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制定中的若干争议问题思考

时间:2022-08-30 02:17:46

中国民法典制定中的若干争议问题思考

【摘要】我们国家成立后曾进行过三次民法典编纂的尝试,但最终都没能制定出一部符合中国实情的民法典。民法典的制定,应立足于中国实际,总结我国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反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求,同时也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的法律文化,并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应以法律关系为“中心轴”来构建。

【关键词】民法典;人格权法;侵权责任法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84-01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在近些年被推向一个高潮,首先是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接下来是《物权法》的起草,《物权法》起草进行一半之时,有关民法典的起草又列入了议事日程,起草工作推进的非常快,有关的学者建议稿很快出炉。全国人大法工委对民法典起草建议稿做了分工,梁彗星老师主持民法典总则、合同(债法)部分,学术建议稿提交全国人大进行讨论,于去年12月形成了一个官方的民法典草案。民法典的制定是中国法制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民法典的起草主要涉及到模式选择,起草中有一些争议的问题:

一、我们民法典的体系究竟向谁借鉴和学习

从世界范围看,法典化的成文法国家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罗马、法国式模式,法国法继承罗马法模式,将整部法典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人法,一部分是物法(即财产法)。人法是关于主体即自然人的法律地位问题,接下来是关于财产即以所有权为中心的财产问题,我们后来所说的合同、债权制度也就是取得所有权的方法规定在有关所有权的规定中。第二种是德国法模式,它与法国法起点不同,法国法着眼于人,首先规定人的行为能力,规定婚姻家庭等与人身份相关联的关系,然后再确定财产,而德国法重新选择了民法基点,定位为权利或者说是以权利义务为中心的法律关系。根据这一思维方式,德国民法典分为两个部分:总则,也就是关于权利义务的一般问题,也就是法律关系的一般规则,法国人和罗马法都未区分物权、债权,没有物权的概念,其虽有债权但不是相对于物权的债权概念,而德国将二者严格划分,作为两种权利的财产权利主要类型规定下来,接着,德国法规定与身份有关的权利也就是婚姻、家庭、亲属权和继承权。以梁彗星老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借鉴德国法模式,以徐国栋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法国法模式。

二、知识产权是否要列入民法典

知识产权在世界各国民法典中都没有包括,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是在现代社会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财产权利制度。从本质上讲,知识产权实际上首先是一种私权,是民事权利,它与民法上的关于财产权的基本分类相联系,知识产权就是一种财产所有权,只是这种财产是无形财产,与一般财产的形态不同,但是在财产权的性质上,与财产所有权毫无差别。因而知识产权完全可以准用有关物权法的法律准则。(尹田教授要求同学们完整掌握理论,不可以以偏概全)知识产权是否编入民法典,这场争论发生在知识产权法学者与民法学者之间。知识产权学者希望知识产权法能够独立出来,单独成编。这一争论在双方学者之间相持不下。

三、人格权是否独立成编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法中都无人格权的独立地位,但中国学者中以人民大学的王利明教授为代表。理由在于:人格权显然是一种民事权利的类型,从逻辑上讲,应当与其他类型的民事权利相提并论,加以独立;另一重要理由在于人格权的保护,随着近代人权保护的浪潮急剧发展,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格权的保护,因此应当独立成编。而以梁彗星老师为代表的学者持不同观点,理由在于:人格权和其他民事权利不同,其他民事权利都不是民事主体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参与民事活动而取得的。而人格权是人与身俱来的权利,其取得不需要参加任何民事法律关系;另外的不同处在于大多数的民事权利都可放弃、变更,惟独人格权这一类型的民事权利,不可以变更、转让、放弃。人格权与自然人本身的地位有关,人格权包含于人格中,有人格就有人格权,有人格权就一定有人格,因此在法律规定中就不必要将人格权单独成编,而将其放在自然人的权利中;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人格权的规定较少,单独成编不利于民法典结构的优化。

四、侵权法是否要独立成编

以王利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侵权法应独立成编,理由在于:侵权法的发展有加快的趋势,侵权责任问题越来越复杂,而且日益重要。侵权法自身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其自身的归责原则,且其原则也有很大的发展,这些共同构成一个复杂体系,内容丰富,因而侵权法地位非常重要。因而应将侵权责任在民法典中加以独立规定。

以梁彗星老师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不赞成上述观点,理由在于:侵权责任的问题在过去的民法典里基本上规定在债权制度中。债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也有具体的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损害赔偿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即一方请求另一方赔偿的权利,另一方也有对受害方进行损害赔偿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显然是债权债务关系,这样观察分析后,侵权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是债权债务,因而与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一并规定在债权之中,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民法典的地位仅次于宪法。其原因在于,民法典关系到国家的每一个自然人、法人以至于国家的根本利益分配,是国家民事领域的根本大法。因此,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否健全,须以民事立法的健全为前提,其标志是有一部完善的民法典。

上一篇:浅谈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正当防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