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2-08-26 05:02:50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现状分析

[摘 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向规范化、市场化、机构化和买方市场发展,尊重投资者权力、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整个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提高投资界对公司的满意度,从而最大化公司价值。文章针对我国当前中小投资者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监管成本加大和监管效率下降等问题,剖析原因,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投资者关系管理 上市公司 原因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是2002年由东风汽车首先发起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市场化推动了上市公司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虽然近几年我国投资者关系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外部缺乏专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服务机构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欧美国家,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业服务机构己经成为投资者关系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业服务机构的优势在于其专业性以及规模效应所带来的低成本。在国内,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业服务大多是由所谓的“财经公关”公司来提供的,主要是股票发行和增发的路演工作,这只是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业服务也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企业内部缺少独立的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涉及金融、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需要公司高层直接领导和参与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欧美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普遍设有独立的投资者关系部门,并且有资格参加公司的最高层会议,参与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而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上市公司成立了独立的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把投资者关系管理职能分散到了董事会办公室、证券事务办公室、财务部门或者公共关系部门。总的来说,国内上市公司既缺乏专业人才,也缺乏专门机构,难以系统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3.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单向、消极并带有短期性

从公司具体运作上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以一种消极、被动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良性的循环,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随时保持沟通的机制尚不健全。表现在上市公司按强制性法律法规进行信息披露,而且信息披露的内容很少且形式单一,主要是年报和中报、董事会公告、发行时的路演等法定的强制性信息。同时,很多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目的通常仅是为了公司的融资活动。许多上市公司在融资活动完成后,设立的咨询电话便打不通了,即使能打通,接待人员也不愿谈及敏感问题。此外,许多公司对媒体采访设置种种障碍,股东大会“戒备森严”。这类现象普遍存在足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忽略投资者利益、不尊重投资者、没有把投资者关系管理当作一个长期持续性工作来做。

4.缺乏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专业人才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涉及金融、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虽然国内目前有不少的财经公关公司, 但大多是从广告公司、会务公司转型而来,善于包装而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造成了专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咨询顾问大量欠缺、投资者关系管理咨询机构的良莠不齐和专业人才的匮乏。

二、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目前我国投资者关系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证券市场供求机制方面的原因。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资本性资金的竞争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开展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主要是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市场的压力下的主动行为,当市场没有对上市公司形成相应的压力,股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下,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利益趋动相对较小。 中国证券市场从供求关系总体上讲,股票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下,市场还没有形成迫使上市公司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在机制。

第二,股权结构失衡,投资者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缺乏相应需求。在欧美成熟资本市场上,所有的股东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实现可以通过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和提升公司业绩导致股价上涨来完成。在我国,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发起人股份大多被对公司有实质控制权的大股东持有,大股东和管理层通过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以提升公司价值的利益驱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价值型投资理念远没有树立,市场投机色彩过重,这使得他们并不真正关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从而不能给上市公司管理层形成强大的市场压力。

第三,股权文化未形成,缺乏对股东的尊重和权益保护意识。股权文化涵盖了对维护股东投资者、股权价值评估、投资者权益保护和股权投资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等一系列价值的认同。股权文化的一个重要尺度是公司管理层应尊重股东的利益,把股东利益摆在第一位,或者说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到现在才有短短十几年历史,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客观事实使得我国还未建立起真正的股权文化,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上市公司普遍没有股权文化概念。

第四,市场制度不完善,投资者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东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面临着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相比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承担着更大的风险。作为股东,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手段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最有力武器。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制度建设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还难以为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建立起有效的法律保障手段。同时现有法律框架下进行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具体法律措施缺乏,使得许多上市公司不太注重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五,投资者关系管理投入的长期性与可预见效果的矛盾。投资者关系管理需要上市公司通过繁琐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积累,必然需要上市公司从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配比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效果,还受到其他很多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投入的效果可能在公司管理层可以预见的时间范围内难以得到有效体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这种投入的长期性和投入效果的难以预见性之间的矛盾,往往容易动摇上市公司管理层深入开展这项工作的决心。

三、提高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的建议

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或对投资者的争夺将在上市公司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全面改进我国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状况,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意义重大。

第一,建立以股东为中心的股权文化。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基础是对上市公司的高信任度和认同度。形成全社会的股权文化能够促进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发展,使投资者的权益在全社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形成各方面利益主体达成共识的尊重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本价值观和市场文化,一方面,提倡投资者摒弃投机思想,引导投资者注重上市公司的内在质量。另一方面,重视培育机构投资者,使其逐步发展壮大为证券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制定具有强制力和可操作性的法规。尽管目前证监会、沪深交易所都出台了一些专门针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法规,但是由于这些法规普遍缺乏强制力,而且可执行性也比较差,因此所起到的作用都被打了折扣。因此,除了指导性文件之外,监管部门应当出台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第三,上市公司应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部组织建设,设立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并制定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上市公司应当尽快设立独立的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相关工作。公司高层要亲自参与到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中来。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四,开展长期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我国上市公司应广泛开展各种具体的长期性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具体内容包括:分析研究。对企业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的数量、结构、资金量、投资偏好等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各类投资者的不同特点和信息需求,这是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信息沟通。通过各种媒介形式与各类投资者保持密切的联系;组织各种会议。企业应定期召开股东年度会议,组织各种电话会议、网上直播或专家论坛等;扩大信息披露范围。上市公司可以增加一些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比如管理者对企业长期战略及竞争优势的评价、环境保护和社区责任、前瞻性预测信息、公司治理效果等;注重感情交流。可以采取组织股东参观、走访股东、赠送礼物、个别拜访等各种形式,与投资者之间增进感情交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杨春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6:3-7

[2] 张菊朋: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提升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J].经济师,2006,1:10-14

[3] 唐际艳: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证券投资者权益的影响[J].集团经济研究,2006,1:4-18

上一篇:浅谈“山寨经济”现象兴起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自... 下一篇: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