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20 05:12:12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制造业作为我国第二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制造业企业在改革浪潮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资本的竞争,而资金的问题关键在于融资。纵观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现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制造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本文针对制造业现存的融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制造业;融资;对策

通过观察历年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融资管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外源融资比重远远大于内源融资

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公司的最优融资方式应遵循“啄食顺序”,即优先进行内源融资,再是外源融资。一个优质的企业,首先要重视内部资本的原始积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内部资金的使用比重往往是高于外部资金的。然而事实却相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却出现了“重外源,轻内源”的融资特征。有的盈利不佳的企业其外源融资比例甚至超过了100%,这说明企业的发展绝大程度上依赖于外来资金,这种融资模式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资产负债水平偏高,部分企业负债超过警戒线

虽然从债务杠杆的角度看企业的负债融资,有一定债务税盾的效用,然企业大规模举债,势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增加了负担。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说:“虽然中国国家总体债务率不高,但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的债务率是极高的。”他分析说,“企业过多负债,如果经济在平稳高增长轨道上运行,就没有问题。但如果经济波动,甚至出现下滑,企业就会还不起债。银行就会有不良资产,这样就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我国制造业企业过多地依赖于外部负债,这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势必埋下不良隐患。

三、负债结构不合理

制造业企业的负债比例中,长期负债比例低于短期负债,这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一旦经营不畅,或者利率增高,都会加大企业的偿债风险。长期负债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企业的资本,便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因此,企业应合理分配负债水平,适当扩大长期负债比率,降低短期负债风险。

四、长期资本偏重于权益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一直以来有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很多公司将股权融资作为其上市的一重大目标。我国制造业中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比例占据了长期资本的首要位置,这就出现了企业过度依赖于权益融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股权融资具有一定优越性,比如无偿债压力,资本充足,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等,然权益融资一定程度上也滋生了企业的惰性,很可能本末导致,重来源轻管理,重利益轻生产,加上股东的分散,对经理人的约束性降低,间接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公司治理成本。因此,过度依赖股权融资,也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稀释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企业应进一步加大自身资本的积累。

通过上述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现有的融资结构并不合理,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外部监管,都要从多方面努力,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促进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企业融资应重视内部积累

企业管理者应改变思想,积极发掘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自身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视内部资本积累,提高内源融资比例,而不是仅仅靠外部融资解决企业发展的困境。

第二、发展资本市场,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上市融资行为

一方面要完善资本市场制度,监管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另一方面对企业上市的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防止部分企业“滥竽充数”、“浑水摸鱼”。同时应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中国股票市场市值很高,上升很快,但与之不相称的事实是上市公司数目很少,现有的股票市场几乎是为贵族企业服务的,广大企业并没有因股票市场发展而获得好处,让各种中小微企业接近资本市场是很迫切的事情。

第三、加强债券市场的建设,促进债务结构的合理化

应不断完善债券市场,促进企业债券的发行,尽快规范债券发行相关制度,提高审批效率,丰富债券品种,以适应不同企业对不同融资方式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债券交易手续繁多,交易成本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应着力建设统一的债券交易市场,构建一致的交易原则,提高债券市场的流通性,降低债券的交易成本,帮助企业债务融资选择合理化和多样化。

第四、进一步完善税法制度

虽然我国税法一直紧随经济发展及时作了相应调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体现了对中小企业的积极扶持,依法规范,完善服务,保障权益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然而有关中小企业税收的法律法规尚未形成完整的税法体系,惠及中小企业的具体政策不多,而作为我国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其数量和规模总和都占据了制造业的主要位置,因此,应从税法角度实施更多的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科学合理地考虑税收成本,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融资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志文,宋衍蘅.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因素分析[J].会计研究,2003(3).

[2]兰振华.从行为金融角度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J].经济论坛,2007(6).

[3]陆正飞,辛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8(8).

[4]洪锡熙,沈艺峰.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5]陈享光.融资均衡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王中艳(1986.12- ),女,贵州遵义市,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

上一篇: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 下一篇:柔性化管理在旅行商成本管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