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世纪的第一个亿吨级油田

时间:2022-08-28 05:43:49

中国新世纪的第一个亿吨级油田

陆梁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距克拉玛依市区约240公里,行政隶属和布克赛尔县管辖。

陆梁油田是新世纪在中国陆上发现的第一个亿吨级沙漠整装油田,是准噶尔盆地当年发现、当年探明、当年投产的第一个油田,也是新疆油田公司在勘探发现后一年内日产上千吨的第一个油田。

宋汉良在陆2井激动地说:“这17颗油砂是国宝!”

1979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矿务局继1958年勘探后,再次对陆梁地区进行大规模勘探。

1981年6月26日,时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常委、主管地质工作的副局长宋汉良带领着地质专家林祖彬、夏明生等人来到刚刚完钻的陆2井。

这些搞地质出身的专家最感兴趣的就是地质房旁边摆放的砂样盒,捧起砂样,饶有兴味地看了起来。

夏明生眼尖,在白垩系的砂样中,居然找到了17颗“油砂”。要知道,在此之前,克拉玛依油田只有三叠系和石炭系才有油藏,从来没有在白垩系发现过油气显示。

“白垩系里有东西!”夏明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大声地喊了起来。

宋汉良和林祖彬听到夏明生兴奋的喊叫,愣了一下,马上都跑了过来。这样的信息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夏明生眼睛花了;二是将预示着一个重大发现!

三名地质权威捧起这17颗小石头,轮换着传看,结论都是一致的:就是白垩系的东西,就是油砂!

姜建衡要求沙漠中的下属借钱给陆9井的施工人员发奖金

1995年2月18日,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工作会议召开,年度油气勘探总体部署拍板。在总的方案里,把“陆梁”作为了主题词之一。

2000年5月26日晚11时30分左右,新疆油田公司主管勘探的副总经理姜建衡家的电话铃突然响起来了。

姜建衡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一个兴奋的声音:“姜总,陆9井白垩系可能有很多套油层。”

“有多大把握?”姜建衡急切地问。

“有80%的把握。用MDT取样时,取样筒已经进油了。”

给姜建衡打电话的是勘探公司准噶尔盆地腹部项目经理部经理凌立苏。

听到这个消息,姜建衡兴奋不已,他问凌立苏:“你手头有没有5000元钱

“没有……”凌立苏有点搞不清姜总的意思。

“去借去,到石西去借5000元钱,立即奖励现场施工人员。”

那天下午,凌立苏和项目经理部的王智、测井公司王家福等几位测井专家对刚刚完钻的陆9井进行电阻系列测井时,发现了这个让他无比激动的情况。

那晚,这位干了一辈子石油的勘探专家失眠了,他在客厅里来来回回地踱步,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此时抽烟是为了抑制兴奋的情绪。

2000年6月8日下午,陆9井侏罗系西山窑组射孔。

6月9日凌晨5时许,陆9井抽汲诱喷成功。

闻玉贵面对一群部级的专家说:“新疆油田公司有信心”

2000年底,在新疆油田公司副总地质师闻玉贵的带领下,一场科研攻坚战打响了。

经过对开发试验井的仔细分析,专家们又进行了反复论证和计算机数字模拟,初步制定了以下开发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先开发纯油层,后动用油水同层;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充分考虑各套开发井网的互补性、可调整性,采取整体部署、分层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滚动开发;合理控制油藏开采速度,延长中低含水采油期。在充分认识与了解油藏特点的基础上,科研人员根据实际提出了陆9井区的开发方案。

2001年春节,方案编制工作进行到了后期的关键阶段。当人们坐在家中喜度春节之时,勘探开发研究院参与陆梁开发方案编制工作的科研人员却在办公室伏案工作。外面不时传来鞭炮声和欢笑声,这份热闹似乎与他们无关。为节省时间,很多人都不愿回家吃饭,春节饭馆不营业,他们就吃点从家里带来的糕点之类的食品。

2001年2月21日,闻玉贵副总地质师带领15名研究院、设计院、开发公司的科技人员前往北京参加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的开发方案审查会。

开发方案审查会会场上坐满了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宝和、曲广玲等30多名领导、专家均在座。

闻玉贵代表新疆油田公司汇报百重七、五区南、陆梁三个油田的开发方案。百重七和五区南的开发方案顺利通过了审查。

陆9井区的开发方案汇报完后,专家们连珠炮似地抛出了一大堆尖锐的问题,他们提醒闻玉贵,像这样的低幅度油田国内还没有开发成功的先例,搞不好就会昙花一现,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专家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冀东油田、华北雁翎油田就是此类油田开发失败的实例――

1979年开发的雁翎油田第一年产油116.5万吨,第二年产油45万吨,第三年产油25万吨,第六年产油9万吨,到2000年只有2万吨的产量了,油田含水非常高,已经不具备开采价值了。

闻玉贵早就研究了冀东油田、雁翎油田开发失败的原因,他针对专家的提问对答如流,并结合克拉玛依油田的特点和陆9井区试验井组的资料分析,阐述了借助先进的仪器和技术进行油气分界面的识别、优选射孔层位、控制生产压差、提高固井质量等问题,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是专家们仍有疑虑,因为理论与实践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

闻玉贵语气肯定地说:“新疆油田公司有信心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在充分认识与了解油藏特点的基础上,经过3次反复论证,提出了关于陆9井区的开发方案。

在方案落实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先下后上,先高后低”的办法,即在钻井过程中通过先打深部油藏来控制上部油藏,通过先从构造高部入手,然后向构造低部推进,从而达到减少低效井和控制井的目的。

同时,引进世界先进的地质录井技术、测井双感应技术在现场组织实施,随时跟踪地下变化情况,逐步了解地下油水关系,逐步摸清油水界线。这样,油井投产射孔,就能准确地射到油层上;油藏段一般都在10米之内,射孔深度一般都在3米左右,有效地避开了水层。

2001年12月,陆梁油田成为中国新世纪第一个亿吨级大油田

永升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元清具备着优秀企业家特有的嗅觉。

早在2000年10月初,陆梁开发方案还没有确定,她就组建了永升陆9项目经理部,任命李战军为项目部经理,带领精兵强将在陆梁安营扎寨。

10月底,第一批活儿来了,是安装28口抽油机,李战军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抢投抢建。在安装抽油机的一个多月里,气温最低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施工人员白天在野外冻得瑟瑟发抖,晚上回到铁皮房,因没有火炉,冻得一进屋就钻被窝。

就这样,他们硬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安装好了28口井的抽油机,为来年开发取资料奠定了基础。用张元清的话说,就是“永升人一诺千金”。  在陆梁大开发的2001年里,永升公司在陆9井区先后中标了集中处理站土建、110千伏变电站土建、作业区餐厅、平井场、制作抽油机活动底座、油田简易路等一批地面建设工程。

从2月27日至6月28日,永升先后调集了各种大型设备17台、6个专业分公司的200余人。为确保“承诺”兑现。钻井公司加快钻井速度,从3月到6月已完钻50多口井,完成进尺10多万米。不仅如此,在所钻的井中,固井质量、井深质量、取岩心等合格率达到了100%。

2001年12月,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审定:新疆油田公司完成预测储量1.101亿吨,控制储量3484万吨,探明储量8358万吨,其中探明储量、重大发现、重大苗头、新探明整装油田等在股份公司各油气田中均排第一位。

其中陆梁油田新增储量1.0721亿吨,成为又一个亿吨级大油田。

用了两年时间创造中国石油史上的奇迹

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自主研发了“人工合成聚合物为增稠剂的水基冻胶压裂液”,这种压裂液具有增稠剂用量少、交联时间可调、携砂性能好等特点,彻底解决了合成聚合物破胶不彻底的难题。在用这种压裂液压裂过的油井,增产幅度最大的能达到两倍以上。

从2002年10月1日开始,陆梁作业区的油井用上了自动控制装置,油井管理实现了自动化。

地质科研人员石国新等通过大量细致的地质调查,及时制定出了“躺井复产计划”和“油井增产计划”。

按照这些方案,作业区通过对这些井实施上返、补层、转抽、检泵、压裂、挤油、堵水等进攻性上产措施,稳定了老井产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冬天又快来了。

10月31日,唐伏平在办公室按了一会小计算器,很有把握地说:“完成90.9万吨的原油生产计划可以提前31天。”

而且,因为年中就上了日产3000吨的台阶,他甚至对上级追加的力争指标――“年内上百万”也信心十足:“101.8万吨的指标也能提前5到6天。”

11月25日,陆梁作业区已生产原油90.9万吨,提前37天完成油田公司下达的全年生产任务,成为那一年新疆油田公司第一个完成任务的采油单位。

2002年12月25日零点,陆梁油田作业区当年生产原油100万吨、天然气4676万立方米,成为我国在新世纪建成的第一个年产百万吨的油田。

时任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董培基说,陆梁油田从勘探到年产100万吨,只用了两年时间,创造了中国石油史上的奇迹。

截至2004年11月底,陆梁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338万吨。以不变价格计算,工业产值超过50亿元,实现利润约35亿元,而陆梁油田勘探、开发和3年操作费之和约30亿元。

陆梁油田开发3年已收回全部投资,比预计时间提前了18个月。

2009年5月24日,位于陆梁油田以西20公里处的进攻性评价井――陆151井射开第一段目的层时出油,4毫米油嘴日产油11.6立方米;6月2日射开第二段,4毫米油嘴日产油27.5立方米。

这口井埋藏浅,不到2000米,油层厚、产量高,是一个整装的千万吨级区块。

这一发现,进一步坚定了新疆油田公司在老区寻找整装油气田的信心,也为陆梁油田原油年产量保持200万吨以上提供了资源基础。

陆151井的出油,是新疆油田公司近5年来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整装稀油油藏。

这一发现,展示了陆梁地区乃至准噶尔盆地腹部良好的滚动勘探前景。这是一个新领域,很有可能形成更大的场面。

上一篇:谭之平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下一篇:《团队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