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冉“立体结构”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10-04 01:55:35

冷冉“立体结构”教学方法初探

一、立体课堂教学结构

立体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消极的地位,变单纯公式化课堂教学的单项传递为多项传递,充分挖掘学生智慧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造成老师――学生,学生――老师,学生――学生的多项反馈,使教学进入立体状态。

1.立体课堂教学结构的概念和形式

立体课堂教学结构的内容是要变教学的单项信息传递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的多项信息传递,这种多项信息传递的教学,称为立体式教学。传授立体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运用智慧,通过语言、借助意识信号,动用情感、需要等因素立体式与学生感情沟通,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反映在教学方法上也不是整齐划一的,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一节课或许只运用一项教学方法,或者是其中两项交融,或者是三项交融。在实践过程中,多项交融的立体课堂教学结构是比较常见的。

2.立体课堂教学结构的图式

可见,立体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教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课堂气氛中,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学生也处于“动”听的状态,教师带动学会,师生齐动,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境界。

3.立体课堂教学结构符合教学规律

第一,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工程,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教师处于教的地位,学生是学的主体。”立体课堂教学结构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因为它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第二,充分体现教学与发展相互影响的规律

“所谓教学与发展相互影响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又影响着他对知识的进一步吸收。”

立体课堂教学结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通过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项沟通,适时反馈达到了开发学生智力的功能,它可以带领学生开启记忆的闸门,开动思维的机器,扬起想象的翅膀,扑捉学生的灵感,挖掘创造的潜力,侧重学生智力的开发是立体课堂教学结构的特色。

第三,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所谓教学的教育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施教者的主观意愿如何,是否自觉,学生都在客观地接受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一定的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的影响,和身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观念的熏陶感染。”

二、立体课堂教学结构的运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唤醒者。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骑上学习的“马背”。我的具体做法是:

1.自主学习,在“疑”中学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发现问题。第二,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第三,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第四,教师指导下学生逐一回答问题。第五,教师强调重点、补充遗漏。第六,“空白”留疑,给学生以咀嚼、思考的机会,便于下一步的教和学。

2.激发兴趣,在“乐”中学

首先,每堂课前由一至两名学生讲历史故事。通过讲故事,学生不仅掌握了教材中的成语典故,而且还掌握了教材以外的一些成语故事.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教师尽量用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讲授知识,将教材中一些简单化、公式化的过程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3.手脑齐动,在“做”中学

(美)杜威说“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也就是说,要想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光听和记是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动手做,而且要手、脑齐动。“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于是,我就在讲完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在大脑中或练习本上画出“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景图”。学生的热情非常高,画的图画也很有想象力。

4.编顺口溜,在“玩”中学

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具有既往性的特点,就决定了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能够在轻松、愉快中快速、永久记忆,讲课时,我精心编制了许多顺口溜。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记住了,并且记忆深刻。

总之,采用立体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基础知识和智力发展都明显地优于点――面结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踏实和独立思考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情.知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情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学有所得,增加的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总量……”。

上一篇: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下一篇:德育化春雨,育人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