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时间:2022-08-29 05:37:33

创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如何突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的合作方式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面”与“点”的无缝对接,是今后校企合作探索的中心课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需要,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一般来说,工科院校学生可以较早“规模性”地进入企业进行专业操作实习。而财经类高职院校则不同,一方面参加实习学生多,另一方面企业容纳能力小,这种“面”与“点”的数量对接关系在校企合作中严重失衡。如何突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的合作方式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面”与“点”的无缝对接,是今后校企合作探索的中心课题。

校企合作的困境是“点”“面”脱节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设置专业,逐步形成了以财务会计、物流管理、金融保险为特色的多学科财经专业体系。这些专业就业辐射面广,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好。但在学校高就业率的背后,毕业生的就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就业层次相对较低,部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偏弱,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还存在一些软肋,还没有完全摸准财经类高职院校“引企入校,办校进厂”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学生“面”与岗位“点”数量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岗位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比如,财经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目标企业的产业归属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主要是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快速融入全球化,各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从业者既要有熟练的工作技能,又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较强的创新思维,而这些能力对于刚出校门的毕业生是不可能完全具备的。即便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可能更多的是给企业增添“麻烦”,增加企业的行政成本和管理负担。出于经济效率与管理成本等因素考虑,企业不愿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

岗位具有较为严格的准入制度。像财经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标企业在规模性质上,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接纳实习学生的能力十分有限。而那些接纳能力强的大公司或国有金融机构,其工作内容又往往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和重要决策,对从业者的从业资格、工作资历都有较高要求。

如在一些大型会计事务所或财务公司,会计信息的内部性决定了其核心业务工作只会由公司高资历的员工来掌握。有些金融机构如银行,必须是省一级机构才有权力接受实习生或者招聘人才,下属支行等基层机构无任何用人权力。在这些机构,学校与之很难开展深度合作。学生即使进入企业实习,一般也主要从事一些日常琐事,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业务实践操作。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要保证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就必须有与教学需要配套的教材、课件、案例、实训仿真系统等教学资源。

现实中,有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除了难度降低以外,理论性偏强,缺乏实践指导性,体现不出与本科教学的区别;有的实训课程内容与教学案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及时更新案例。

另外,目前有些专业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加实验实训来完成,往往就是教师讲解、示范操作,然后学生进行操作,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书本,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实践操作,而对于真正的业务处理还是束手无策。

很多学生毕业后反映,在学校所学与实际工作岗位所做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岗位要求与学生业务素质达不到“无缝对接”,增加了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的顾虑。

校企合作的突破口是化“面”为“点”

“点”“面”脱节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的结点所在。解决问题的思路无非有二:要么聚“点”成“面”,企业提供的岗位“点”数量增加至岗位“面”,实现“面”与“面”之间的规模性对接;要么是化“面”为“点”,通过机制创新,将学生“面”分解为“点”,实现“点”与“点”的直接对接。

利益失衡决定了聚“点”成“面”在校企合作中的乏力。合作企业出于种种因素考虑,不可能为学校大量增加实习岗位。究其本质,还是校企双方缺少利益结合点。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就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为学校提供岗位培养学生支付成本,但没有获得与之平衡的对等利益。从理论上讲,企业只有通过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将企业实践条件提供给学校,才能培养出为自身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提高在岗员工的工作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企业似乎并不是很“买账”,参与热情度不高。

比如对于物流、物业管理等专业,企业的合作意愿不强,因为企业在普通本科院校也可以寻求到合格的毕业生,甚至可以通过招收中专或者高中毕业生,然后进行岗前培训来满足岗位要求,因此觉得没有必要花费成本参与校企合作。

对于企业员工的在岗培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讲师,高层次的培养进修也大都放在重点大学进行,在高职院校进行在岗员工培训,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

另外,财经类企业不同于工厂车间的流水生产,其技术研发需求小,学校与企业通过“产学研”方式达到“利益平衡”的可能性小。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得不到来自学校对等的现实利益,聚“点”成“面”,让企业增加实习岗位也只能是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

教师项目工作室为岗位“点”与教师“点”对接提供了切入点。相对实习学生数量“面”,专业教师的数量就成了一个“点”。聚“点”成“面”在校企合作中的乏力,决定了摆脱校企合作的困境,只能通过学校的主动性,化“面”为“点”,将学生“面”与岗位“点”的对接,转化为教师“点”与岗位“点”的对接。而实现岗位“点”与教师“点”对接的载体就是“教师项目工作室”。

工作室是学校与企业深度沟通,达成共识,签订协议,在企业内部成立的合作基地。在非教学时间,专业教师进入工作室,参与企业实际业务实践。与直接接纳实习学生相比,企业接纳教师参与实务操作的积极性更高。

一方面,专业教师长期从事该专业的教学研究,无论对该专业的学科前沿还是发展趋势,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企业在岗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本身较高的自律性及校企协议作保证,每个专业教师可以长期深入不同企业的具体业务。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也为企业分担了一部分工作任务。

项目案例库成为教师项目工作室的成果“蓄水池”。各系部教研室根据教学安排,统筹商定各位教师在工作室业务实践的方向和重点。

在工作室期间,教师按照要求,结合实践,概括整理出一套或几套完整的教学项目案例。邀请企业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对项目案例进行逐一演示答辩与审查,不符合要求的要求负责人整合修改,符合要求的进入“项目案例库”。“项目案例库”实际上是一个连接专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资源共享平台,三方都有自己的进入端口,都可以详细浏览每个项目案例,并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给项目案例负责人提出意见,但修改只限于在教研室主任的监督下负责人才能进行。“项目案例库”作为教师实际业务成果的“蓄水池”,随着时间的推移,“蓄水池”里的项目案例将不断丰富,并在长期“再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和修正,成为一个可以完整反映学校教学水平、办学历史的高质量庞大的教学资源库。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转“点”回“面”

校企合作的归宿点是学生“面”与企业岗位“点”的对接。通过教学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法,将“项目案例库”里的业务实践成果高效、真实地还原给学生,将教师“点”成功回归为学生“面”,是校企合作“点”“面”无缝对接的关键所在。

项目案例教学的前期筹备。教研室主任根据教学计划,在项目案例库里挑选确定符合各个专业不同教学进度的项目案例,每个项目案例教学原则上由负责教师授课。

一般来讲,这些项目案例都要安排在完成相应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后进行。

项目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还原情境。

项目案例确定后,将其在企业中实践的真实情景,通过教师亲身讲述(配以现场图片或视频)完整地还原给学生,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使学生明确该项目案例教学的目标,概括性了解将要实施的项目案例需要的技能是什么。同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授课学生进行分组,并设立作品展示台,引入竞争和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是操作示范。

本阶段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首先对涉及该项目案例所对应的知识点,进行强调、回顾、复习。然后对项目案例进行举例示范,演示项目案例的实施过程。可以通过挂图、投影等多媒体直观呈现方式,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动作样板,建立起动作执行的定向印象。

三是实施计划。

本阶段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完后,确定学生在各自小组的分工,通过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案例的重演,或者完成教师根据已讲案例所设立的相似案例。教师通过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帮助、鼓励和督促。

四是项目评估。

对完工项目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谈体会、自我评估,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的检查讲评、对优秀成果的展示与示范。师生共同讨论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处理的方法以及学习行为特征等。

项目案例教学结果的处理。教学完成后,授课教师根据项目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撰写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学生成果展示、所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项目案例还原效果等。然后将分析报告通过资源平台共享,同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进行点评后,在教研室主任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项目案例及其分析报告。最后将其配套入库存储共享。

上一篇:平民化:小学课题管理的必然追求 下一篇:英语快速阅读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