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村“变脸”记

时间:2022-08-29 05:28:19

农房是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决定》提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建成2500个农民新村和25万户巴渝新居。

从2008年开始,我市掀起一场以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房革命”。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农民新村1728个,建设改造农房近60万户。许多农民住上了新农房,过上了干净、便利的生活。綦江中华村就是众多农民新村中的一个缩影。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中国西部的农村真是棒极了!”7月12日,一群“老外”到綦江县永城镇中华村农民新村考察,不时啧啧称赞。

他们是美国富布赖特――海斯项目“中国历史文化考察团”的师生,白思奇先生边看边问,竖起大拇指夸赞道:“Very good!”

从“夹二层”到小洋楼

“青砖穿斗墙,精雕花格窗,飞檐小青瓦……”坐在自家的青瓦房前,罗家祥惬意地哼起了小调。

可半年前,他还在为自家的土墙危房而伤神。

罗家祥是中华村砖房社的低保户,母亲和他蜗居在一间屋子里。为避免母子俩同住一室的尴尬,罗家祥利用房屋上面的空间,用木板支起一块“夹二层”,除了能睡外,连腰杆都伸不直。

天晴还好,一遇下雨天,屋里到处漏水。为了补贴家用,罗家祥平时到外地打临工,一遇下雨天,就会担心母亲的安全。

今年春节打工回家,看到左邻右舍的房子通过改造后焕然一新。他也想改房,然而担心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这时,村文书找上门来,给他讲解了农房改造的政策。“好,比个人改造划算多了!”罗家祥取出多年打工积攒的钱,又找亲戚借了一些,筹集三万多元,加上政府的一万元补助,罗家祥开始了改房行动。

按照县里统筹规划的要求,罗家祥把原来的土墙房推了,重新在原处新建了一楼一底的楼房。不到两个月,一座小洋楼呈现在母子俩面前。

“感谢党和政府哟,下雨天再也不担惊受怕了!”搬进新房后,罗家祥的母亲逢人便夸政府做了件大好事。

中华村台子上社料子坝的村民王有云跟罗家祥一样,房子年久失修。利用这次危房改造之机,他家也修起了小洋楼,他还腾出多余的房间,作为村里的卫生室。

像罗家祥、王有云一样,不到一年时间,中华村81%的农房实现了大变脸

从外出打工到自己当老板

“老板,再来一碗豆花!”

“要得,来了!”

34岁的罗家庆麻利地应答着。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他的心比吃了蜜糖还甜。

罗家庆的家在中华村台子上社,前些年他一直在陕西、江苏打工。去年7月份,罗家庆遇到一个老乡,寒暄过程中,这个老乡眉飞色舞讲了一番家乡的巨变:“现在家乡在搞农房改造,变化大哟,你回来看看嘛。”

听了老乡的介绍,去年8月份罗家庆回了一趟老家。看到日新月异的家乡,他当即决定,回乡创业!

罗家庆拿出所有的积蓄,加上朋友的资助,先是办起了一家农家乐,然后对房屋边的空地进行改造,建起了一个拓展训练基地。

如今罗家庆的农家乐每天都有十桌以上的游客,参加拓展训练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一个月的毛收入达到了十多万元。在罗家庆的带动下,中华村现在已发展星级农家乐13家。

“不但要改房子,更要让农民挣票子。”永城镇镇长张祥兰说,“在推进农房改造过程中,中华村除引导农户兴办农家乐外,还大力发展林下养鸡、良种猪繁育、晚熟柑橘、花椒等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的兴起,有力带动了农民的增收。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641元,比2009年增长了35%,比全县增速高了22个百分点。

从走路要湿鞋到惬意的日子

“美丽中华是我家,我家不比城里差!”站在自家门前,村民封承华喜滋滋地说,“我们现在这日子过得很安逸!”

一派田园风光辉映着封承华的家,一幢300余平方米的“别墅”全部进行了装修:厨房在底楼,烧的是液化气,用的是自来水;楼上的厕所,改造成了冲水式卫生厕所,楼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客厅、卧室干干净净。

今年60多岁的钟登文是土生土长的中华村人。然而13年前退休时,因家中房屋年久失修,加上住在乡下生活不便,他撂下了老家的片石房,到儿子工作的万盛城区长住了下来。

去年下半年,听说村里农房改造的消息后,老钟特地回来打探情况。得知县里不仅要实行“五子登科”(即改房子、美院子、修路子、种树子、挣票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他对老家的农民新村建设产生了兴趣。

跟家人一合计,老钟狠下心投入40多万元,把原来的老房子改建成了三楼一底的小洋楼。住在万盛城区的一家三代五口都搬了回来。接着,在镇上开理发店的女儿、女婿也搬了回来,一起经营可供食宿的农家乐。

“房前屋后是花园,出门不到两分钟就有健身器材、卫生室,村里的农家书屋就在我家,水电气通了,太阳能热水器安起了,宽带也有了……”对如今这样的乡村生活,老钟35岁的儿子感到非常惬意。

在中华村,已有1080多户村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他们编起了一则顺口溜:“水泥路上好串门,下雨走路不湿鞋;煮饭炒菜不用柴,沼气一开火就来;吃水不用两肩抬,龙头一拧水就来……”

上一篇:沉睡的资产被盘活以后 下一篇:木凉“整乡脱贫”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