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时间:2022-08-29 11:11:04

立体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从A区的办公区到B区的工作区,只需要经过一座空中电梯走廊;不需要去外面的菜市场买菜,每月交600元,大楼屋顶和架空层有机蔬菜基地,每天都会将新鲜的有机蔬菜和水果送到家里,周末自己可以去空中牧场赶鸭子;电梯会在几十秒中带你下到负二层,这里有轨道交通,方便你换乘地铁到市中心、火车站和机场。这是幻想中的乌托邦?不是,未来的生活可能就是这样子的。近期,国土部出了三项政策,一是划定城市边界,未来不能再“摊大饼”了;二是5年后城市新区容积率提高30%;三是开展578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强制新区推行紧凑型、立体城市。这或许意味着,我国城市将由过去的平面外推向空中拉升的方向发展,立体城市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城市很美丽,我们很烦恼

过去30多年来,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的城市化那样快,每年有1800万人涌入城市,人口和产业在城市大规模集聚,带来了分工细化、效率提高、产业升级的效果,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极大地提高了;相比乡下或小城镇,城市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城市居民不仅能够享受到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天南海北的人还可以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和学习,教育医疗、休闲度假等场所种类很多,普通老百姓也能分享到诸如顶级音乐会、F1赛车、足球世界杯等更高级的公共服务。

这一过程也是城市快速“发胖”的过程,建成区围绕中心城区一圈又一圈向外延伸,同时也建设了区域连接主城区的快速干线、轨道交通、高架桥。道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大型购物中心到处都是,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但是,我们却生活得非常拥挤,不管是在公交车上、地铁上,还是在挤满道路的私家车上,上下班花掉1个小时再正常不过了;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土壤污染,穹顶之下的我们正在被污染困扰着。

人们收入提高了,但工作压力很大,脸上笑容灿烂的人似乎并不多,大街上、写字楼里,多数人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人们或者忙着凑首付买房、考虑扣除月供后的工资该怎么花,或者忙着凑钱给小孩上补习班、买学位房,或者焦虑自己“老了以后怎么办”。除了直系亲人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但同时,虚拟空间交往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髦而无奈的交往模式。

“一大箩筐”的城市成本

以上这一切,都归结于高得吓人的、“一大箩筐”的城市成本。要想在城市生活,首先付出的就是高房价成本。自1998年福利住房向市场化转轨后,多种住房需求交织释放,如福利住房制度下“短缺住房”释放出的需求,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新增的需求,收入提高改善住房需求,拥有资产性收入带来的投资需求等,这些需求让城市空间有限、需求众多的矛盾短期内集中释放。同时,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后,城市人口管理、社会管理、市政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上升,税收仅限于“吃饭”,政府开始依赖土地财政,地价和房价快速上涨,特别是在人口更多的大城市。

于是,为攫取更多的土地潜力和土地收入,政府大力拓殖城市空间,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区、卫星城、副中心等五花八门的新区纷纷出现,每换一任主政者,城市就“胖一圈”。为了鼓励老百姓到新区买房,政府不惜将行政办公迁到新区,同时给出前景诱人的规划蓝图和设计方案,宣誓未来不涨都难。但是,成熟片区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精心培育出来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氛围还集中在老城区,都成了廉价“睡城”,有钱的开车去老城区上班,没钱的只好咬牙坚持挤公交,连接新区与主城区的道路变得拥挤不堪、尘土飞扬、噪音不断,交通成本居高不下。

短短的几年内,一片不毛之地摇身变成鳞次栉比的城市,政府投入真是下血本,新行政办公区、道路和轨道交通等方面的被动支出非常大,短期不见效的教育医疗、公共交通、市政设施(地下管网等)等公共服务设施只能“以后再说了”。公共服务“软实力”滞后于新区华丽外表是各地通病,“空城”和“鬼城”就是这样诞生的,一场大雨于是让问题全面暴露。因此,大家都去追逐稀缺的老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成本、房价不上涨都难。“一大箩筐”高昂的城市成本吞噬了我们的生活,让美丽的城市外表暗淡。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但问题是,怎么很多人感受不到呢?或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呢?尽管城市建设得很漂亮,城市化很快,但我们压根还不知道什么是城市。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需要发挥规模经济和边际成本递减效应发挥,就需要人口在城市集聚。而且,人口集聚产生了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机会,让社会分工细化,新知识、新产业出现。最终,更高效率的第三产业取代工业而占主导地位,居民收入水平也大幅度提升。

另外,人口在城市集聚,大型公共服务(如地铁、污水处理、疾病治疗)的成本就被分摊,普通百姓能享受到天南海北的风味饮食,更高级别的公共服务(如F1赛车)也不再停留在电视机里了,人多就可以分摊成本。因此,随工业化而来并不断升级的城市,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福祉,这也就是周其仁教授所说的“城市的能耐”,上海世博会所说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的胜利》(Triumph of the City)一书的作者,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格莱泽(Edward Glaeser)指出,真正的城市,并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实际上是一个彼此相关的人类群体。因此,城市神奇功效的发挥,需要人口在城市扎根。但在我国大城市,由于长期城乡“户籍管制”、社保不覆盖,真正在城市集聚的人口并不多。如果将没有在城市安家落户的非户籍人口扣除,城市化率立马从54%下降到36%。人口无法集聚,就享受不到集聚带来的诸多好处,空有一番能耐发挥不出来,城市怎么能让生活更美好呢?

另外,即便人口可以自由迁徙到城市,也不能散乱地点缀在城市各个角落,而是要“扎堆儿”在一起,这是城市神奇功效发挥的第二个条件。但要命的是,在我国各大城市,偏偏是散居的。散居不仅让人与人之间充分交流和思想碰撞变得很难。而且,新区和老区、传统和现代、历史与现实,这样的城市分割,让城市空间支离破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难了、成本更高了。虚拟空间内交谈甚欢,现实中却人情冷漠,甚至老死不相往来,难道是被寂寞所逼?

“平面城市”VS“立体城市”

自工业革命开启全球城市化时代后,规划学家们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让大家在城市生活得更好,想出了如花园城市、带状城市、卫星城、多中心等设计模式,但都没有脱离以地面二维为基面,组织安排城市空间的思维,不妨称之为“平面模式”城市。同时,城市分区规划、土地用途管制的管理法规,对“平面模式”推波助澜,这就惯坏了人对空间资源攫取的胃口。事实上,世界万物的形态存在与机能运作,都不可能只在平面二维的向度内进行,三维(即城市“立体化”)是事物态势发展与空间演变的基本特征。

事实上,对“空中生活”的追求,自古代“嫦娥望月”就开始了,近年来城市规划“上天入地”就是三维立体的体现,比拼超高层建筑是各地城市官员“最雄性”的一面,某一城市超高层地标还未建成,就被另一个城市超过了。近年来兴起的城市综合体,就是立体城市的典型,它采用城市设计的“大手笔”,将《雅典》所总结出的城市四大功能(生活、工作、交通和游憩及所需空间形态和配比,在几栋相连的建筑内实现。

这样,因城市分区和土地用途限制,造成的空间资源攫取、空间浪费和人际交往冷漠等问题,就可以避免了;再比如,近年来国内很多大城市新区规划也非常“大手笔”,比如海绵城市、紧凑型城市、智慧城市等,都直接或间接打破了功能分区、传统与现代分割、土地用途单一的限制,也是立体城市的代表。另外,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立体交通体系(地铁、公共交通、道路交通、步行集合起一起),更是抓住了立体城市空间骨架的脊柱之所在。

目前,世界上的城市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是欧盟和日本的城市化,实际上走了一条紧凑、立体化城市化发展的路子,注重集聚、节约空间资源;另一个流派是美国的城镇化,就是放任市场起作用,结果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城市低密度蔓延,现在还没有制止。一旦出现低密度的蔓延,节能减排、空间节约谈不上,一个美国人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一个美国人消耗的石油是5个欧盟人的量,目前来看,中国走美国的路子,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立体城市的“四大模块”

立体城市(Great City)是相对于“平面城市”的新型城市建设计划,概念和思路是由中国知名企业家、商界思想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在2009年12月8日的哥本哈根“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上阐述的。立体城市坚持六大规划策略,即竖向发展、大疏大密、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

按冯仑的计划,1平方公里土地内,将打造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常住10万-15万人,区域内50%人口本地就业,实现节地、节能、中密度、高强度投资、产业先导、自主就业的中国未来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城市。该思想有点过于理想化了,但结合国土资源部此次整个城市空间资源的做法,未来我国立体城市将由以下四大模块组成。

其一,交通系统整合是立体城市的“抓手”。交通是城市的生长点、核心区、人流物流的集聚地,但也是隔离城市空间,造成城市噪音和污染的源头。同时,在各大城市的老城区,铁路、快速干线、道路等往往是低密度浪费、奢侈空间诉求的罪魁祸首,也是城市传统产业(货运、能源、工厂等)密集,并拖累区域走向衰败的元凶。因此,以公共交通为起点来整合城市空间资源、复兴城市,是城市立体化的抓手。

以大型高架公园或平台,将动脉交通两侧的空间连接起来,交通沿线两侧的土地和空间资源随即升值,进而可以重新定义交通站场地区的空间及场所特征,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带动城市复兴的引擎。此时,道路本身除了交通功能外,淡出于城市空间。同时,在轨道交通、步行系统和机动车交通等站点结合的部位,利用建筑物的架空空间将自动扶梯、电梯等垂直交通方式植入其中。这样,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就建立起来。

其二,公共空间整合和利用是立体城市的“导向”。由于良好的视野和景观条件,城市拉升以后,高架空间和大平台等高出来的空间,可满足城市未来空间需求。比如,跨越街区的屋顶公共空间、区域内建筑裙房屋顶,均与高架公园或平台进行衔接,被建筑物和分区隔离的空间得到整合,并可以规模化、多用途利用,如商业办公、公寓住宅。在路径沿线,可以布局诸如零售商业、报亭、咖啡馆、酒吧等小型公共服务功能,使行人如同在正常平面式的公共空间中活动一样。

其三,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立体城市的“本质”。虽然今天我们生活在现代科技营造的钢筋混凝土安乐窝中,但生理上和心理上对大自然的向往是无可替代的。高频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更迫切地在闲暇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绿色。当然,这也是维持地球脆弱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无怪乎,美国未来学家麦尔卡姆・韦尔斯在描述理想中的城市时指出:“在辽阔的大地上,尽可能用绿色取代目前的混凝土、柏油和的黄土,让地球披上绿装”。通过城市要素的开放和整合,腾出来的空间可以建设大块绿地,基面立体化让绿化随处不再(比如楼顶和架空)。同时,原先没有购物与休闲娱乐环境的空旷公共场地,也可以通过整合城市要素对二者进行有机的立体化整合处理,使城市环境的综合宜人度大大提升。

其四,提高单位空间资源的经济价值是立体城市的“终点”。不仅公共空间、交通资源可以整合,城市立体化以后,产业也可以整合,比如近年来兴起和流行的产业综合体(如汽车综合体、物流综合体),就是将研发、技术、生产、配件、安装、物流、销售等上下游形成产业集群,共享外部规模经济。因此,城市立体化让产业、人口和交通可实现全面集聚,单位空间的经济价值更高了。

“摊大饼”不如“烙小饼”

为实现未来现状城市建成区容积率提升30%,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在近日召开的“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发展”座谈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建议,要运用“立体城”、“紧凑型”的建造模式(新区新城要强制推行)、发展轨道交通导向型的土地综合开发等。他指出,今后城市土地开发集约节约利用,就要从目前的单宗地、单用途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按照绿色和紧凑型的城市发展需要,形成多宗地、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节约集约利用开发。这种思路,就是上面所讲的立体城市的建造模式。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我国大多数城市新城或新区,其平均容积率都在0.8-1.2之间,很少超过1.5的;全国391个新城新区,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高达197平方米,已建成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61平方米,均远超人均100平方米的国家标准,立体化程度很低,特别是老旧城区。再看密度最高的地方,纽约、新加坡CBD的住宅容积率分别高达5-10和6,特别是新加坡,国土面积只相当于北京两个区,人口总数超过500万,且还有1/3的国土面积没有用于城市建设。因此,土地资源短缺和人口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病”,这是个伪命题。另外,我们也不能再喊“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了,因为我们压根就没利用好。

如果将过去的“摊大饼”改为“烙小饼”,土地短缺的问题就没有了,房价也就自然就下来了;城市向上拉升和空间集约,让长距离出行大大减少,交通成本也下来了;“摊大饼”改为“烙小饼”后,政府在新城建设、道路交通等方面的被动支出减少,也就不再依赖土地财政了;同时,人口和空间充分集聚后,不仅公共设施建设规模小了,而且单位空间经济价值提升也让公共服务质量有了保障;最后,节约出来的空间,可以大规模的、成片地进行绿化,比如大农场、菜地、公共牧场、自然保护区等,满足老百姓对于大自然的向往。这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而城市边界划定后、容积率提升制定刚性指标后,未来城市只能向上发展了,立体城市或许就在眼前。

上一篇:不动产登记迈出实质性一步: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下一篇:高龄患者HCG日LH值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