、热电、液糖、制药、印刷、皮革、园林等行业,成为河南省百强企业之。河南金丹乳酸有限公司收购郸城县生物化工厂、周口地区搪瓷厂后,通过技术创新上项目,目前已拥有资产5.6亿元,职工867名,年经营收入5.8亿元,创税利1.1亿元,是全国乳酸行业的龙头老大,亚洲第一。

二、中小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我国中小国企的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受中小国有企业的职工的认识和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思想认识落后

个别部门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改革工作认识不到位,有畏难情绪,怕触及矛盾,工作上缺乏责任感、紧迫感,致使有些国有企业丧失了改制的最佳时机。有些企业职工思想保守,对一下子解除全民工身份不能完接受,企业一旦对外转让,上访人员随之增加,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二)改革资金不足

有些企业存量资产是靠银行贷款积累形成的,况且存量资产质量较差,很多企业资不抵债,现有的资产还不能足以偿还银行债务,造成不能按劳动政策及时缴纳“两金”,没有资产来置换职工的身份,安置职工困难,例如:河南省淮阳县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9亿元,而安置职工最低成本就要3.2亿元,缺口达1.3亿元。有些企业采取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的方式缓解困难,结果造成恶性循环链,致使改革困难。

(三)资产变现难

由于多数企业设备陈旧,产品落后,甚至有的已停产多年,区位优势不明显,造成企业资产变现时缺乏吸引力,资产难以变现。还有不少企业因为破产清算多年不能终结,造成资产迟迟不能变现,极大地增加了改制成本。

(四)职工利益保障难

大多数企业资产变现后,由于资金不足,职工利益很难保证,存在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款、三金等现象。例如,周口市2003年以来,改制企业共拖欠职工经济补偿金38141万元,工资和社保费53436万元,其他费用20988万元。

(五)改制程序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一些改制企业资产评估不规范,存在有低估土地价格低估实物资产现象;有些改制企业在资产转让环节,暗箱操作,不公开拍卖,私下采取协议转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解决我国中小国企改革问题的对策

要保证中小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就要不断进行总结、进行探索,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就是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提高思想认识。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各级部门应做好领导组织工作,做好各方面的协调组织工作。如周口市太康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土地、劳动、人事、国资、工商等20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工作的进行,为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其次,依法规范操作,确保改制质量。坚持拟定企业改制形式,确定企业改制方案,必须经过职工大讨论通过后,方可批准实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始终坚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特别是对改制企业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企业改制办公室选聘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介入,并接受职工监督,避免暗箱操作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三,企业要明确改制思路和目标。通过开放推进改制,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参与中小企业改制,实现投资主题多元化,把国企改革变成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过程,通过企业改制引进规模企业和知名品牌,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观念、营销理念,引进产品技术和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企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要坚持改一个做大一个、改一个搞活一个、改一个稳定一个的目标,确保改制工作实现新突破。

第四,要多渠道解决好改革资金问题。解决企业改制资金的思路,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拍卖改制企业的土地解决一部分。有关部门要将国企改革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中,将改制企业土地尽量规划为商住用地,以便提高拍卖收入,用于支付改革费用。二是对一些资产质量好的企业通过改制回收一部分资金。三是财政部门安排部分资金,补充国企改革专项资金。重点解决那些既无资产又无土地拍卖的企业和一些非生产性的小企业的改制。

第五,要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企业改制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生活费、协保留岗职工薪酬待遇问题最为敏感。要严格按照上级精神,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对群众的合理要求能解决的就抓紧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确实无法解决或要求不合理的,耐心做好劝导说服工作,教育职工群众按着正常合法渠道、程序反映和解决问题。

第六,多方创新就业渠道,让职工共享改制成果。一是创新就业渠道,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在职工身份转换过程中,除部分职工通过竞聘上岗,重新获得新单位就业机会外,大部分职工需要重新择业。我们主动通过一些再就业优惠政策(比如为下岗分流职工自己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指导,对主动接纳、安置下岗、协保职工的企业给予税收等政策优惠等),创新就业渠道,多方面安置分流职工。同时,做好改制企业的平稳过渡工作,在职工安置方案上,能够创新就业方式,通过商业门面租赁等在内的多种手段,尝试为职工创造长期稳定收益的分流方式。二是提高“低保”发放标准,保障年龄偏大、工伤、残疾、再就业确实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商的“限价房”竞争策略 下一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的弊端和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