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在法规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9 06:22:52

情境教育在法规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张金荣 单位:河北省井陉职业教育中心

“经济法律法规”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同时又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会计专业学生获取与经济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能在经济活动中自觉地把法律意识贯穿到实践中去,能正确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处理一般的经济问题,能应对一般经济纠纷的和应诉,为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专业法律基础。为在经济法律法规课的教学中,改变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重知识结论、轻知识的获得过程的教学方法,笔者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创设音乐情境,有效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载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活动,使教学变成具有吸引力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从而实现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音乐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它会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感染、美的震撼,它特有的旋律、节奏,能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之中。教师把传授知识放到一定的节奏和旋律当中去让学生借助于音乐感知进而去感知知识和真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巧妙地设置音乐情境,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扩大师生间知识和情感交流的空间,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拓展他们想象的空间。例如,在讲消费者权利时,播放歌手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是那个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再看不到爸爸的脸,爸爸妈妈就这样走了,留下我在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们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然后给学生讲述歌曲的背景———那是一个秋天,一对夫妇带着孩子郊游,在坐高山缆车时,突发故障,在缆车坠落峡谷时,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托起,孩子得救了,爸爸妈妈却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然后提出问题,“歌曲中的孩子应享有那些权利?”通过此歌曲的播放,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对经济法律法规课的热爱之情。

2.创设故事情境,烘托课堂气氛,感染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就是采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烘托课堂气氛来感染学生。故事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调控课堂纪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工业产权法》时,引用“中国眼球”流落异乡的故事,“中国眼球”是一项产自四川成都,曾震惊世界的眼科技术———硅凝胶软性人工晶体,该项技术是由四川省白内障专科医院在1978年自主研制成功的,问世后立即引起国际轰动,但由于发明者和有关部门漠视知识产权,一直未申请专利,没有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从1979年开始,发明者们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学术文章,详尽介绍人工晶体的特性、功能、研制过程,甚至连其化学结构和分子式都在文章中展露无遗。1986年美国STAAR公司的同类产品问世后,发明者们发现该产品全部引用了他们发明的分子式和化学结构,就连所用材料也都完全相同,十几年里,国外的数家公司靠它赢得数十亿元惊人的利润。美国公司生产出来的晶片,现在又返销到我国,每个售价高达2000多元。通过此故事情境的创设,感染学生,使学生明白产权的重要性,然后再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创设案例情境,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当今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可以说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经济案例花样不断翻新,经济纠纷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用掌握的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去判别、处理一些简单具体的经济案件,是会计专业教学的能力要求目标之一。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法律基本原理与法律法规的熟练识记,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经济法律原理和经济法律法规具体条文,为了完成此任务,就应创设模拟情境,模拟情境主要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模拟一个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通过创设模拟情境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角色扮演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让学生从中体验知识的运用,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经济诉讼时,结合案例,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扮演原告、被告和法官的角色,通过角色的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实体法的运用方法,了解程序法的重要性。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快乐中扮演着自已的角色———课堂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竞争的意识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4.创设案例情景,精心设计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济法律法规”任务之一,就是掌握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能在经济活动中自觉地把法律意识贯穿到实践中去,能正确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处理一般的经济问题。为了完成此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情境,这种案例情境的创设,可由教师围绕教材内容选取案例精心设计。案例情境的创设,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案例对教学发挥有效的作用。例如,在讲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时,引用案例:“A有限责任公司由甲、乙、丙3位自然人设立,公司成立后,发生下列事项,A公司拟作为唯一股东出资8万元设立B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经营A公司的产品,拟定的设立方案是,注册资本分两期到位,B公司成立时到位4万元,3个月后缴清其余的4万元,B公司不设股东会,应由股东会做出的重大决议由A公司通过电话下达,由于B公司只有A公司一个股东,故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无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合《公司法》中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内容,试分析本题中有那些违法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掌握了所学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知识,同时通过分析此案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5.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欲“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矛盾,使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把他们带到欲罢不能的境界,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在经济法律法规课堂教学中,在注意知识内容的逻辑性和认识的渐进性的基础上精心编制问题,层层铺垫,由浅入深,并生动自然地导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完要约成立的条件和要约邀请后,提出问题“甲向乙发出传真:现有白糖200吨,每吨3000元,欲于购买,请于2月10日来我厂提货”,它是要约吗?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答案,它是要约,因为它符合要约成立条件;然后再提出问题“市场上小商小贩的叫卖,电视中的广告”是要约吗?学生再分析讨论,得出答案,因为它是向社会上不特定的人发出的,所以为要约邀请;再提出问题“悬赏广告”是向社会上不特定的人发出的,它是要约邀请吗?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答案,悬赏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要约,通过以上问题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弄清了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取得较好的效果。

6.再现影视情境,激情入境,唤起学生情感的共呜再现影视情境,就是指教师利用电影、电视等形象手段,把学生引进科学知识的宫殿,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创设影视情境,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开拓学生视野,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综合提高的目的。例如,在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时,从电视上剪接一下每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节目,或剪接《今日说法》栏目中的相关内容,播放给学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所学知识。总之,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良好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中职经济法律法规课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农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下一篇:法规信息化建设现况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