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乐团“锦绣中华”展示绚丽民族风情

时间:2022-08-30 04:27:52

上海民乐团“锦绣中华”展示绚丽民族风情

6月27日,上海民族乐团大型多民族器乐歌舞音乐会《锦绣中华》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音乐会聚集了来自贵州苗族、新疆维吾尔族、湖南湘西土家族、四川彝族等全国10个少数民族的18位演奏家自然感人的舞台表演,展现了一台恢宏华丽,极具民族风情的音乐会。

音乐会在苗族演奏家芦笙演奏中拉开帷幕,以芦笙吹歌为表演样式的《飞歌》在乐队和芦笙的唱和下,将苗家儿女的火热情怀充分展现。维吾尔族的《塔什瓦依》运用热瓦普与手鼓这两样典型的维吾尔族传统民间乐器,在乐队的配合下,把观众引入了西域风情。《八哥洗澡》将湘西土家族传承千年的打溜子演奏原汁原味地进行演绎,《快乐的嗦》将彝族的口弦技艺展现给观众。蒙古族作品《草原奔驰的骏马》则为观众描绘了一幅辽阔万里的草原景象。此外,鄂伦春族的《风雪爬犁》和《弦子舞》、云南布朗族的月琴唱《今晚月色多美好》等也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上海民族乐团王甫建团长介绍,由于现有民族乐队的乐器编制是经过长期演化、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其中有着音律、音色等复杂的专业要求,因此很难单纯把各民族的乐器整合在一起演奏,也无法将其成建制地纳入现有的乐队,只能部分、特定地引入。几经考虑,《锦绣中华》采取了将少数民族原生态的器乐演奏和民歌演唱与现有的民族乐团以伴奏、竞奏、合奏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既有和谐共奏,也有对比呼应。在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中形象地展现中华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品质,将具有非常特殊的审美意义和艺术效果。

《锦绣中华》在音乐上追求既单纯质朴又丰富多彩的演奏、演唱效果,在样式上采取乐队居后静态演奏、少数民族演员在前载歌载舞的动感音乐会形式。每首乐曲演奏过程中乐队中都会有人和前面的少数民族演员遥相呼应,形成生动的舞台表演效果,让音乐会动起来。

《锦绣中华》的音乐创作以优秀的青年作曲家为主,其中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和在民族大学任教的作曲博士、硕士,部分人为了这个创作还自费去到有关民族地区采风,不仅掌握了很好的素材,甚至还发现了民间的演奏人才。由于这次的创作是一个全新的创意命题,音乐的构成在过去还没有相类似的样式,所以在乐队与少数民族乐器之间的关系、乐队配器、音色分布、乐曲结构等专业技术方面有许多新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少数民族原始音乐素材和演奏方式的单纯简单同大型乐队复杂编配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得当,这对所有的作曲家们都是一个挑战。

《锦绣中华》在上海引起了轰动,许多演出商已经开始主动与上海民族乐团联系。据悉,《锦绣中华》明年年初有可能会进京演出,向更多的观众展示绚烂的民族文化。

上一篇:穆蒂和郎朗“当乌龟遇上兔子” 下一篇:上交首届大提琴节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