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时间:2022-08-24 04:30:43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必须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作些分析探讨。

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必须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学会一些理论知识,但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应承担起引导者、参与者、帮助者、评价者的角色。教师应当尽量创造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学知识,在学习中创新。

再次,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力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的就是真理,神圣不可侵犯,学生只能是接受者。教师应允许学生质疑教师讲的知识,可与教师讨论,甚至争论。只有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说、敢想、敢问,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去创新,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优化教学资源,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培养创新能力

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质疑、提问是学生求异思维的表现,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元素。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物理情景的方法很多。在物理教学中可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去创设。学生通过感知,从物理情景中得到启发,创新的火花便会产生。例如,在讲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几段不同的声音。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自然会产生疑问:这些是什么声音?哪些物体会发出这些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同一种声音能不能由不同的物体发出?又如,在学习《光的反射现象》时,可展示几张生活场景的画面,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辨析有关光的反射现象的疑问。这样,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便会乐于思考,求异的思想因子便会活跃起来,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中也可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情景。例如,在讲“固体可传声”时,让学生做土电话的实验。有的学生观察到听筒和话筒是用一根绳子连着的,便认为声音是由绳子传播的。而另外一些人认真观察实验的过程,提出“声音能同时由空气和绳传播到听筒吗?”的问题。土电话实验的过程是一个物理情景,学生通过观察,充分感知了这个实验的组成,自然从各个方面去思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求异创新的因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造猜想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想是人类最基本的创造力之一,也是激发创造活力的源泉,是物理学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成分。猜想是—种创新的思维形式。牛顿说“沒有大胆的推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事实也是如此,古今中外,任何科学成果的出现,起初都是大胆的猜想。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猜想因素,适时地引导学生猜想。只要我们教师留心,在实际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猜想的机会是很多的。例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首先让学生猜想,把玻璃罩里的一部分空气抽出后,声音的大小将如何变化。有的学生认为声音会变大,有的学生认为声音会变小。我们通过实验便知道,接着再分析声音大小变化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非常高兴,理解又深刻。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主动接受知识,且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猜测发现的乐趣。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在探究性实验中,让学生经历设计与反思,培养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多为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实验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演示实验由教师做,然后得出结论,学生被动接受;验证性实验虽由学生做,但器材、步骤都可在书本找到,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创新可言。

在物理教学中,应把课本上的实验尽量改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制订方案,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改进实验方法。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作适当的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改进实验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在实验中,学生选择的器材不同,实验的方法就会不同;就算选择的器材相同,实验的方法也可能不同;改进实验的方法也会出现差异。在设计实验,改进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想法,这些不同想法就是创新的因子,创新因子的产生必会激起创新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速度变化”的实验中。可让学生制订实验方案、改进方案。事实上,在实验中,有的学生选择了分时间段来研究的方法,有的学生选择了分路段来研究的方法。选器材时,除了必须的斜面、刻度尺、小球外,有的学生选两个停表,有的学生选一个停表,有的学生还选了粉笔、金属片等器材。制定实验步骤时,分时间段来研究的学生,是按步测出各段时间小球滚下斜面的长度,记下时间,再计算、比较、分析;分路段来研究的学生,是按步测出各段斜面的长度,小球滚下各段斜面的时间,再计算、比较、分析,测量时间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反思、改进实验方法时,有的学生从如何测量各段斜面的长度更准确的方面去改进实验,有的学生从如何测量时间更准确的方面去改进实验。从这个实验的例子就可知,只要教师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验,学生就会激发出创新的因子。当然在实验中,学生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走上正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采用“一题多种解法、一题多向牵连、一题多个答案”的“三多”训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在做估测从教室门走到学校门口的时间时,书本上只提供了数脉搏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去联想,用多种方法估测,结果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如:数数法、数步数法、数心跳法。学生从多个方面去思考,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创新。平时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猜想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解题方法以及思考问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克诚,田晓娜.实用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丛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2]黄和泉.浅谈物理学科教学中科学探究与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上),2011(3).

上一篇:优化作业环节 提高作业效度 下一篇:浅议物理教学中抽象知识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