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定价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25 06:16:57

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定价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利用相关性检验、线性回归、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从多角度来研究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与国际大豆市场的价格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大豆期货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美国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而非国内的其他因素;而我国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是:期货市场价格引导现货市场价格。

【关键词】大豆;期货;定价机制

在我国大豆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近几年来国内国外大豆价格剧烈波动,且波动幅度加大。来自于国际市场上价格波动的风险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大豆贸易国之间大豆定价权争夺日益激烈。大豆作为一个主要的农产品品种,我国又是全球大豆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到底我国在世界大豆市场定价上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是世界大豆的主导者,还是定价中的参与者之一,或者仅仅是世界大豆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存在着怎样的价格影响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分析预测。

一、影响大豆价格因素

笔者主要从供求角度来分析大豆价格的一些相关影响因素。供求决定价格,可见研究大豆的供求相当重要。就供应方面来说,世界、美国、中国历年的总产量(包括播种面积和平均单产)和贸易量都可以找到较为确切的数字。由于南美产量的迅速上升,加大对南美各国产量的研究(甚至包括乌拉圭和巴拉圭)将是十分必要的。就需求方面来说,研究的资料偏少,工作尤其要加强,即便定量的研究有问题,定性的研究也同样是必须的。目前来看,除榨油和食用以外,大豆的工业用途也不能小视。当然需求也不是孤立的,是和产量、价格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但影响成本、供给、需求这三方面的因素却是很多的,下面举其要者加以分析,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1.物价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价格参照物,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刺激畜牧业、养殖业稳步发展,促进中国大豆消费需求显著增长。同时,内地大豆加工业迅猛发展,豆油和豆饼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市场的短缺、政策的调整、行业的发展、利益的驱动使得国内进口大豆数量进一步猛增。

2.政策导向。政策是政府干预市场的重要形式,本文则主要从农业政策、贸易政策和其他方面来进行简单分析。(1)农业政策的影响。在国际市场上,大豆主产国的农业政策对大豆期货价格的影响较大。例如,1996年美国国会批准了新的《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使1997年美国农场主播种大豆面积猛增10%,成为推动当时大豆价格大幅度走低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国内农业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大豆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如,2004年中央颁布“1号文件”提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和天帮忙,2004年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一定的提高,导致2005年的大豆价格一直处于振荡偏空的态势。(2)贸易政策的影响。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可供应量,对商品的未来价格产生重大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大豆的进口关税降低到3%,势必影响大豆的进口量。(3)国家汇率政策的变化。2005年7月21日19时以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步入浮动汇率,人民币对美元开始升值。在政策公布次日,大连期货市场上的大豆和豆粕都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

3.出口国经济状况及大豆种植状况。出口国的经济状况及大豆产量直接影响着出口大豆的数量。出口国货币的大幅贬值有助于出口国大豆的出口。但有时也会物极必反,出口国如果产生货币危机反而可能使得大豆出口停滞,影响大豆价格的上涨。

4.天气和气候。作为农产品,大豆的供应情况一直受天气变化的左右,比如,2007年我国大豆主产地东北地区天气干旱,旱情加重大豆供应紧张局面。

从该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我国大豆主产地旱灾成灾面积大大多于水灾面积,而且成灾面积比例都比较高。

5.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多空双方都有大资金参与,如果有异常的资金变动会导致大豆期货价格的异常变动,这种短期的异常变动可能会与市场供求情况并不符合。而从长期来看,一般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还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6.其它偶发事件。像油菜籽的丰欠、棕榈油价格的大幅波动、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权威论述、高产优质品种的诞生、国际贸易战,特别是大面积爆发的口蹄疫、疯牛病、蝗虫和其它虫害等都能对大豆价格造成冲击。

二、数据和方法

1、数据

关于大豆的价格,笔者主要选取两种,即现货和期货价格。而诸多的价格影响因素也不可能一一用量化的方法来进行衡量,笔者将这些因素进行筛选,提取最容易量化的因素如物价水平、期货市场因素、进出口状况等。在期货市场因素方面则仍然主要考虑大豆期货的价格,即内地大连的大豆期货价格和海外的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

在大豆期货价格方面,本文根据对2002年-2008年每个交易日大连交易所豆一连续收盘价与CBOT黄豆连收盘价的分析比较,研究豆一连续价格受到CBOT黄豆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在选取数据时,豆一连续的价格选取的是大连交易所豆一连续2002年4月1日到2008年12月30日的每个交易日的价格,美豆价格选取的是CBOT黄豆连2002年4月1日到2008年12月30日的每个交易日的价格,其中,遇到中国与美国中有一国不是交易日的日期价格均已剔除。共有1573组数据。

在大豆现货价格方面,本文选取大连商品交易所公布的2003年8月24日到2008年4月28日的周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共204组数据,来分析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关系。其中现货价格的数据来自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该市场已形成了中国的“郑州价格”,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现货价格的选取是与其期货价格时间对应的周平均价格。

2、相关性分析

本文首先进行期货、现货及其他如物价水平等价格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不过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发现内地大豆期货价格与海外市场大豆期货价格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与其他影响因素相关性并不明显。同时,笔者也进行了内地大豆期货价格与大豆现货价格间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2的结果不难发现,大连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与海外CBOY大豆期货价格之间相关性很高,关联度很强。

从表3的结果来看,内地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因果关系检验

既然本文明确了豆一连续价格与CBOT大豆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十分紧密,那么本文将进一步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考察两种期货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旨在揭示豆一连续价格受CBOT大豆价格的影响程度或CBOT大豆价格受豆一连续价格的影响程度。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的结果显示,在5%的置信显著水平下,CBOT大豆价格是大连豆一连续价格变化的原因,大连豆一连续价格也是CBOT价格变化的原因,两者相互引导。不过从F值来看,CBOT大豆价格的F值要比大连豆一连续价格的F值要大得多,因此CBOT大豆价格对大连豆一连续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大连豆一连续价格对CBOT大豆价格的影响。故可以得出大连豆一连续价格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CBOT大豆价格的变动。

不仅如此,本文也对内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如表5所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认为,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原因。即期货价格先于现货价格变动,现货价格的变动滞后于期货价格。也就是说,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而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不具有引导作用,表明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起主要作用。

四、结论

本文先通过物价水平、政策导向、国家汇率政策的变化、天气和气候、季节性因素、期货市场以及其他偶发事件的研究影响大豆价格的原因,结果发现:

其一,内地大豆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不是最主要决定大豆价格导向的主要原因,大豆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仍是期货市场价格的变动;其二,CBOT大豆期货价格与我国大连豆一连续期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引导。但总体上CBOT大豆价格变化对我国大连豆一连续大豆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要大;其三,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有单向的引导作用,即期货市场价格引导现货市场价格,而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不具有引导作用,表明大豆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要作用。

从以上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环境不断改善,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逐步体现,但总体上中国大豆价格仍主要受到海外期货价格的影响。显然,内地大豆期货市场效率还有待提高,影响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基础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孟丽.当前我国大豆市场及主产区大豆生产调研情况分析[J].农业展望,2008(6).

[2]高颖.我国大豆价格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08(8).

[3]孟丽.2008-2009年度大豆市场展望[J].种业导刊,2008(12).

[4]崔春晓,宣亚南.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世界农业,2007(8).

[5]廖泽芳.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J].纵横经济,2007(12).

[6]于升云.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因素、互动机制及竞争战略[J].大豆通报,2005(1).

[7]余建斌.大豆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传导的中美比较[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9(4).

[8]张振华,刘志民.我国大豆供需现状与未来十年预测分析[J].大豆科技,2009(4).

[9]王长梅.影响大豆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J].期货天地,2005(6).

[10]熊焰,孙亚东.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

[11]邱雁.贸易政策调整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J].中国油脂,2007(7).

[12]张照新.中国大豆市场与贸易分析[J].经济分析,2006(6).

[13]余建斌,乔娟.贸易政策调整与中国大豆进口[J].新疆农垦经济,2006(5).

[14]吴晓黎.影响大豆走势的双刃剑[J].大豆通报,2008(3).

[15]Joost M.E.Pennings Matthew T.G.Meulenberg:“The Hedging Performancein New Agricultural Futures Markets:A Note”

作者简介:刘建和,博士,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证券市场。

上一篇:在创新中发展――中国银河期货 下一篇: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