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24 01:33:09

中学语文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从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学模式

一、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一切交互作用与影响。它坚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采用科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它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改变了以往被动式学习模式;它主张在设定情境中互动交流,相互影响与作用,改变了以往不活跃的课堂氛围;它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使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思维与参与热情,培养求知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勇于探索知识的精神,突显每个学生的特点与性格,展现学生自身的天赋,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2.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行为的社会性

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情况下,能充分展现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性格,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完全流露,加强学生责任感、使命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往能力,培养合群性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

品格。

3.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的师生互动还有助于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从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还可形成对未知事物的积极态度,形成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4.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开展发现与探索教学,通过教师启发性设疑,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讨论,锻炼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师在必要时再适时点拨,让学生积极体验独立探索活动的成功喜悦。这不仅充分地展现和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培养了自信心,而且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

三、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课堂教学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在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与教学效果呢?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开展有效互动式课堂教学,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

流,能够使语文课堂充分活跃起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互动教学就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巧妙提问,引申出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需求与愿望,学生通过感知、理解、体验、参与、合作、表达等形式来体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乐趣,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在师生互动教学的组织中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包括问答式、讨论式、竞赛式、游戏式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且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通过互动使教师和学生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让“教”与“学”真正互动起来,在角色平等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2.促进生生互动,激发积极思维

如:在教授一些课文时,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学任务与要求进行分解,让不同的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工协作,进行实际演练,然后分别展示,效果非常好。

3.构建人机互动,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内容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毕竟有限,所以,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精选教学内容,在网上全程做好导学与助学工作,增强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全面学习,增加学习的完整性与深度,使得语文的广度和精度都得到全面提高。

总之,中学语文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师生互动为核心,以生生互动为重点,以人机互动为驱动,重视角色平等、教与学的和谐,强调教学资源的充分配置,体现了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情境性、交互性、和谐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钱汉芝.基于Internet的中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型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2).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第二高级中学语文

教研组)

上一篇:“孺子”居然可教了 下一篇:自主探究 体会数学之美