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教材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26 07:47:12

化学新教材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以前的教材都是把“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而由“学生的知”转化为“学生的能”和“学生的德”的过程基本是靠学生本人去实现,而新的教材矛头直指“学生的能”。本人通过一段时间对化学新教材的教学,深深的体会到: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时间紧,教学过程中再想侧重于面面俱到的教知识点已很难适应新的课程要求,迫使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改变观念,直面新教材,接受挑战。在我看来,新的教材编排虽然在知识点的系统性及前后联系上与老教材有一定距离,但是在对学生科学素养及各种能力的培养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一、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的化学教材强调“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在教学中,我体会到,每一单元每一小的知识点的编排其实都可以看作一篇简短精练的教案或学案。每一知识点基本都是从“你知道吗”开始,在同学们已有的经验或者熟悉的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设置有关的学习情景,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然后通过教材“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信息提示”等栏目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新的问题再解决。这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一种基本能力。

二、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以往的教材编排在这一点上显得力不从心,而新教材却很好的体现了实验的基础性地位。具体体现在:

1、一改以往教材内容易与学生实验相脱节的情况,没有把学生实验专门编排在后,使每一个实验都能与教材融为一体,增强了实验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以往实验除了学生实验就是演示实验,其中演示实验大多是为了引出或者验证物质性质而设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新教材设立了“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栏目,前者观察与思考并重,通过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及推理能力,有效的规避了以往实验中易出现的“看看热闹,看过就忘”的情况;后者其实类似于学生实验,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活动与探究”的一开始就是该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实验的目的,加上实验内容已被分散,使学生较易思考着进行实验,从而实验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以往的实验步骤都是现成的,学生只需按部就班的去做就行,而新教材增添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部分,如根据已有试剂,设计实验探究Fe2+与Fe3+相互转化的条件,即考查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探究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各有两种思想。”这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的一句至理名言。它言简意赅却入木三分地证明了“在交流中学习”的潜在价值。交流合作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为此新教材开设了“交流与讨论”一栏,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在分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注意保证各小组实力均衡,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鼓励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培养优等生谦虚的美德,友好的帮助不如自己的同伴,使他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

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998年,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的过程其实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编排方式,其目的也在于培养创新能力。

如,抽象性的问题,它锻炼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在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分析研究具体问题,然后找出共性上升到一般。从许多具有共性的事物中,能够找出个性,而从许多个性的问题中找出其共性的问题,这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又如,比较性的问题,它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这类问题是从对同一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论中提出的。让学生根据基本理论去分析判断。如氯碱厂厂址的选择,需要考虑道路、供电、供水、原料、排污、消费等各种因素,学生在回答比较性问题时,会大开眼界。在比较中提高,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再如,实际性问题,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这类问题是根据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等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海水提炼金属镁的过程中,为什么用石灰乳代替氢氧化钠。

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有趣的图片,打开书本时,五颜六色的图片,会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不会感到乏味空洞,有些图片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激发发散思维,拓展视野,如石膏矿、硅晶体、光导纤维、海水晒盐的图片等。

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奇特、醒目、色彩丰富易吸引注意,而化学物质恰恰具有这些特点。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新教材对于一些现象不明显的实验都作了一些改进,如碳酸钠与浓盐酸的反应用气球收集气体,氨气和氯化氢的化合反应采用棉花球,以增强视觉效果,激发求知欲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合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能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的看到一些较难的理论知识。例如:分子、原子的学习时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新的教材观,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想起叶圣陶老先生多年前对教材的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教知识重要,教能力才是根本目的。

上一篇: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